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德国的天然资源并不算多,所以在它们当中没有一项在国际竞争中成为重要优势。但是德国的焦炭矿世界一流,所以焦炭与相关产品也是德国极少数具有重要出口地位的相关产业。另外,德国化学产业一向以煤为催化材料,尽管德国已经是全球化学产业的盟主,但它的煤油主要是依赖从英国进口。
表7-17 在广义的产业体系下,德国具竞争力产业的出口百分比
注:括号内数字是1978年和1985年之间的变化,以具有竞争力产业的出口情形为主,并非全部产业的表现。
■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相关的广义产业部门。
从德国产业竞争力的表现来看,天然生产要素是比较弱的一环。总的来说,德国缺乏蕴藏丰富的天然资源,供应国内需求的耕地更是严重不足,能源成本也高。德国的天然资源集中在北部地区,因此德国北部有整个德国最富饶的资源,但是这个地区的经济正在衰退中。不过,失去天然生产要素却使德国因祸得福,因为这个现象迫使德国必须朝技术更先进的产业与产业环节发展。
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德国虽然缺乏天然资源,却享有其他促成产业升级的决定性优势。其中一项就是人力资源,德国人工的薪水虽然高,但教育程度高、技术好又肯勤奋工作。47德国人普遍尊重工作,尤其是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工作。德国也拥有大批高素质的白领员工,这种情形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尤其显著。德国也有深厚的科学与技术学识基础,这个基础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德国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时。此外,德国的基础建设不但发达而且质量优良。
对德国而言,高级与专业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远比现成能取得的生产要素重要得多。由于生产要素创造机制的质量与垂直发展能力,德国在向来具有重要市场地位的领域,表现远远胜过其他国家。
重视技能的教育理念 公立教育体系,是发动德国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的重要源头。48这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不但要求严格,而且教育质量也非常高。衔接公立教育体系的则是影响深远的大学和技职教育体系。后者是比大学教育更重视实务,而学习年限较短的技术学院。与英、美两国不同的是,技术学院普遍受到重视,质量也是一流的。在有些领域中,德国的技术学院甚至比一般大学还享有更高的声誉。
德国的大学和学院教育是地方或联邦政府的权责,它们截然不同于中央集权的教育制度,能配合地方产业的需要而有所变化。在德国,个别的大学和学院倾向于专攻与当地产业有关的领域,并在这些领域里重点培养强劲的实力。
德国的大学在科学与工程方面十分杰出,培养出来的博士人才也相当多。德国颁发的博士学位平均数量高于美国,尤其当美国的博士学位数量已在萎缩时,德国仍在成长中。直到20世纪初期,德国的科学和技术教育都一路领先于其他各国。尽管美国最好的大学已经在这些领域迎头赶上,甚至超越德国,但德国高学历教育的高标准仍独具特色。与英、美等国相比,德国的教育工作者享有更高的声望,特别是在科学和技术领域里的老师。
德国大学教育较弱的部分是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而有些小国,如瑞士,却很重视管理科学,并且拥有全欧洲顶尖的商学院。反观德国,却连一所商学院也没有。此外,德国的大学即使设有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其发展方向也仍以理论为主,德国企业因此常选择聘用这些领域的外国人才。这也可能是德国在许多讲究营销的消费商品与商业服务方面居于劣势的原因。49(www.xing528.com)
学徒教育制度 德国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是,发展完备又出色的学徒教育制度。50学徒教育是由企业与联邦政府资助兴办的,这个系统涵盖了德国所有的重要产业与数百万名学生。这类课程主要招收16岁左右的中学毕业生,修完整套课程需要3~4年的时间。参加学徒教育的年轻人,每周有一半的时间必须在公司里接受实务训练,另一半的时间则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课程,在这种技职教育的培训下,学生具备了高度专业化的技术能力。51以光学产业为例,一名学徒在结业后便可以成为精密光学仪器或镜片的制造技工。一家大型光学仪器厂通常可以提供近12种不同的技术训练,以及近5种的商品制造技术。
