首页 理论教育 探析休闲活动背后的动机

探析休闲活动背后的动机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休闲动机是产生休闲活动的主观原因。人类的休闲活动类型多种多样,休闲动机也是多方面的。它是人体维持、恢复生理平衡状态和发展心理状态的产物,是由人体内部生理不平衡引起的一种内驱力。睡眠作为一种原始的休闲行为受到了生理内驱力的影响,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休闲行为之一[49]。另一类休闲动机来自心理方面。一般说来,主导性休闲动机决定消费者的休闲行为,但同时存在着若干潜在的辅助动机。

探析休闲活动背后的动机

1.休闲动机的定义

休闲动机是指能够激发、引导个人休闲活动,导致该休闲活动走向某一休闲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休闲动机是产生休闲活动的主观原因。人类的休闲活动类型多种多样,休闲动机也是多方面的。

动机本身无法直接观察,只能依靠动机引起的行为和行为表现的方式进行推断。休闲动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生理方面的动机,生理性动机基本上是先天的、本能的。它是人体维持、恢复生理平衡状态和发展心理状态的产物,是由人体内部生理不平衡引起的一种内驱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生理状态和生理天赋是产生休闲的原因之一。如受生物钟的控制,人需要有规律的、周而复始的睡眠。睡眠作为一种原始的休闲行为受到了生理内驱力的影响,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休闲行为之一[49]

另一类休闲动机来自心理方面。人的心理状态也同样需要维持一定的平衡,这种平衡既包括认识上的平衡,也包括情感上的平衡。心理上若不平衡,就会驱使人去从事某种活动以恢复心理平衡,这就是心理驱动力。心理性动机是人在社会生活学习的产物,是后天形成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产物。因此,接受过高等教育、从事智力工作的知识分子往往比一般人能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需要。城市生活割裂了我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城市人往往产生向往大自然的生理需要。可以说,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也是产生休闲的原因之一[50]

2.休闲动机的产生

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社会,人类需要为生存疲于奔命,生活必须时间和生产劳动时间占据了一生时间的主要部分。生理需要的满足成为那时候人类生活中的要事甚至是全部内容,休闲还不是有意义和有意识的活动,只是在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面发挥着辅助性的作用。在当时,能促发其他需要并形成心理动机的仅仅是个别特权阶层的专利

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结果最终导致了人们需要适时舒解节奏紧张的城市生活和拥挤嘈杂的城市环境所带来的身心压力,促使人们产生了有必要适时返回自由、宁静的大自然环境中去的追求。另一方面,随着产业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和剩余价值的增多,工人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进行了不懈抗争,推动资本家在增加工人工资及给予休假机会方面做出了让步。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工人阶层对带薪假期的斗争才在社会立法上真正获得胜利。至此,人类社会步入到较为富裕的阶段,个人也逐渐拥有一定的自由时间,都市的市民和劳动者都认识到休闲的必要性。但是休闲作为扩大再生产的手段之一,仍然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因此,此阶段的休闲活动仍然只是生活和劳动的媒介。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们的休闲活动迅速重新恢复,而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战后各国开始致力于本国的经济建设,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为人们进行各种休闲活动提供了现实基础。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取得重大的突破,先进的科学技术被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之中,将人们从繁琐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从而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休闲活动。因此现代社会的休闲活动是大众化的休闲,是为了寻求生产劳动时间和生活必需时间以外的轻松愉悦。这个阶段的休闲活动是主观的,积极的,人们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金钱和时间。

3.休闲动机的特征

休闲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之后,便产生了休闲活动的需求和动机。休闲动机是在人类具有休闲需求的前提下而产生的较为复杂和高等级的动机,与其他心理动机相比,具有一定特性。

1)休闲动机的复杂多样性

休闲动机的多样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休闲动机产生的影响因素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休闲动机的产生受到人们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体的生理结构、生理激活水平、心理认知能力和个性特征等。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地位、传统文化、休闲风气等诸多外部因素也会直接影响人们休闲动机的形成[51]。其次,休闲动机的多样性还体现在人们的休闲活动、行为选择的目的多元性。有的休闲活动仅是为了暂时性的逃离无聊的环境,而有的休闲活动是出于人们的内心世界勘探与自我认知评价等。总之,休闲动机成因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导致了人们休闲活动内容和目的的复杂多样性。

2)休闲动机的内隐潜藏性(www.xing528.com)

内隐潜藏性是指休闲动机是休闲消费者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休闲动机是休闲消费活动得以实施的中间变量之一,但不能直接观察。心理学家只能根据休闲个体当时所处情境及其行为表现来推断其个体行为的深层原因。例如,一名学生周末去游泳馆学习游泳,对于他的具体游泳动机,我们难以准确获得,但可以通过他的游泳频度、态度表现,坚持学习时间、努力程度等进行判断其游泳行为属于休闲消遣活动还是硬性学习任务。休闲动机的内隐潜藏性要求产品和服务供给方(企业)在休闲产品市场运营中充分重视休闲动机的探索和挖掘,使内隐性休闲动机转化为外在性休闲活动。

3)休闲动机的动态转移性

根据休闲动机在休闲消费者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与地位不同,休闲动机有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之分,并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般说来,主导性休闲动机决定消费者的休闲行为,但同时存在着若干潜在的辅助动机。比如,希望买到所需休闲产品是消费者主导动机,同时还希望受到良好的接待服务,这即为一种辅助动机。辅助动机有时并不被人们普遍重视,处于潜在状态。在休闲产品决策或消费过程中,往往由于新的刺激出现而发生动机转移,原来的辅助休闲动机转化进而取代原主导动机[52]

拓展阅读2-1

农业部: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5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休闲农业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十二五”以来,各地休闲农业竞相推进、蓬勃发展,呈现出产业规模日渐扩大,发展内涵不断提升,类型模式逐步丰富,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综合效益同步提高的特点,形成了“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全国以农家乐民俗村、休闲农园、休闲农庄为代表的多元化休闲农业类型竞相发展。

产业规模日趋壮大。2013年,全国休闲农业接待9亿人次,经营收入2 700亿元,继续保持着15%以上的增长态势。

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农业部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元发展等要求。各地根据自然特色、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习惯,在农家乐、民俗村、休闲农园、休闲农庄等形式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类型,拓展休闲农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功能。

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农业部和各地通过规范管理,不断引导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发展形成的产业区、产业带,注重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突出休闲体验。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式已从农民自发发展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转变,经营规模已从零星分布、分散经营向集群分布、集约经营转变,功能定位已从单一餐饮功能向休闲、教育、体验等多功能转变,空间布局已从景区周边和城市郊区向更多的适宜区域转变,经营主体已从农户经营为主向多主体经营转变。

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农业部和各地通过典型带动,不断提升休闲农业的社会影响力,品牌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目前共创建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49个、示范点386个,推介了140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48个中国美丽田园和1万余件创意精品,认定了3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1个。

实践证明,休闲农业是符合经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适应市场需求、蕴藏巨大潜力的强农产业、富民产业,是利国利民、一举多效、牵动全局的朝阳产业、新兴产业。休闲农业工作与国家正在实施的现代农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等战略举措高度契合。

(资料来源:中研网.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EB/OL].(2014-11-27).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41127/160758252.s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