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7-16可明显看出,德国的产业已高度集群化。德国的化学与塑胶产业不但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在水泵、液体测量、调节设备、塑胶制造机械、生产流程控制,以及热能转换机等相关产业的表现都很出色。德国的产业集群也有明显的地域化现象,但程度尚不如意大利。像雷姆沙伊德地区的工具制造业,费尔伯特地区的锁匠工具业,图灵根地区的医药产品业,以及维茨拉尔地区的光学产品业,都是产业地域集中性的表现(参见图4-7)。
德国有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瑞典一样是循序渐进的,强势的上游产业会带动下游产业的实力。例如,许多金属加工业就是靠传统钢铁业的优势发展起来的。另一种更普遍的现象是,供应商和客户往往一同成长,互相强化实力。许多德国首创的产业(如光学产品和X光设备)并无前例可循,这些产业的供应产业自然也是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一同摸索前进。
由于德国企业重视技术导向,这也导致客户和供应商双方很自然地协力开发新产品和改进现有产品的合作模式。一般供应商因为紧临客户所在地,所以也增进了彼此的合作关系。(www.xing528.com)
德国的成功产业也有一些是从相关产业衍生出来的,这种情况在机械和化学方面尤其明显。前面曾经提过,德国企业倾向在产品上同中求异,这些产品上的变化通常是公司内部自行发展的,而厂商之间最普遍的做法是根据技术的相关作为变化的基础。至于像奔驰公司那种技术范围牵涉很广的产品多样化模式,在德国是少见的特例。
在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中,德国最弱的领域是消费品部门。德国的电视和广播电台不重视广告,主要电视频道每天播放的电视广告大约20分钟,并且集中时段播出,星期日更没有广告节目。大多数的企业主管又属技术导向,品牌营销技巧明显落后,新的专业营销媒体以及许多新式的销售渠道也都尚待发展。有些产业需要抽象的品牌形象和大众传播作为竞争成败的关键,德国企业能成功的例子相当少见。这种情形与美国、意大利乃至日本是完全相反的。
德国在电子和电脑方面缺乏竞争力,也使相关产业遭遇到外国企业的强烈竞争压力。例如,在橡胶和塑胶制造机械方面,日本企业是凭借需要机电一体化的工业机器人而赢得了市场地位。在X光仪器方面,德国企业虽居重要地位,但一直未能成为超声波诊断仪器方面的重要竞争者,美国与日本企业反而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