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耕地资源利用状况研究分析

耕地资源利用状况研究分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1.1 耕地利用现状6.1.1.1 数量及结构2012年全市耕地面积为196 174.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84%。最低的文登市为6.77%,较全市平均水平低6.86个百分点;最高的乳山市为19.7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12个百分点。6.1.1.3 耕地质量耕地质量与区域自然状况、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均有密切联系,是在一定的土地用途下其适宜性程度、肥力大小及产出能力的综合反映。

耕地资源利用状况研究分析

6.1.1 耕地利用现状

6.1.1.1 数量及结构

2012年全市耕地面积为196 174.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84%。其中,水浇地面积为26 728.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61%;旱地面积169 445.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23%(图6-1)。

图6-1 威海市耕地现状结构

6.1.1.2 耕地空间分布及分类结构

1.耕地空间分布

威海市地形为起伏和缓、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耕地空间分布受地貌影响较大,主要分布在沿河平原、滨海缓平地和丘陵沟谷坡麓地带。通过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全市耕地主要分布在6°以下较平缓地带,占耕地总面积的78.52%;6°~15°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19.58%,15°~25°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1.28%,25°以上坡耕地仅占0.17%。从区域来看,耕地数量最多的为文登市,面积64 626.29公顷,其次为乳山市面积58 431.11公顷,两市耕地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2.73%;耕地面积最小的是环翠区,面积为16 850.43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59%(图6-2和表6-1)。

图6-2 威海市耕地空间分布

表6-1 2012年威海市耕地空间分布表

2.耕地分类结构空间分布

(1)各市(区)耕地构成及占全市比重

全市耕地分类结构中,各市(区)分类结构见表6-2。

表6-2 威海各市(区)耕地构成 (单位:公顷、%)

图6-3 各区(市)耕地构成占全市比重

由图6-3和表6-2看出,全市水浇地面积最多为乳山市,其次是荣成市,两市水浇地面积占全市水浇地面积的77.30%,最少是环翠区仅占6.33%;旱地面积最多是文登市,其次是荣成市,两市旱地面积占全市旱地面积的63.38%%,最少是环翠区占8.95%。

(2)各市(区)耕地构成比重

表6-3 各市(区)耕地构成比重 (单位:%)

图6-4 各市(区)耕地构成比重

由图6-4和表6-3看出,全市水浇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3.63%。最低的文登市为6.77%,较全市平均水平低6.86个百分点;最高的乳山市为19.7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12个百分点。旱地面积占耕地面积全市为86.37%。最高的文登市旱地面积占耕地面积为93.2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86个百分点;最低的乳山市为80.25%,较全市平均水平低6.12个百分点。

3.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分布

2012年威海市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分布,见表6-4和图6-5。

表6-4 2012年威海市人均耕地分布

人口数据来源:《威海统计年鉴(2013)》

图6-5 2012年威海市人均耕地面积

从表6-4和图6-5中可以看出,全市人均耕地面积为0.077 4公顷/人(1.16亩/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082公顷/人(1.23亩/人)。从区域内部看,除环翠区外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最多的是乳山市,人均耕地1.55亩;其次为文登市,人均耕地1.51亩;最少的是环翠区,人均耕地为0.39亩。

6.1.1.3 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与区域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均有密切联系,是在一定的土地用途下其适宜性程度、肥力大小及产出能力的综合反映。

1.耕地质量现状

(1)中低产田状况

耕地质量的优劣对粮食生产有显著影响。据统计,全市耕地中低产田面积超过80 00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1.66%。分布在山坡及低洼地上的耕地,土地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排水设施不完善,雨季容易造成内涝。中低产田区域中园地、林地、坑塘等几种土地类型交织在一起,造成地块零碎,影响周边耕地生产效率的发挥。该区域内田间道路、沟渠及田坎过多,占用大量耕地,致使耕地规模过小,不能形成规模化布局、产业化生产,成为影响全市粮食单产进一步提高的障碍

(2)坡耕地情况

耕地的坡度是影响耕地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引起农田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与耕地的土层、耕层厚度和土壤肥力等关系密切,影响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化的实施、农田耕作和土地开发利用的难易及效果等。威海是低山丘陵地区,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5.77%,丘陵占52.38%,平原占27.56%,相对高度200~300米,坡度在20°以下。山、丘、平、滩的交叉分布,直接影响到降水的再分配和土壤的分布。土壤质地较差,主要表现在土层浅薄、质地粗糙、土体结构差、障碍层次多、土壤养分含量低。

(3)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情况

耕地利用效益的发挥与耕地是否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情况密切相关。2012年全市总灌溉面积171 64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6.36%,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49 310公顷,旱涝保丰收面积96 290公顷。同时也应看到,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山地丘陵区有效灌溉面积明显低于平原区。

2.耕地质量变化分析

(1)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

耕地质量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也受投入、管理、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

气候不仅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现状的地域分布,而且影响土地的利用程度和产出功能。最主要的气候因素是太阳辐射、温度和降雨量

地形因素主要包括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地利用、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改良与土地开发等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对于山地丘陵区的土地,地形因素起着主导作用。(www.xing528.com)

土壤是土地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肥力水平,即土壤能够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及其他立地生活条件,影响着耕地的生产力。在耕地质量评价中,应着重考虑土壤类型、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体构型、障碍层的有无、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p H、盐分状况等。

