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首型运载火箭诞生了,作为中国首枚空间运载火箭,“长征一号”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发射人造卫星,首先需要有运载工具,即运载火箭。但是,出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以及国家安全的考虑,直至1964年,我国一直优先发展研制地地导弹、地空导弹和岸舰导弹。
1964年12月,时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的赵九章当面向周恩来总理递交建议书,文中写道:发射人造卫星和发射洲际导弹“相辅相成”。
*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图片来源: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1965年1月,钱学森向国防科委提出“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研究计划”的书面报告。1965年6月,中央专委十二次会议决定: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计划,并命名“651”任务,由第七机械工业部(七机部)负责研制运载火箭。
1966年1月,七机部确定,第八设计院(上海机电设计院1965年8月搬迁到北京后的名称)负责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和技术抓总、末级总体及总装工作。1967年11月改由一院研制。火箭第一、二级选用东风四号导弹,一院承担一、二级研制和有关改变飞行程序和弹道计算的工作;四院研制末级固体发动机;二院研制火箭姿态控制系统。(www.xing528.com)
1966年5月,上级批准并命名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为“长征一号”。
1969年,“长征一号”进入关键的地面试车阶段,但受“文化大革命”动乱干扰,试车无法进行。对此,周恩来总理非常着急。1969年7月17日、18日、19日和25日,总理连续4次召集有关人员开会。7月25日在国务院会议厅,总理要求把七机部参加“651”任务研制工作的29个单位和3456名工作人员登册上报,并要求按系统由各级军管会主任通知下达,所有人员要服从指挥、坚守岗位。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和大力狠抓下,“长征一号”火箭的试车工作在1969年9月上旬顺利完成。
1970年3月26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被运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火箭全长29.4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质量81.57吨,起飞推力104吨。“长征一号”是三级火箭,其第一、二级采用当时我国发射中远程战略导弹所用的液体火箭,第三级是新研制的固体火箭。该火箭低轨运载能力为300千克,为我国多级火箭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全面技术基础,掌握了多级火箭稳定和姿态控制技术等。由于运载能力较小,“长征一号” 现已停用。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打通了走向太空的“快速路”,使得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真正成为可能,为后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制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