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德国不乏大型企业,但是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成功的却多是中、小型企业,这一点是经济学者在观察德国的状况时,很难提出令人满意答案的问题。56德国式的纪律可以从公司的管理方式中明显看出,即德国企业大多属于阶级式和家长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特点又可以追溯到德国的家庭形态。企业老板对公司的内部活动(尤其是技术方面)通常干预很多,但也与员工之间维持长久密切的关系。
德国企业特别擅长生产流程复杂的领域,例如,合成化学与精密制造机械需要的设备。因此,在产品、流程与服务需求复杂,或要求高度精确性的化工产品和机械制品上德国企业非常成功,这些产业的产品销售重点,通常也放在技术能力上(而非广告或形象)。
同样,在这些德国绝对成功的产业中,顾客对新产品的态度也是保守而谨慎的。复杂的服务要求与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形成德国企业享有抢先进入的市场优势。反过来说,这些特征也意味着德国企业很难在周期短(少于3~5年)的产品,或需要强力营销的产业中出头。
德国的工人组织很有效率,历来德国的劳资关系极少发生阻挠生产率改善或产业创新的情况,原因是德国工会立场务实,很少发生劳资冲突。
不过,这种劳资关系正在转变,德国工会逐渐成为一股保守势力,并且排斥变革。问题不在于工会要求高工资与缩短每周工时,而是它们禁止周末加班,还有其他的一些决策不但使生产率降低,还阻碍了产业内的灵活应变。这也使得工会的角色逐渐成为资方的敌对者,而工会这种转变主要来自工会领导人而非工人大众,这势必对德国企业想要继续升级的希望带来负面的影响。
务实的管理作风 德国企业管理层的特点是务实。大多数德国企业的管理人具有技术或理工背景,通常他们也享有公司里的最高薪水。德国企业的技术导向也演变成要求完善的坚持,以及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对德国人而言,生产全世界最精良的产品是一种荣耀,在面临高昂的工资和材料成本时,这也是唯一的出路。德国企业(尤其是机械企业)愿意和顾客密切合作,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水平。
这种意识使得德国企业的竞争,必然注重产品差异,而不会单就成本来竞争。它们不断地改进产品,并且一致朝高性能产品的产业环节发展,餐具、汽车、印刷机等产业只是其中几个例子。德国企业也不像瑞典和日本的竞争对手那么重视整体市场占有率,而是专注于主导精密产业的市场环节并获取可观的利润。一般而言,德国企业会将精力放在一两种核心产业,并在这些产业上发展多条产品线,其中还包含代代相传的技术经验。
受到专业化的影响,大部分德国企业也有国际化倾向,因此,德国企业很早就开始开拓出口市场。当企业将战略定在全力投入高级产品的市场环节,而非以产量竞争时,它们会很自然地努力培养自己的国际观,以达到有效的规模经济。
在致力产品出口的同时,德国企业对降低成本与接近市场所必要的海外投资,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德国产业在国外的投资大幅增长。以1985年为例,德国轿车总产量的22.9%和卡车总产量的32.7%,是在海外设厂制造的。57由于海外设厂有助于企业的效益,德国的工会与政府也支持海外投资,因此并未严格设限。
由于德国的国家声誉和精密机械与仪器产业、汽车相关产业以及化学产品等方面的成就密不可分,所以产业界是杰出人才的发展目标,其中的佼佼者更竞相投入技术领域。德国男性大学生当中,最热门的科系就是机械系或机械工程系。58事实上,在许多科技领域,德国人的成就已领先一个世纪。全世界第一所研究所,要求博士论文必须作原创性研究等的规矩,就是德国首见。美国享誉全球的耶鲁大学,也在1861年开始引入德国的模式。(www.xing528.com)
德国的劳资双方也对产业抱持高度的使命感。他们往往锲而不舍地在自己选择的领域中努力,并接受多方的训练,社会对任意离职的人士评价也不高。因为员工与经理人有技术背景,也深入参与产品和生产流程的作业,再加上他们长期不变的使命感与尽力解决问题、不轻言放弃的态度,企业界对长期投资的意愿也相对提高许多。此外,企业界愿意长期投资的另一个因素是,德国企业普遍为私人和家族企业经营,因为具有这些特色,它们在雇用高度技术性和专业性员工的产业中特别成功。但是,德国民族对权威的服从,也相对地减少了他们在强调企业风格和有冒险性的产业中获致成功的可能。
