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拓展自己的界限意识?

如何拓展自己的界限意识?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界限意识不清的人往往不容易发展出认同感,难以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看法和感受,往往把自己与他人的问题与责任混为一谈。反之,有界限意识的人,更能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拿出权威勇于说“不”。但是,一个人有清晰的界限意识,他会意识到这种不同,并尊重这种不同。

如何拓展自己的界限意识?

管理者辞去职务属于正常现象,其中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今天的事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收到一份辞职报告,言辞恳切,辞职的原因很简单,自从做了管理者以后,因为工作的原因导致他与家人、亲属之间有了很多的矛盾和问题。那一刻,我很想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问题的出现。

起初,我以为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家庭,或者在家庭中付出较少,导致了家庭矛盾。但是,当我读完辞职报告才明白,也让我很感慨。他说,表弟在他的部门屡次犯错,时不时违反规章制度,以致自己无法施展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作为一个部门管理者,所有的问题都不会成为困难,唯独面对表弟的时候,所有的管理方法都不堪一击。表弟在工作中屡犯错误被严肃处理,自己却因此在家中备受责难甚至排斥。所有人都认为,大家都是亲戚,为什么眼里不揉沙子,为什么不能网开一面,事业是组织的,亲人才是自己的。他说,这些事情让他很痛苦,已经成为永远跨不过去的坎,也因此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效果不好,并且在家庭当中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委屈。他说,一面是制度,一面是亲情,在两者中很难取舍。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辞去现在的职务,让自己轻松下来,以便处理好家庭关系。

读完这份辞职报告,我无限感慨。于是,我提笔在辞职报告上写下了一句话:可以辞去管理的职务,却无法辞去心头的青丝。

这不是月亮惹的祸,这是模糊的界限意识结的果。

界限意识来自于人们的权利意识,特别是做自己的权利。当一个人学会尊重自己的权利,界限意识便出现了。“个人界限说明了你与别人的边界在哪里,界定了你是谁,你有什么想法,你如何对待他人以及让他人如何对待你。”界限意识不清的人往往不容易发展出认同感,难以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看法和感受,往往把自己与他人的问题与责任混为一谈。由于缺乏明确的身份认同,常常接受别人的认同,或认同某一熟悉的角色。但是,界限意识良好的人,可以恰当地区分自己和他人,能认同自己的感受、看法和价值,并把这当成自己很重要的部分。即使别人的看法与感受和自己不相同,也能给予尊重。在界定他们是谁这件事情上,自己与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同样重要。没有界限意识的人只能被他人左右。别人摆布时,自己只觉得无助,任人使唤。反之,有界限意识的人,更能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拿出权威勇于说“不”。正像纪伯伦所说:“并肩而立,但不过分靠近,就像殿堂中石柱分立,橡树柏树不会在对方的树荫中成长。”

其实,这样的事情不足为怪,特别是对一个中小机场而言,大家同属某一个地域很多年,难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亲戚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等。我们在管理中发现了不少这样的现象:在一个组织当中,因为某种亲密关系而导致执行力或管理力度降低。有的管理者很有魄力,很有思路,自我要求很高,管理标准很高。但是,唯独在处理这些特殊关系的时候,总是无法超脱出来,甚至因为这些事情而苦恼,逐渐变成自己管理的“软肋”。这种模糊的界限感,就如心理没有断奶的孩子一样,既有顶天立地的愿望,又有着与母亲分离的深深恐惧,同时,很难形成对事物的判别,往往处于两难状态。

所以,人与人交往相处,首先必须要懂得尊重他人的界限,同时不能让别人越过自己的界限,这是原则。

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界限意识,那就是:你的情绪是你的情绪,我可以帮你,但无须为你负责。我的情绪是我的情绪,如果你愿意倾听,我很感激,但我不需要你为我负责。换句话说,界限意识清楚的人会说,我妈就是你妈;界限意识模糊的人会说,我老婆就是你老婆!是不是很有意思?