(2)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

由于耕地质量的差异,耕地数量变化并不能完全反映耕地实质生产能力的变化。衡量耕地生产力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可以用耕地的生产力来表示。为了能有效地分析耕地变化,采取反映耕地平均生产力的标准系数校正耕地统计面积。对比耕地统计面积数量变化与校正后的标准面积数量变化,以获取因耕地数量变化而导致耕地质量变化的信息。

标准系数即威海市当年平均耕地生产力相对于全省平均耕地生产力的比例。在此采用威海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单产与农作物复种指数的乘积作为反映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指标。标准系数各年际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多年平均值基本平稳,因此选取了近三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产的平均值进行计算,求取平均标准系数以及标准面积净减少与净增加变动的比值。标准系数及标准耕地面积的估算公式如下:

耕地生产力=耕地总产量/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农作物复种指数

耕地标准系数=地区耕地生产力/全省耕地生产力

根据威海市及山东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测算出威海市的耕地标准系数均值为1.06,大于1,表明其耕地生产能力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6.1.2 耕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分析

6.1.2.1 耕地数量时间序列变化

2001年以来,威海市耕地总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耕地面积由2001年192 793.41公顷,增加到2012年196 174.41公顷,增加了3 381.00公顷,平均每年增加307.36公顷,表6-5。

表6-5 2001~2012年威海市耕地数量变化

图6-6 2001~2012年威海市耕地数量变化量

由表6-5和图6-6可以看出,威海市耕地增加量最多的年份为2009年,耕地环比增加5 082.85公顷,环比变化率为2.65%;耕地减少量最多的年份为2004年,耕地环比减少785.36公顷,环比变化率为0.41%。

6.1.2.2 耕地数量空间序列变化

全市耕地数量变化在各区市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下面从耕地面积净变化量和耕地面积变化率两方面,分析威海市各区市耕地数量变化的空间差异。2001~2012年各区市耕地面积变化见表6-6。

表6-6 各区市耕地面积变化统计

图6-7 2001~2012年各区市耕地面积变化

①耕地面积净变化量比较:2001~2012年,仅环翠区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其余各区市耕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依次为文登市、乳山市和荣成市,净减少量分别为2 488.36公顷、1 969.77公顷、1 249.11公顷。

②耕地面积变化率比较:2001~2012年,全市耕地变化率为1.75%,其中环翠区耕地变化率最高为12.13%,其次是乳山市耕地变化率为3.49%,荣成市耕地变化率最小,为2.27%。

6.1.2.3 人均耕地数量变化

人均耕地面积是耕地变化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人地矛盾的状况与程度。2001~2012年,随着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威海市人均耕地数量不断降低,由2001年的0.0780公顷/人(1.17亩/人)降至2012年的0.0774公顷/人(1.16亩/人),详见表6-7。

表6-7 2001~2012年威海市人均耕地面积变化

6.1.2.4 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威海市耕地数量的减少,形式上是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居民点与工矿建设占用耕地等,实际上应该有其更深层次的、多方面的原因,受到经济发展、城镇化、人口增长等因素的驱动,应是多种自然、社会与经济因子作用的结果。大致可以把耕地数量减少的原因归结为耕地自身条件的制约、微观经济利益的驱动、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等几个方面。

1.内在条件的制约

耕地的自身条件有地形条件、利用类型、距交通干线的距离、距城镇的距离等。调查表明,威海市由耕地转化为居民点和工矿用地、交通用地,主要与耕地距离交通干线的距离、耕地距城镇的距离、耕地的坡度等有关,耕地距交通干线的距离越短、距城镇的距离越近、耕地的坡度越小,就越容易转化为居民点和工矿用地、交通用地。

2.比较经济利益的驱动

在农业利用中,不同种植类型的收入也有很大的差异,种树、种果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种粮。在这种比较利益的支配下,必然引起耕地原有用途的改变,耕地转变为园地、林地等。同样,农业用地与工业用地、商住用地等之间的巨大经济利益的差异,也导致耕地转为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等。

3.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耕地向非耕地的转变。经过多年的发展,威海市产业结构中工业部门所占比重日趋上升,工业企业数量大量增加,工矿用地面积迅速扩大,同时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占用大量的土地特别是耕地,引起耕地向非耕地转变。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导致威海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市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相应的建设占用耕地也处于高峰时期,耕地保护形势将更加严峻

6.1.3 耕地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

①人均耕地少,后备资源贫乏。全市耕地面积196 174.41公顷,人均占有0.078 0公顷(1.17亩),低于全省0.082公顷(1.23亩)的平均水平。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总量共计4 489.71公顷,其开发程度越来越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将大量增加,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

②耕地结构不尽合理。威海市的耕地结构以旱地为主,面积为169 445.6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6.37%;水浇地60 553.98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3.63%。

③新增耕地质量差。从全市范围来看,建设占用耕地通过开发整理补充,在数量上达到了占补平衡。建设占用的耕地多是城镇周围及交通沿线两侧的优质耕地,地势较为平坦,基础设施及配套较好,土质肥沃,而补充的耕地多在较为偏僻,地形、水热、生态等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虽然采取了田间工程和生态措施等,这些新垦耕地质量一时难以达到被占耕地质量。

④耕地权属复杂,阻碍了生产效率的发挥。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全市范围内存在土地插花、飞地较多,权属关系较为复杂,给生产管理带来很大不便,影响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进程,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⑤农地利用重用轻养。部分农民对耕地重用轻养,在肥料施用上重无机肥、轻有机肥,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保水、保肥、通气性等综合性变差,致使土地质量下降,影响了土地单产水平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