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美、日等国家也只有10年左右的历史。1987年Barbier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同年,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此时的研究重点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适应并满足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口、环境、生态和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
1.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建设和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和教育。从思想实质上看,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即人类与自然界共同进化的思想、世代伦理思想、效率与公平目标思想。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摒弃了过去“零增长”(过分强调环保)和过分强调经济增长的偏激思想,而是主张“既要生存又要发展”。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是将资源核算、环境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进行关联研究,从而克服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缺陷,建立持续发展目标导向的“资源-环境-经济”一体化管理体制。目前主要的方法是建立反映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独立账户体系,将之作为核心账户的“卫星账户”体系,间接地将环境资源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联合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出了“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EEA)及新SNA框架体系。
2.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后,环境经济学家提出了“外部经济内在化”的观点,并提出利用价格机制、税收、信贷、赔偿等经济杠杆,以使社会损失继任私人厂商的生产成本,把外部因素内在化,使环境资源得到保护。里昂惕夫根据这一理论利用投入产出法,进行了把“外部性”纳入到常规的国民经济投入产出中的探索。80年代以后,又进行了大量的环境价值论研究及价值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的逐步完善标志着环境经济学的成熟。环境经济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除了将环境资源核算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中以外,还有在微观层次上建设项目的持续发展的费用效益分析,中观层次上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宏观层次的政策研究。
3.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成本问题,二是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协调生产优化问题。在经济活动的外部效果即社会成本方面,可持续发展理论把它从过去的宏观和微观分别考虑转向宏微观结合。宏观上,以SEEA核算体系作为环境经济一体化的指标;微观上,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微观核算,利用有效的监测机制和价格机制,使微观生产单位对外部效果承担经济责任。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主要是:耕作方式和种植制度要与环境相适应;利用生态位共享的原理进行生产;利用共生、共克的补偿原理,降低成本,减轻污染,节省农业资源;利用物质与能量在生态农业系统中多途径、多层次的转化,可以重新建立最优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制度。(www.xing528.com)
4.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对人口资源的正确估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的前提之一。在这方面,要首先考虑:人口的绝对数量与粮食问题,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城市化带来的农业人口过剩,妇女问题和社会分工,人口素质、教育和社会结构的完善,人口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家庭结构问题。另外,灾害防治和环境法制的研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5.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经济增长点。增长点也叫增长极,是指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或地区在经济增长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和占据支撑区域的作用。首先,其规模应相对地大,才能产生充分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其次,应当是增长最快的产业和地区;第三,应同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具有高强度的投入产出关系,能够是增长效应被传递分散;第四,应是创新的“朝阳式”产业或企业。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已被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所证实。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核心思想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载体,人类发展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均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资源及利用有关。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土地利用领域的延伸就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从时间上看,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着眼于眼前,更着眼于永久的未来;从空间上看,不是着眼于一部分人,而是着眼于全体人类;从系统论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方式的可持续性、协调性和公平性,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下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