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会意识到这种不同,并尊重这种不同。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意识,就会很难感觉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因为成长的经历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有千差万别。当他面对这种差异,会非常痛苦,于是开始抱怨和不解:“你怎么这么办事?”“你凭什么这样对我?”“你怎么竟有这种想法?”“你的想法好奇怪!”但是,一个人有清晰的界限意识,他会意识到这种不同,并尊重这种不同。正所谓和而不同!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们每年都要召开管理经验分享会,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要登台分享一年来的管理经验、困惑和成长,从具体的实战入手,畅谈如何解决问题,甚至把精彩的个案管理方法确定为组织管理要求。在一次管理经验分享会上,有人发言让我倍感振奋。俩人曾经是发小,后来同时进入机场,现在是上下级关系。他说,曾经面对自己的发小,满眼都是多年的朋友和曾经的友好,所有事情历历在目,能想到的都是曾经如何如何好,亲如兄弟。现在作为上下级关系,特别是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难以做到心平气和、泰然处之。后来,俩人坐下来把所有问题摆出来,面对面告诉对方彼此的内心感受,突然发现很久以来模糊了一些界线,在组织当中就是上下级关系,在生活当中就是朋友关系,组织有组织的规章制度,朋友有朋友的行为规范。所以,在管理活动中没有发小,如同在日常生活中没有领导一样。他的一句话非常经典:上班的时候可以处理他,但是,下班后依然可以一起喝酒。因为,处理的是员工,喝酒的是兄弟。这个事情之后,他们之间的相处很自然,也很平等。从同事关系转到朋友关系,再从朋友关系到组织关系,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只因为界限清楚让彼此感到轻松。

正如他总结的一句话,上班支持的是管理者而不是发小,下班喝酒的是发小而不是管理者。善意从来不是高声的叫嚣,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关怀,是一种无言的力量。善良却不张扬,在支持他人的同时顾及对方的自尊,懂得留一份体面。(www.xing528.com)

此处必须有掌声!

缘何差别如此之大?从根本上说,内心强大的管理者是自信的、坚持自我的,他总是影响周围的人,不会轻易妥协。内心软弱的管理者总是会受他人影响,很难清楚自己到底什么样。内心强大的便明白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因此,泰然自若、游刃有余。所以,当一个管理者内心强大到可以战胜一切恐惧与悲观的时候,也就能够自然处理管理问题。

冯唐在《奇葩大会》里说过:生活当中归根到底是两件事,一件是“关我屁事”,另外一件是“关你屁事”,其实说的就是界限感。在生活和职场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人,彼此之间很久没见面了或者并非很熟悉,但是,一见面就马上问对方:“房子买了吗?买车了吗?买的什么车?最近工作怎么样?加薪了吗?找对象了吗?对象是哪儿的?”看似在关心别人,带着爱的关心,其实伤害到了对方。究其根本,就是界限感的缺失。

这是病,得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于是,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很多人现在或者曾经都经历过这样的困惑,亲戚来了该怎么办?或因为朋友,或因为亲人,或因为同学,共处一个组织而导致很多关系交织在一起。事实证明,那些内心足够强大的管理者,都能从不同角色当中自然转换,分清你我,绝不纠缠,而那些内心缺乏力量的管理者,很难扮演不同角色而混为一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付出和回报就像一个人的左脚与右脚,只有迈开双腿才能有结果。但是,很多管理者最大的问题就是每一步都想名利双收,结果只能寸步难行!

如此,明确自己的界限,也是清晰自我的过程。因为有这个界限,我们会知道什么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什么不是,也就会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可以做,哪些不可以,或者暂时不是合适的时机。一旦超越了这个界限,自己也将同样承担后果,而这个后果可能往往超过自己的承受力。换句话说,在自我界限的清晰过程中,也是明确并培养和树立个人的自制力

职场就是修炼场,人生的转折是工作态度,工作是治愈一切最好的良药。一个人难得来这个世上走一回,自己人生真的有价值吗?人生的价值是怎么体现出来的?是忍受了很多不愉快的工作,体现出了工作和生活的价值吗?是账户上的钱能够体现工作的价值吗?都不是,是一个人在工作中有没有磨炼自己的心性。稻盛和夫是一个把工作当作修行的人,他认为工作的过程就跟和尚打坐一样,一直在做功课,通过工作这件事情让自己的心性得到不断提升,从而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作为一个管理者,必然遇到各种挫折、委屈和不公,何以解忧?唯有清晰的界限意识,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让界限感清晰起来。同时,练就强大的内心,才能在管理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声音不大惊小怪,也不惊慌失措,对于管理中的人和事,既不逢迎,也不拒绝,安静坦然地面对,理性看待世界,看待自己,保持强大心,分清你和我。

爱惜羽毛的前提是让自己成为一只雄鹰,如果是一个鸡毛掸子,最好别去费那个劲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