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逐步占领医疗检测仪器市场的美国

逐步占领医疗检测仪器市场的美国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美国政府的医学研究预算是各国中最高的,这笔预算主要是通过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各大学进行的。美国再一次领先了这一波浪潮,成为需求最大、要求也最苛刻的市场。60年代,美国医疗检测仪器业莫不投入加护病房监视仪器市场,使设备更精密化,还为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增加警报系统配备。美国因为医院和医师习惯以仪器诊断病情,理所当然成为了这个产业的领导市场。

逐步占领医疗检测仪器市场的美国

电子技术对战后医疗业的影响可分为研究设备、医疗检测产品、诊疗仪器和治疗设备等四个领域。美国在这四个方面都扮演着显著的角色,但个别的市场成长速度则快慢不同。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医学研究器材业是后来20年蓬勃发展的医疗检测仪器市场的先头部队。这四个领域各有各的竞争企业,不过企业跨领域竞争的现象也很普遍。

绝大多数医疗检测仪器是由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热所产生的。这些成果大多由美国企业创造,也反映了同时期美国对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的重视(见图5-3)。当时美国政府的医学研究预算是各国中最高的,这笔预算主要是通过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各大学进行的。这也促使全美各医学中心率先兴起对先进医疗保健器材的需求。

美国政府支持医学研究对医疗检测仪器业的发展具有多重帮助。由于医疗仪器处理的是疾病或诊疗上的专业知识,过程必须十分精确,医学研究人员通常也会主动参与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医药公司在推出新药前,也需要精密复杂的检测设备,以观察新药的临床生理反应。

从50年代中期起,医疗检测仪器市场的需求从研究领域往外扩充到护理方面。除了依照研究人员特殊需求而定制的研究器材外,大量标准化产品的需求也开始出现。美国再一次领先了这一波浪潮,成为需求最大、要求也最苛刻的市场。

首先掀起需求浪潮的是手术室中的检测仪器。这类仪器早期是供麻醉师监控病人情况的。这个市场的供应商中,除了老字号的英国剑桥仪器外,头一批跳进来的几乎都是美国公司,包括美国的医学电子、桑伯恩和科尔宾法恩斯沃斯等公司。医院对手术室器材的要求,除了轻小、容易使用外,还包括防爆、不发出火星等条件,原因是火星会引发麻醉师使用的气体爆炸起火。1957年,医学电子公司率先开发出轻薄防爆的手术室检测仪器。每台售价575美元,不仅比竞争者便宜,而且也比较容易普及,还有新的血压计连带问世。桑伯恩公司在60年代初,也争取到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两个心脏手术室和两个神经外科手术室的设备合约。

图5-3 1960~1983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健康医疗总支出所占百分比

资料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60~1983年保健评估资料。

检测仪器的另一个主要用途是追踪病人极端不稳定的状况。在企业的竞争中,为使医护人员能迅速了解紧急问题的所在,能同时显示四五种人体功能的仪器也被开发出来。这类产品的客户最早是以有临床医学研究的医院为主,很快也普及到一般医院。

50年代末,固态电子学的发展加上半导体取代真空管,带动了另一波的产业发展。新的技术使医疗检测仪器体积更小,导热更低。固态电子学技术是在美国研究成功的,60年代的美国医疗检测仪器业自然成为引用这种新技术的先驱者。美国门嫩-格雷特巴奇公司在1963年成立,后来更名为门嫩医学公司,在当时它是第一家将固态电子学应用在医疗检测仪器的企业。

同一时期,大家对于监控不稳定病人病情的做法越加重视,美国同样在这个新市场中扮演着领导角色。大约在1961年,堪萨斯市的戴医师提出加护病房的概念31。这一概念迅速在医院中落实,并引起更多回响,美国政府也推波助澜,主动支持全国几家医学中心成立加护病房监控中心。60年代,美国医疗检测仪器业莫不投入加护病房监视仪器市场,使设备更精密化,还为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增加警报系统配备。可以同时监控8名加护病房病人情况的中央监控系统也在1967年出现。

此后,医疗检测系统的应用更为普遍,一般的病人也有机会享用这些新科技。医生开始以监视器监控一般病人的病情,以避免危急突发状况。例如,监控仪器已发展到能监视心律不齐的情况,检测仪器也能更准确地判断诊疗效果。当初为加护病房而设计的较复杂的病理监视系统迅速普及,客户训练和维修服务也成为医疗检测仪器产业里极重要的部分。在一些重要的医院据点中,制造商的维修人员可以全天候待命。从60年代初开始,这些企业就积极建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这个产业对售后服务的重视也成为新进入者的一大障碍。(www.xing528.com)

