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国家竞争优势来自基本生产要素的部分并不多。虽然特定产业需要的专业化生产要素创造机制提供了部分优势,但竞争优势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转换生产要素不利条件的刺激与挑战。
人力成本的压力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还有很多待业人口,但是到了60年代末期,却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高度增长的汽车与电子产业情况更为显著。劳动力不足与高涨的工资造成产业对自动化的需求压力。10此外,日本大企业的终身雇佣制也逼迫主管谨慎用人,并在既有的劳动力中提高生产率。11这样的处境产生一个很讽刺的结果,日本企业主动抛开它们的早期优势——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人力成本对国内市场竞争毫无帮助,更促使企业向自动化发展。
自然资源匮乏 天然生产要素的不利条件也刺激着日本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从大环境来看,日本的生存只能依靠国际贸易或依赖进口原料从事加工出口,所以产业繁荣的观念从小就深植在日本人心目中。由更具体的观察得知,自然资源匮乏的事实反而是日本许多产业发明创新的原动力。由于缺乏金属和其他原材料,日本企业在节省材料上一直保持高度的兴趣,并且鼓励使用先进材料。12很自然地,日本企业是全球陶瓷、复合材料及碳纤维的领导者,产业界也对新材料有强烈且先进的需求。
日本从60年代起便高度依赖国外进口能源。这意味着国内能源价格偏高,以及对节约能源的重视;日本钢铁厂的能源使用效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因此,两次能源危机虽然对日本冲击特别大,但也使日本产业界更加重视节约能源,进而促成许多创新和发明。13例如,第一次能源危机后,日本企业就率先改用晶体管控制技术,以便降低能源的消耗量。这项变革的边际效益也很大,日本产品的可靠性因此提高、零件减少、更适合发展自动化,同时也为后来的电视机与音响器材等方面的领导地位铺路。能源危机让许多国家意识到能源成本的影响,但是对能源成本原本就偏高的日本企业而言,却是展现领先优势的契机。
日本与市场(以及原料供应来源)之间的距离遥远,连带刺激了日本在物流运输方面的创新,日本很早就引进集装箱作业与特种运货船。产品和原料的长途运输,也提高了日本企业对可靠性的重视,以减少补救的需要。日本的地理位置也产生另一个效果,即减少日本企业进入亚洲市场的障碍(而亚洲市场是西方国家向来不重视也做不好的庞大市场),往往很多日本产业的第一个出口对象就是亚洲国家。而邻近的韩国和中国台湾,大多数产业的出口对象则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www.xing528.com)
日本另外一个根本的不利条件是可利用的土地少、土地成本高。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人口密度相当高,即使以它的总面积来计算也是如此(见表1-1)。在如此不利的形势下,日本75%的土地还是多山地形,并不适合居住和设厂。空间不足所形成的压力不仅影响了需求条件(日本市场偏好袖珍、空间利用效率高的产品),也促使日本企业致力缩短生产线,避免非必要的仓储空间与库存量。“争取空间,即时生产”的做法就是由日本企业首创与推广的。
日元升值压力 最后一项重要的不利条件是,日元从1973年起开始升值,到了80年代中期情况更为严重。日元的升值压力迫使许多日本企业采取紧急补救措施。应对做法包括通过自动化提高生产率、向更精致化的产品环节转型,以及国际化生产作业,而这些做法对日本产业维持其长期竞争优势的帮助很大。在强大的国内竞争压力下,日本产业对日元升值的迅速回应,也加快了日本产业的繁荣步伐。14
事实上,对日本产业而言,每一次冲击(如尼克松总统提高美国进口税、石油能源危机、日元升值)都形成进一步的改善和创新,而每次冲击造成的影响也往往带来预想不到的收获。由于日本产业惯于以全面性警戒与审慎悲观态度来应付挑战,因此每一次冲击反而成为一波波创新的有力诱因。如果没有这些突如其来的状况,日本可能需要以本身的优势才能创造出这些效应。
与瑞士、德国及瑞典一样,由于“钻石体系”中其他关键要素的搭配作用(尤其是日本企业对产业的高度使命感与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生产要素的不利条件反而激发了创造,而不是造成产业的瘫痪。日本经验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钻石体系能在回应不利条件时,显示出积极效应,日本人在石油危机中的惊人表现,就是最好的例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