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就对外开放对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按照新-新国际贸易理论,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所以会高于内销企业,原因是存在“自我选择”和“出口学习”效应。通常认为,进入出口市场需要支付比进入国内市场更高的固定进入成本和贸易成本,也就决定了只有高生产率企业才会自主选择进入出口市场,梅利兹(Melitz)称为“自我选择”效应。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国外市场学习别国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获得提高自身生产效率的机会,此为“出口学习”效应。从理论研究上来讲,这两种效应决定了出口企业将具有更高的生产率。但近年来一系列的中国工业企业层面数据经验研究结果却发现了“出口企业生产率显著低于内销企业”的事实。有研究表明,在外资企业中,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也低于非出口企业,自此国内一批学者深入探讨了我国“生产率悖论”的现象和原因(李春顶,2015;汤二子,刘海洋,2011;范剑勇,冯猛,2013),也有学者称其为“生产率之谜”(戴觅等,2014)。
对于进口与企业生产率的研究已非常多,但目前仍未达成一致结论,原因有可能是不同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其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学习倾向存在差异,从而使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陈维涛等,2017)。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进口是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张杰等,2009)。从进口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来看,已有研究整体倾向于支持进口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但同时,中间投入品的进口会对国内上游产品产生竞争,不利于我国上游产品部门的发展。(www.xing528.com)
虽然学术界对进口、出口促进生产率的提升存在一定疑问,但毋庸置疑的是,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规模的扩大、开放程度的深化和开放质量的提高,我国经济和社会生产率实现了改革开放前从未有过的高速提升。就社会生产率而言,通常使用的指标有两种:一是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单一要素生产率(常用劳动生产率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在生产函数中体现为索罗剩余,目前为止并没有直接的计算方法,常用参数、半参数和非参数估计法等方法进行估算。参数估计法需要事先设定具体的函数形式对参数进行估计,所以存在因函数形式设置不当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可能性。半参数估计法是对产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参数关系,对于产出的其他未知影响因素建立非参数关系,将二者共同纳入生产函数加以估计。非参数估计法分为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指数法,非参数估计法不需要对生产函数结构进行事先的假定,直接利用线性优化给出边界生产函数与距离函数的估算,从而避免了较强的理论约束,而且此类方法比较适合于面板数据。因估计方法的不同,计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认定哪种估计方法下的结果更符合实际生产率水平,因此全要素生产率虽然能够体现除劳动和资本投入外的技术水平,但仍无法作为国民经济核算指标进行推广。因此,本文对往常以单位劳动产出衡量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结合投入产出表和列昂惕夫模型,测算增加值视角下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本文借助于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表,对我国不同生产方式(用于国内消费的生产、加工贸易出口生产和一般贸易出口生产)下的劳动生产率进行差异对比,同时在投入产出理论的框架下,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拆分出各驱动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