50年代,医疗检测仪器产业把销售重心放在医师和研究人员的密切关系上面。不过到了60年代,市场焦点则快速集中到与医院的关系上。医院中作采购决策的人通常包括:医师、护理师、行政主管和生物科技工程师,这些人在大多数医院增购电子仪器时,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医疗检测仪器产业在20世纪60年代呈直线成长。美国因为医院和医师习惯以仪器诊断病情,理所当然成为了这个产业的领导市场。一般而言,美国的医生喜欢收集大量信息以供诊断之用,也更敢提出新的医疗方法。这种喜欢尝试新方法的态度,在心脏研究方面尤其明显,也对医疗检测器材产业形成了更苛刻的要求。

对美国医疗检测仪器产业而言,心脏方面的检测很早就成为发展的重心。与其他国家比起来,美国医学界更是重视心脏保健,这也导致了它对相关检测器材的大量需求。而且,美国的医生也敢大胆采用新技术进行手术(例如用在冠状动脉手术上),使用新的检测仪器。

美国医师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明的Swan-Ganz导管,就是说明美国领导心脏病学先进技术的绝佳例子。这种导管可以同时量出三个心室和心房的血流状态。美国爱德华公司买下这项技术后,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共计卖出将近100万支这种导管。欧洲因为缺少这种导管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至少落后美国5年时间。32

大多数国家对精密医疗检测仪器的需求并不如美国。在拥有全民医疗制度的国家,医院为病人用仪器作检查的情形并不像美国那么频繁,因为复杂而精密的检查不但成本高,而且不是绝对必要。在欧洲,用以检测的仪器通常比较简单,功能较少,而且无法诊断比较复杂的症状。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虽然有些高级私人医院可能不惜成本采购最先进、最精密的检测仪器,但绝大多数医院在成本限制下,却宁可采购功能简单的设备。

不过,这种情形在部分市场环节中也有例外胎儿检查就是欧洲国家非常积极开发的领域。在1968年,德国医生康拉德·哈马赫尔向惠普科技德国分公司提出发展胎儿检查仪器的构想,这个计划很快就由惠普科技的德国分公司实现了。同一时间,美国耶鲁的医生爱德华·哈恩则创办克迈特公司,成为美国主要的胎儿检查仪器制造商。不过,欧洲对胎儿的电子检查仪器接受程度比较高,原因是欧洲婴儿出生率低,人们普遍关注生育问题。

在美国,医院采购检查设备是相当有自主性的。政府介入这个产业的空间仅止于产品测试。由于医院可以自由决定采购对象和采购项目,因此它们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压力,迫使企业改进产品和服务。医疗保健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使得医院愿意在设备上积极投资。一般而言,一个领导级的医院必须具备最好的医生和最好的设备两大条件,而顶尖的医生通常又是最好的设备吸引来的。医生彼此之间也会为了争取病人而竞争,又进一步形成对先进检查仪器需求的刺激和推力。

在美国以外的国家,由于政府在国民医疗保健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较重,设备采购多集中处理,引进新产品的速度也比较慢。医疗产业的竞争几乎不存在。

70年代初期,医疗检测仪器的基础技术已经逐渐定型,产品的改善方向转向使用的便利性,因此引进了像微处理器、电脑遥感探测等新技术,其中又以微处理器技术最重要。微处理器能使检测仪器在收集数字信息的同时,还可以计算出测量值的趋势走向。它甚至不再只是提供原始资料,还能提供经过高层次分析的有用信息。微处理器的运用,使得传统上一直在硬件上下工夫的医疗检测仪器,也能通过软件设计改善产品功能,并导致这个产业的产品发展重心大大转变。

1975年,美国太空实验室公司,首创将微处理器安装在临床监视仪器上的做法。70年代,美国有关医疗检测仪器的微处理器技术一直领先全球,主要助力来自于它的相关产业——半导体和电脑软件业。美国的半导体企业在微处理器领域可称得上是全球霸主,电脑软件业也领先全球。它们都提供了难以评估的帮助。检测仪器使用的微处理器技术也因此大多是由美国企业所创。

美国医疗检测仪器产业的另一股助力是该国医学实务的国际化。当医疗检测产业还处于萌芽时期时,它与全球各地医学研究人员间的密切关系,有助于后来打开美国产品的海外市场。外国客户偏好选择顶尖医师所使用的仪器,通常也是美国产品。美国医学的先进又吸引更多外国人学习美国的制度、方法和产品,进而导致美国医生惯用的产品也成为海外的需求。另外,从60年代开始,尤其到了7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协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医疗水平,保留医学院部分名额以鼓励外国学生到美受训,使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接纳了美国的医疗体系及美国的医疗产品。

最后一个形成美国市场对医疗检测仪器需求的原因是,美国医学界诉讼不断增多的文化特色。医生为了在法庭上保护自己,诊断时尽可能使用仪器检测患者。在欧洲由于免除了这类诉讼风险,有些人反倒认为医生能更用心地为病人诊断,才是最好、最有用的诊疗方式。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