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事业是航天人成长的摇篮,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中国航天人的支撑和奉献。他们当中,有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梁守槃等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的杰出代表,有不断创新、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有苦练技能、精工细作的优秀技师和技能人员,有勇于担当、协同高效的领导干部和管理队伍,有服从大局、积极作为的服务保障队伍,还有各航天测试基地指战员和英雄的航天员大队。
以钱学森和航天四老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为中国航天事业开拓和奠基,形成了一支敢打必胜、堪当重任、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航天科技队伍。作为航天事业的生力军,航天科技队伍承担了航天产品研发、设计、试验等环节的重要任务,他们政治过硬、业务高超、无坚不破、贡献至为重大。我国空气动力学发展的领军人庄逢甘,为发展导弹、核弹与卫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郭永怀,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赵九章,我国著名无线电技术专家蔡金涛……还有航天科技“通信卫星创新团队”,航天科工“张奕群工作室”等一批技术创新型研究室,航天科技队伍大师璀璨、群星灿烂。
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许许多多坚守在生产一线的航天工人。航天技能队伍主要承担了航天型号的生产、制造等任务,是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加工技艺精湛、善于攻坚克难的技能人才队伍。他们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涌现出一大批国家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为火箭焊接心脏”的大国工匠高凤林……还有余梦伦班组、唐建平班组、马景来班组、戴方天班组、“神舟”总装班组等一批著名一流班组,他们用双手书写了航天事业的一个个神话,助力我国航天事业新的跨越。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推进,航天系统内成长起一支经营队伍,他们投身于军民融合产业,主动作为,开拓进取,稳步推进重点项目落地,不断拓展新业务领域,成为航天事业服务国民经济、服务国计民生的一支重要力量。航天安保护航国家重大项目、赛事、活动,智慧城市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信息技术发展赋能新型工业化……航天经营队伍成为推进航天产业军民融合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航天事业服务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上大显身手,勇创佳绩。
在航天系统的各行各业各单位各部门,领导者、管理者的地位作用至为重要,他们的领导、决策、组织、协调、管理、保证和服务职能,在整个航天系统的运作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聂荣臻、张爱萍、钟夫翔、谷景生、王诤、刘有光等老领导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在航天事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航天工业体制机制变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党组的领导同志,结合大政方针,提出发展战略,带领航天人创新驱动,为实现航天梦、强军梦和中国梦贡献力量。(www.xing528.com)
还有长期坚守在条件极为艰苦的航天测试和发射基地、型号试验外场的发射测控队伍,他们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远离繁华、甘于寂寞,他们意志坚定、不惧困难、不怕牺牲。正是有这样一支队伍,才有了一次次型号试验成功,创造了航天史上一次又一次奇迹。还有英雄的航天员大队,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洋(女)、刘旺、张晓光、王亚平(女)、陈冬、汤洪波、叶光富、蔡旭哲。中国载人航天梦融入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血脉,在中国梦的宏大叙事里,飞天英雄们书写的无疑是最精彩的华章。
除此之外,还有为型号研制生产服务的保障团队,他们以为科研生产中心任务做好保障为己任,从后勤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各方面,履行服务保障职能。运输和特装维修队伍不惧严寒酷暑,只要一声令下,就立即冲锋在航天保障任务第一线;教育培训机构承担了党校、企业大学、研究生培养等职能,为航天人才培养付出心血;航天医院为航天战线职工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和保障,更承担了外场试验医疗保障职责。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更加强烈的人才意识、更加鲜明的用才导向,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培养造就一大批拥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家、具有深厚系统工程底蕴的工程大师、掌握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大国工匠和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的企业家,汇聚起实现航天梦的人才伟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