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国家的重要产业失去竞争优势时,它会影响到产业集群中的其他产业。自满的态度是有传染性的,当一个产业降低它对精致和质量的需求时,这种态度也会影响到相关产业。本地供应商一旦失去对竞争优势的讲究,下游产业的工艺水平、信息、上进心也都连带被削弱。这种竞争力消失的后遗症一直要到本地生产成本高于国外竞争者、客户纷纷掉头而去时才会显现。
如果产业集群内部依赖创新的产业丧失其优势,其所属集群内的相关产业会纷纷脱离、解散。以瑞典为例,当造船业的优势不再时,它影响到代理商、海洋工程、钢铁等一连串产业的衰退。在这个产业集群中,焊接、船舱防火工程、船舶起重机等产业能够继续维持强有力的竞争地位,因为它们很早就建立了国际竞争优势,具有自我调整的能力。
最脆弱的产业集群内部多半缺少国际化战略,也没有国际分工行动。换句话说,如果产业集群中,绝大多数的企业或产业只负责供应一两家国际大公司所需的产品,一旦龙头企业出问题,整个产业集群就会出现危机。以英国为例,当格拉斯哥附近的造船业失去竞争力时,它的上游供应商产业也普遍出现问题。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要能持久,其内部的产业必须国际化。和英国造船业的情况比起来,瑞典在造船方面的产业集群就因国际化程度较高,受到冲击的影响程度也较小。(www.xing528.com)
同样,即使产业集群正在解体,那些原本就面对激烈竞争、具有国际观和国际客户的产业,往往可以避开这种骨牌效应,因为原先在国外的竞争力可以抵消国内环境的不利气氛。持续力比较强的还有抢先走上高层次竞争优势的产业(如英国的烟草业、威士忌酒业、糕饼业),它们之所以能在国际上屹立不倒,是因为它们已有家喻户晓的品牌、以全球为市场的营销网络,而且产品技术和客户口味的变化不大,使得竞争者很难超越。
所以,国家环境形成的产业集群同时具有正反两面的效果。应用得当,它会成为经济升级的动力,产业集群也会扩大和加深,应用不当的效果则刚好相反。32这种惯性一旦寄生在体系内,它对经济衰退所造成的影响相当深远。原本较具优势的产业固然可以将生产成本和资源应用的优势转到其他的产业,问题是整个大环境却是朝资源配置不当、低生产率的方向进行。除非全新或高生产率的产业突然出现,否则很难挡住竞争力崩溃的表现。国家不是奋力向前就是日渐落后,想要维持现状是很困难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