“财务导向”逐渐抬头 德国人对企业的使命感还受到国内资本市场的影响。银行与其他长期投资人持有稳定的公司股份并在董事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长期投资收入不必课税,股东对公司每季的赚与赔也不重视,反而偏好维持长期竞争地位所需的经营方式,这与美国的情形截然不同。德国企业甚至不需定期公布(一季或半年的)财务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产业界步伐紊乱的征兆逐渐显现,尤其是表露在企业目标的转变上。近年来,德国产业界在管理经营方面,一种集体决策的倾向正影响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多的公司财务主管晋升为高级管理人,例如奔驰、大众、费巴与赫斯特等。公司董事会内部也有财务导向取代技术导向的风气。评断投资决策的着眼点不再是技术条件,对维持产业中技术领先地位的使命感也不复存在,另外,大企业会选择在适当时机出版年度财务报告,更多企业开始定期发表财务报告。财务战略与不相干的多元化经营也越来越普遍。此外,德国政府还考虑修改法律,以便对长期投资收入征税,这可能助长短线投资或刺激企业合并的趋势。
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德国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也依然激烈。德国轿车、卡车、化工产品、光学产品、文书器具等,国内至少就有三四家重量级德国企业参与竞争。企业之间不仅在销量上一较长短,也竞相追求科技领先的荣誉与最优秀的人才。59即使是情况惨烈的近身肉搏战,德国产业通常也不在价格上竞争,而是在科技、产品性能与售后服务方面一争高下。有些产业的竞争者虽不多,但因经理人的倾向和所定的目标,同样驱使它们不断进步。以国际标准来看,德国对进口产品的限制相当有限,这也激起国内的昂扬斗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然而,德国的竞争形态也是产业未来危机之所在。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德国产业就逐渐流行团结与高度合作的关系。如今,顶尖的德国竞争者之间合并和联盟的情形越来越多,这种现象有时被解释为对统一的欧洲市场预作准备(例如,1988年登记合并的企业有1159家,比1985年时增加了63%),完全没有因反托拉斯的考虑而遭禁止。这种趋势对德国竞争优势的威胁是很明显的。60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德国企业也倾向结合欧洲各国顶尖企业形成联盟组织。早年的德国曾经因托拉斯、卡特尔的发展而丧失产业竞争力,今日的德国,国内市场竞争再次显现危险信号。61
另一个令人担心的情况是,与美国相比,德国国有企业比重非常高。国有企业的项目涵盖电信、公用事业、航空与铁路运输以及其他重要产业。正如前面提到的,受到这些机构需求表现的影响,德国在这些领域的上游产业毫无国际竞争地位可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另一个弱点是新产业的开创能力不足。白手起家的观念在德国是负面的,社会上普遍视失败为奇耻大辱;德国人不但极度排斥风险,也不愿为新商机下赌注。这也许是二次大战的后遗症。另外,德国的创业投资市场并不发达,法律保护投资人,但限制了组织对新企业的投资。此外,与意大利相同,德国政府限制企业裁员并制定最低工资的劳动法,连带也抑制了新公司的成立。更令人忧虑的是,由于研发人才一味钻研传统的技术领域,因此缺少真正的革命性新科技,这也影响到新企业成立的可能性。在德国的产业界中,由大学扩散出来的人才极少,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大学隶属于国家单位,而公务员严格禁止参与校外活动,二来是大企业受盛名所累,不敢轻易变革。
德国经济要进一步提升,新兴企业将扮演核心的角色;德国如果没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以应付人口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失业问题将会是经济的致命伤。目前德国在这方面有好转的迹象,例如,新出现的风险基金、更多股票上市的新公司,以及各大学为鼓励创办高科技公司所形成的新产业中心等。不过,在德国,新企业出现的速度仍不够快,许多阻碍也依然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