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休闲经济的演变与形成

我国休闲经济的演变与形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休闲经济在我国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居民的休闲消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已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充分享受到开放经济带来的成果。此阶段中国经济正在面临转型,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由于休闲产业强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中国对休闲经济寄予厚望,并提出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旅游业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我国休闲经济的演变与形成

中国发展进程并不如西方迅速,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休闲经济也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消费观念的增强而逐步发展。休闲经济在我国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居民的休闲消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休闲活动启动期

第一阶段为休闲活动启动期,大概从1949年至1977年。此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生产力落后,居民的收入水平低,人们的消费能力不足,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主要用来购买食物和衣服等基本生活资料[15]。这时期中国农民占人口大多数,人民可支配的闲暇时间较少,政府对娱乐设施的基础建设也不足,而且人们对精神文化和休闲娱乐追求普遍较低、消费观念不强,以日常生活的保障性支出为主,还不具备休闲经济的基础,休闲活动和休闲消费都较少。

2.休闲活动发展期(www.xing528.com)

第二阶段为休闲活动发展期,是从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至2000年。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猛,劳动生产率获得极大提高,人民收入增多,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居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健康型阶段迈进[19]。1978年城镇恩格尔系数为57.7%,农村为67.7%,到1992年分别降至53.0%和57.0%,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人们有了更多的收入后,对休闲娱乐有着强烈的需求,消费观念也开始发生改变,娱乐休闲消费的用品及其他消费品在这一期间的需求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国家开始意识到休闲经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并应大众需求改革了休假制度。从1995年起,我国实行了周末“双休”制度,原先的六天工作制,每周工作48小时逐步调整到五天工作制,每周工作40小时[19]。到了1999年,国家又开始实施“黄金周”制度,法定节假日由7天扩增到10天,元旦一天、春节、劳动节和国庆假各三天,并通过上下双休日调整,每年形成三个黄金周,促进了假日休闲业的发展。

3.休闲活动成熟期

第三阶段则是从进入21世纪至今,为休闲活动成熟期。进入21世纪中国已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充分享受到开放经济带来的成果。而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化趋势席卷而来,对中国经济和文化观念各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到2001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国内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跌破40%,同时期广大农民的恩格尔系数也降低至50%左右。此阶段中国经济正在面临转型,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越来越大,在居民的全部消费支出中,各种服务支出比例上升,人们对发展型资料和享受型资料及娱乐文化等活动的支出比例上升。至2013年年底,各种消费支出已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如今,人们出外旅游、看电影、听音乐会已是常有的休闲形式,休闲娱乐甚至已成为某些家庭的必需品。由于休闲产业强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中国对休闲经济寄予厚望,并提出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旅游业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始打造旅游休闲城市、体育城市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