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的深空探测将遵循“开放、合作、共建、共享” 的原则,以双边合作、多边合作为平台,增进深空探测活动与各国科学界及工程技术领域的沟通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政策、战略布局研究,创新国际合作模式,优化国际合作规则,体现人类发展中的责任担当,推动深空探测任务级、系统级国际合作,共同开展科学数据、地外样品的研究。
我国将积极与有意愿的国家共同开展深空探测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的论证,推动多层级探测任务的国际合作;与有关国家开展科学载荷联合研制、相互搭载,推动科学载荷研制水平提升;推动建立各类联合实验室等实体组织,深化中外科学家在地外天体样品、深空科学领域的合作;针对国内外行星保护发展现状及任务实施面临的实际问题,积极突破行星保护关键技术,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制定行星保护规范、政策[13]。
<拓展阅读>
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
2021年6月16日,在全球空间探索大会期间,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通过线上和线下混合方式,共同举办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全球网络论坛。在论坛上,中俄联合发布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V1.0)》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V1.0)》。论坛由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谢尔盖·萨维利耶夫副总经理主持。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参会并致辞。
吴伟仁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深空探测在航天领域属于制高点。”其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和辐射性、复杂性和创新性、挑战性和探索性,是航天事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持续开展深空探测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保护和建设美好地球家园的必然选择。
从月球到火星,从“玉兔”到“祝融”,中国人用汗水和智慧浇筑一个个丰碑,用梦想和情怀丈量一片片星空,迈向星辰大海的步伐必将走得更稳、更远!我国也将加快实施深空探测相关任务,切实开展国际合作与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实现重大发现与科学理论突破,积极拓展人类生存发展空间,并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注释】
[1].《深空探测技术》,孙泽洲等(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2页。
[2].《深空探测发展战略研究》,刘继忠著,《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0年版第50卷第9期,第1127页。
[3].《国家深空探测可持续发展需求:行星科学研究》,潘永信著,《中国科学基金》2021年第35卷第2期,第181页。(www.xing528.com)
[4].《共和国航天往事》,《中国航天报》编著,中国宇航出版社2020年版,第178页。
[5].欧阳自远,1935年10月9日出生,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荣誉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院士联合体第一主席。
[6].2008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7].《共和国航天往事》,《中国航天报》编著,中国宇航出版社2020年版,第183页。
[8].《中国航天简史》,吴沅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版,第96页。.来源: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
[9].《中国航天简史》,吴沅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版,第96页。.来源: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
[10].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火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驱散黑暗,带来温暖。“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逐梦星辰。
[11].国际火星探测已取得了丰富成果,发现了有水存在或者曾经存在的证据,激发了人们在火星寻找生命的热情,也成为当前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
[12].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13].《深空探测发展战略研究》,刘继忠著,《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0年第50卷第9期,第11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