因此,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工人不但在专业技术领域有独到之处,而且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强化技术能力。而这又带动了生产质量的提升,并生产出更高品质的产品。全球知名的德国光学企业蔡司的总裁就指出,蔡司无法将生产线移往海外,原因就是他国缺乏符合蔡司要求的专业技术工人。德国的学徒制度,使得工人升级为技术人员,并且也赢得了社会的高度尊敬。
另一项提升德国人力资源素质的机制是,德国人有一家几代人都在同一产业工作的传统。这种情形与意大利相似,这也意味着专业经验的代代相传,增强了正规训练的成效。
因为能在技术和实务领域里有效地推行创造和提升人力资源的机制,德国成为基础技术商品化的佼佼者。在化学、物理、冶金及医学等方面,德国拥有一些世界级的研究。像化学、光学等产业的发展,就是因为相关领域重要研究的突破,另外,X光管与现代印刷机也都是德国人发明的。52由于母国的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成就辉煌,德国企业在多种重要产业上,才能拥有抢先进入市场的优势。德国企业也是不断改进技术的高手,这使它们在这些产业中持续保有优势。
产官学三方合作 全球知名的德国马普学会是由政府和产业界合资成立的,此协会之下又包含一群领域广泛的研究机构。尽管这些研究机构只接受政府的资助,但它们依法独立经营并且与产业界关系密切。另一个重要的机构是弗劳恩霍夫协会,它是一个比较偏重实务的研究中心。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与产业界合作进行研发工作,一旦取得合约就能享有公家补助的优惠。在许多研究领域里,德国还有联邦级的实验室体系,年轻的研究员可以由民间公司的实验室,转到官方或半官方的研究机构,以提升其研究能力。
德国大学的研究活动不但重要而且颇为蓬勃。在德国,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不但补助大学,并且具有支持校园内研究计划的责任。政府除了支持与产业有关的科技研究外,民间企业也与大学维持密切的联系,像巴斯夫(德国数一数二的综合化学公司)就有一个部门专门负责与各大学及研究机构间的联系工作。
企业与企业协会也是赞助大学与专业研究机构计划的重要来源。第5章提到与印刷产业有关的研究机构就是企业赞助的成果,像设在多特蒙德大学的包装机械协会就是一个例子。德国大学通常也会专攻与当地产业需要相关的领域,如斯图加特、汉诺威及不伦瑞克的汽车研究、达木士塔与卡尔斯鲁厄的化工研究,以及亚琛与柏林的工业工程研究等。
此外,德国企业本身也积极从事研究工作,以便夯实技术能力。1975年,德国企业的研究经费是145亿马克,到1985年,已增加为365亿马克,成长速度比大学与国家资助的研究单位还要高。53由于企业大力投入研究活动,德国非国防的研发经费从1970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增加到1985年的2.5%;同时期的美国,研发经费的增长却不过由1.7%增加到1.9%。54
德国虽然在产业研究上实力雄厚,但在开创新产业方面却不如美国,另外,在新产品商业化的速度上也不如日本;然而谈到改善与提升既有产业的技术方面,德国则是实至名归的领先者。可是德国的问题是,在电子、生化、新材料等比较新的领域,它的表现大幅落后于其他国家,企业因而被迫在海外设立子公司,以便通过与外国企业的合作来获取这方面的技术。
寻求突破的原动力 德国能够成功地维持与提升竞争优势,不仅得力于积极创造生产要素,也得力于它能成功地转换不利因素的压力。化学产业的成就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19世纪末开始,德国染料业因本地原料不足,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化学原料更加匮乏的情形,反倒刺激德国在合成材料方面寻求突破。当时最流行的口号就是,“要化学不要殖民”。这句话也反映出德国人以创新解决天然原料问题的态度。
德国劳动力短缺而且薪水高昂,加上劳动法对工人的保护,也是促使产业创新的重要动力。这些不利现象使得许多德国产业比美国企业更早自动化,并且催生出全球生产率最高的制造业人才,另外,工资成本高也让德国企业通过加强产品质量来提高价位,并朝技术更精密的产业环节推进。至于依赖进口原料的问题,则鼓舞企业开发复杂精密的生产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