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卫星发展从技术试验转向工程应用阶段。几年间,“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东方红二号甲”实用型通信卫星相继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卫星应用领域拓展和实用化水平跃升的开门红;“资源一号”卫星开启了传输型遥感卫星的新时代;“实践四号”卫星正式拉开了我国以小卫星平台开展空间科学试验的序幕。
随着我国卫星通信事业迅速发展,基于“东方红二号”平台的通信卫星已不能满足需要。1986年,我国正式启动第二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的研制工作。1997年5月12日,“东方红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它装载了24台C频段转发器,采用了许多当时的前沿技术,使中国通信卫星水平一下跨越了20年。该卫星不仅解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卫星通信服务的迫切需求,还带动了“天链”等多型通信卫星的蓬勃发展。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批准实施,代号“921工程”,是中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1992年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
1999年10月,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和一颗巴西小卫星成功发射,开创了发展中国家航天高科技领域技术合作的先例,“资源一号”卫星是我国主导研制的第一颗高速传输型对地遥感卫星。到1999年,我国不仅在科学实验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等应用卫星领域迈向全面应用,还成功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在若干重要的卫星技术领域达到较高水平,为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奠定了基础。进入21世纪,我国探月等重大工程相继实施,中国卫星技术全面发展。从2002年起,国防科工委组织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月球探测工程的技术方案。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命名为嫦娥工程。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将“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列入国家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2010年9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到2021年底,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天基部分基本建成,对地观测迈进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时代。陆地观测业务服务综合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发射“资源三号”03星、“环境减灾二号”A/B星、高分多模综合成像卫星、高光谱观测卫星以及多颗商业遥感卫星等。海洋观测实现全球海域多要素、多尺度、高分辨率连续覆盖,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D星、“海洋二号”B/C/D星。大气全球化、精细化综合观测能力实现跃升,成功发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B星,实现全天候、精细化、连续大气立体综合探测和快速响应灾害监测,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E星,形成上午、下午、晨昏星业务组网观测能力;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卫星监测服务。遥感卫星地面系统进一步完善,基本具备卫星遥感数据全球接收、快速处理与业务化服务能力。(www.xing528.com)
固定通信广播卫星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覆盖区域、通信容量等性能进一步提升,成功发射“中星”6C、“中星”9B等卫星,支持广播电视业务连续稳定运行;成功发射“中星”16、“亚太”6D卫星,单星通信容量达到50Gbps,中国卫星通信进入“高通量”时代。移动通信广播卫星系统逐步完善,成功发射“天通一号”02/03星,与“天通一号”01星组网运行,具备为中国及周边、亚太部分地区手持终端用户提供语音、短消息和数据等移动通信服务能力。中继卫星系统建设迈入升级换代新阶段,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5星和“天链二号”01星,综合性能大幅提升。卫星通信广播地面系统持续完善,形成全球覆盖天地融合的卫星通信广播、互联网、物联网及信息服务能力。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通,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北斗系统“三步走”战略圆满完成,正式进入服务全球新时代。北斗系统具备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七类服务能力,服务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未来五年,中国将持续完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推动遥感、通信、导航卫星融合技术发展,加快提升泛在通联、精准时空、全维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能力。研制静止轨道微波探测、新一代海洋水色、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大气环境监测等卫星,发展双天线X波段干涉合成孔径雷达、陆地水资源等卫星技术,形成综合高效的全球对地观测和数据获取能力。推动构建高低轨协同的卫星通信系统,开展新型通信卫星技术验证与商业应用,建设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开展下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通信融合、低轨增强等深化研究和技术攻关,推动构建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持续完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地面系统[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