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分析竞争的基本单位是“产业”,因为产业(包括工业、服务业)是由一群企业以产品生产或服务2直接进行竞争的。像传真机、聚乙烯、长途运输卡车以及塑胶成型机械等产业,彼此应用的资源通常很类似,也可能有相当的关联,甚至在客户、技术、营销渠道上也都有近似之处。不过,在实际竞争中,它们必须拥有独到的竞争优势。真正的商场上,产业领域的界定只是凭借程度上的差异。
很多关于产业竞争或国际贸易的讨论,常把“产业”定义得十分笼统,例如银行业、化工业或机械业等。但这些粗糙的产业分类对商战实务并没有意义,因为不同产业的资源或竞争优势本来就有很大的差异。以机械业为例,它至少包含几十种明确的相关产业,像织布机、印刷机等,每一种都有它独到的成功因素。
产业本身就是决定竞争优势是否见效的竞技场。企业凭着竞争战略尝试在所属产业中建立竞争地位,维持经营。然而,并没有一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竞争战略,我们只能针对特定产业与个别企业的技术和资产,拟定追求成功的经营战略。
大体上,企业选择竞争战略的考察标准有二。第一项是企业所属的产业结构。不同产业在竞争上的差异可能就很大,也不是所有的产业都能提供同样的持续获利机会,比如制药和化妆品产业的平均获利极高,但是服饰业和钢铁业就完全相反。第二项考察标准是企业在某一产业中的定位。一个产业不论其平均获利高或低,总有部分环节比其他环节更赚钱。(www.xing528.com)
若将这两种标准分开来评估,都还不足以左右企业选择竞争战略。以获利高的产业为例,企业若选择了不正确的竞争定位,可能还是无法有效获利。3此外,产业结构和竞争定位是不断变动的。产业的吸引力可能随时间而消长,成为阻碍新进企业的障碍或促使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竞争地位反映着竞争者之间一场永无停止的争斗。
虽然产业能决定企业的方向,但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企业能塑造所处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成功的企业不仅回应它所处的环境,也尝试以本身的好恶来影响环境。当产业结构改变或出现新的竞争优势条件时,往往也造成竞争地位的变动。日本的电视机产业能在国际市场独占鳌头,是因为它能推出精密、便携式电视机品种,不同于市场上的既有产品,并以半导体技术取代真空显像管。因此,如果一个国家的企业能抢占有利位置,适时察觉、回应产业的种种变化,就有机会取代其他国家的竞争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