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的出现,在让广大消费者获得明显收益的同时,也让传统出租车公司遭遇到了严重的危机。1937年,纽约市为了控制出租车规模制定《哈斯法案》,该法案规定出租车运营属于特许经营,获得官方颁发的出租车牌照的出租车才是合法运营的车辆,而且纽约的出租车总规模不得超过1.69万辆。
从20世纪90年代至2013年,出租车牌照的价格疯涨了将近90倍。在2013年价格达到了最高点130万美元。这几乎相当于平均每天出租车司机要拿出140美元。而随着Uber进入出行领域,2015年初,纽约出租车牌照价格已经下降至84万美元。
由于Uber对出租车行业的颠覆性及与现有法律之间的冲突,Uber自成立以来就受到诸多阻碍。2010年10月,仅运营4个月的UberCAB就受到了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与市交通管理局发布的禁令,这两家机构对UberCAB提出了诸多质疑,其中被外界热议的一点就是UberCAB在没有获得出租车牌照的情况下使用“CAB(出租车)”字符涉嫌违规。
Uber管理层并未对这些质疑给出回应,而是直接将UberCAB直接改名为Uber,接着又以公司2%的股份获得了环球音乐集团旗下的“Uber.com”域名。现阶段,Uber在中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依然面临着一些政策及法律方面的问题。
1.在美国,监管部门和传统出租车业的指责很集中
Uber司机没有出租车牌照,涉嫌非法运营;保险机制不完善,无法充分保障司机与乘客的合法权益;在面对监管部分的调查时,提供的信息不够全面。
2.在欧洲和其他地区,Uber同样面对类似的法律挑战
法国与澳大利亚对Uber给予了最为严厉的禁令。2014年底,法国政府部门宣布,由于Uber对出租车行业构成不正当竞争,将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Uber在法国的服务。
2014年,澳大利亚多个地区虽然也禁止Uber服务,但Uber并未像在法国一样全面停止运营。2015年5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Uber司机遭遇钓鱼执法,为了保护司机们的安全,Uber选择在该州的政府驻地墨尔本停止服务。(www.xing528.com)
Uber在印度地区由于2014年底发生的Uber司机强奸乘客一案在新德里被禁,直到2015年7月才解除禁令。
Uber在其十分重视的中国市场,也遭到了多次调查。2015年4月30日,Uber在广州遭遇当地监管部门的联合调查,认为其行为涉嫌非法运营;2015年5月6日,成都市政府部门也对Uber展开调查;2015年7月3日,北京八部委约谈Uber与滴滴快的负责人,认为其通过整合私家车从事客运服务的行为涉嫌非法客运经营、违规发送短信息、逃漏税等。
此外,Uber司机的身份界定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由于Uber司机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一种兼职工作,与Uber之间不构成雇佣关系,他们往往拥有另一份全职工作。一部分人认为,与独立合同工所不同的是,不只为一家公司工作的Uber司机可以被界定为“挂靠合同工”。然而在现行法律中,并没有挂靠合同工这种说法,如果发生了意外情况出现集体诉讼时,Uber司机与Uber之间的关系将很难被界定,这无疑会对问题的解决带来严重的阻碍。
Uber的快速发展与其因地制宜实施本土化发展策略有着密切的关联。在Uber看来,在旧金山能够运用的发展模式在纽约或者洛杉矶就不一定适用,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政策、城市特征等,在不同的市场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发展模式。
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表示,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另一种交通出行方式,虽然现在Uber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但Uber也不会就此放弃。Uber需要找到一种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来扩大市场份额。
Uber在新市场的做法通常是找到几个创业人员去一个新城市从零开始做起。他们需要灵活地处理与司机、车主等之间的关系,确保出行供给与出行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并尽可能地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会对这些创业人员的适应能力提供巨大的考验,要在一个城市的交通领域发展自己的事业,能够用当地人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在全球市场中,Uber用几年的时间不断开疆拓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有力地回击了外界的质疑。但从长期来看,Uber仍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遭到政策及法律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