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务安排对于机场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组织来说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人力成本约占企业成本60%,所以,每一次有效调整或者改革,都会对人力资源的改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起初,机场每天只有4个航班,从上午的9点开始到晚间9点,在12个小时里,集中工作时间是6个小时,所以,推行了两班制,也就是上班两天然后休息两天。每天,每个航班间隙2~3个小时,上午航班间隔期间,全部时间用于业务学习和培训。下午两点以后,在人员相对困乏且精力不够集中的时候,特别安排所有员工回家休息,从市区往返机场只需15分钟时间,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强行执行,由单位统一发送职工班车,只要大家离开工作场所或者回家或者去市区都是休息,哪怕结伴逛街,也可以起到休息作用。于是,弹性工作制得以顺利推行,特别在夏秋季,弹性工作制备受欢迎。
管理必须卓有成效,换句话说,任何企业要赢得最佳效益必须推行有效管理。管理实质上是一种资源,企业除了存在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外,还存在第四种资源,即管理资源。在不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改善生产经营方法,科学组织与充分利用人力、物力与财力,杜绝一切浪费,同样可以增加产出和利润,能为企业、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物质财富。企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有许多种,但是,适用的就是最好的。
经过一年时间,机场的航班由每天4班增加到了5班,增加的航班时间主要集中在中午,这样的话,每天工作时间依然是从上午9点到晚间9点,对此,我们依然推行两班制,但是每班工作时长由原来的两天调整为一天半。采用两班制,但用一天半时间作为周期,主要是为了保障中午航班小高峰,这样,前一班下班推迟两个小时,后一班接班提前两个小时,在人员重叠的两个小时当中,所有员工集中保障中午高峰期航班。航班保障结束后,下班人员迅速回家休息,上班人员则开始进行培训学习,培训由原来的上午时间改为下午时间,因为人员在经过一天半修整后,无论状态、精力、思想等各个方面都能保持峰值,且培训为小课时,如此,能够确保培训效果。在培训两个小时以后,即可保障晚上的航班。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在实践中细心体会,钻研和摸索管理方法,积累管理经验,既要严格管理,解决敢管的问题,又要探索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解决会管理的问题。管理重在追求或取得成果,检验管理的一个原则是:是否达到了目标,是否完成了任务。当然,这个原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管理者应该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行得通”的事情上。
随着业务量增加,航班从每天5班增加到6班,也就是12架次,特别是航空公司投放了过夜运力以后,员工工作时间大大拉长,出港时间为早上7点,进港时间延续到23点,每天在岗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延长到18小时,工作任务频繁增加,人力资源消耗极其严重。于是,将勤务安排由原来的跨大步走改为小步快跑,缩小步伐、加快频率,实行两班制与三班制混合运行,在个别人数较多单位实行三班搭配,其他实行两班制,倒班周期由原来一天半时间改为一天,也就是上班一天休息一天。这样,所有值班人员开始了机场住宿过夜的日子,全天航班结束后住在机场休息,第二天6:00到7:00,根据旅客人数确定员工人数,以此保障最早出港航班,用前一天充足的休息,确保第二天早上出港航班安全运行。在保障完早航班以后,8:00即可下班回家休息。在休息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休息地点从机场转换至家中,确保休息质量。接班人员在经过一天半良好的休整之后,无需太早到达机场,以确保精力充沛。
有效管理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有效的管理能达到一呼百应、令行禁止的效果,使企业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整体。管理要不断创新才更有效。根据企业发展特点,不断寻求适合企业的管理方式,把管理细化,通过有效的管理集中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和力量,促使企业发展壮大。事实上,发现和抓住机会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优秀的管理者能够清楚地看到问题和困难,且不断寻找可能的办法和机会。
从曾经的跨大步走到后来的小步快跑,由于班制的适时变化和班期的持续调整,在航班数量不断增加、旅客流量不断增多、机型不断变大的情况下,每天的高峰期从无到有,即便如此,员工数量基本维持不变,而且能够保证员工精力的充沛。与此同时,安排航班间隔期间,利用2~3个小时进行业务培训,做到了学习培训与现场保障两不误,同时减少了员工在上下班途中的不安全因素。这样,既保障了工作的完整,也保障了员工照顾家庭。每月一次全员大会也无需占用休息时间,仅是下班人员推迟下班,上班人员提前上班即可。事实证明,班次的调整符合机场发展的需要。
我在很多场合讲过,刚步入职场的时候,我们都会特别羡慕那些中年人,他们有能力、有思想、有精力、有资源,似乎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得到、摆得平、做得好,曾经梦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人到中年。但是,一个人拥有所有东西的时候,其实也是他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比如说他会失眠、会焦虑、会谢顶,会吃了不消化,会有巨大的撕裂感。人到中年,不光有阅历和资源,还有随之而来的谢顶和油腻。每个人看别人更多是光鲜的一面,而痛苦或者挣扎很难触摸到。如同一个人拥有豪宅的时候,也是失眠开始的时候。所以,人生的每个年龄段都是这一生当中最好的年华,都值得好好珍惜,都值得好好地去过,任何时候都不用去羡慕别人。就像一个人有白菜,另一个人有萝卜,谁也不需要羡慕谁,此时此刻就是最好的拥有。管理也是如此,管在当下,便是最好,无需追求所谓的高大上。(www.xing528.com)
什么样的管理最适合,什么样的管理最有效,这是我们不断探索的命题,也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我们的队伍90多人,平均年龄将近30岁,这是一个吃石子儿都能消化的美好年华。我们改进职工餐食以适应队伍需要,在每天的四菜一汤中必须要有两个荤菜而且必须是硬菜,如果晚饭供应面食,雷打不动搭配煎鸡蛋。我常常开玩笑说,别人家的土豆烧牛肉是在土豆里找牛肉,而我们却是在牛肉里面找到土豆,因为对于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队伍来说,必须是硬派。所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证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道普通的土豆烧牛肉在牛肉里面找土豆,我们不仅找到了管理的经验、管理的效果,也让员工找到了发展的信心。
我的脑海里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洪水来袭,有人被迫爬上了大树等待救命,此时他已经饥寒交迫,突然有个好兄弟站在岸边冲他大喊:“这么多年你对我不薄,甚至亲如兄弟,今天你有难了,我变卖了所有的家产送你一块金条!”这一席话让树上的兄弟哭笑不得,因为,此时此刻他需要的不是一块金条,而是一个五毛钱的馒头。大概这就是管理的适用性,每个阶段的管理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需求自然变得不同,万不可一概而论。否则,囫囵吞枣永远解决不了具体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也就是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它要求人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创业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人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制定和执行正确决策的前提与依据。
十年磨一剑可以所向披靡,但是,当利剑刺进棉花堆里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方法。如果被管理者是笨蛋,那么,管理者就一定要找到适合笨蛋的工作方法。
智慧的人买鞋不会挑价钱最贵的,也不会挑最流行的,而是买最适合自己脚、穿着最舒服的。俗话说,鞋子好不好,只有脚知道。若把穿鞋的道理移植到管理上,就生出一个颇为有效的管理原则,叫作“管理,适合的才是好的”。既有吃饭需要,也有婚姻需求。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招聘女性员工倾向于机场部、航务部等男性员工较多的部门,招聘男性员工倾向于运输部、安检部等,以此确保性别搭配的平衡,也逐步解决员工的婚恋问题。
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是因为他们眼观全局,着眼于整体,把整体发展视为己任。管理者应该理解自己的任务,不应从自己的职位出发,而应着眼于如何运用源于职位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为整体效力。现实中,许多管理者热衷于寻找所谓的“秘方”,如果真的有什么“秘方”,那持续改进管理以适应实际需要才最重要。
管理,唯有适合才是最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