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彩色印刷品进行质量评价的角度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印刷品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单件产品主观的心理感受);印刷品对样稿的再现精确程度(单件产品客观测量数据);印刷品是否达到作为商品使用的复制质量指标要求(产品批量特性)。
印刷品的艺术效果表现力与印刷品版面内容、版面布局设计、印刷材质的选取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印刷品效果的表现还往往与其附属产品的使用场合相联系,也就是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时机和场合,表现得协调时能相得益彰,表现得相互冲突时相互之间就会显得格格不入。由于印刷品的艺术效果的体现需要通过人的主体感受才能够得以体现,因此,同一件印刷品在一群具有不同欣赏品位的观察者的评价中可能会有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在印刷品的评奖时,这种评价的差异性就会体现得格外突出。
一流的设计是保证一流的效果的前提条件,一流的设计可以使印刷品充分表现出其优异的美学特性,不过,设计的优良程度却很难用数量来描述。有时候,艺术上“优秀的”设计实际上却并不符合排版、色彩组合、图像合成等方面的规律。被一些人认为不好的设计,用于表现某些日常用品时反而可能是合适的,但用在高档次化妆品的广告上却又非常不妥当。还有,由于艺术的潮流往往变化得较快,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几年前的设计,大部分都会显得过时。这就是说,在印刷品图像设计方面存在着一个是否“时髦”的问题。由此可见,印刷品质量的美学因素实际上是设计人员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因此,一个优秀的印刷产品设计人员不仅应该熟悉审美方面的设计准则和图像的艺术表现技法,还应该了解承印材料、油墨和印刷工艺等方面存在的技术制约以及对于原稿制作表现等方面的要求,以便使印刷品产生优良的美学效果。
除了在印刷品评比时人们的主观心理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之外,在印刷业务经营过程中的印刷产品质量认可环节中,客户的主观感受也在评价因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用户来说,产品的外观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产品信息,因而印刷商和印刷客户都极其看重印刷品的表面。印刷商和设计师日常面对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进行图像的色彩校正,匹配样张,或使用分光光度计、密度计进行各种测试和色彩管理,这些都是熟悉的外观分析概念,此外还有主观上的直觉判断。
对一件产品的外观判断不可避免地包括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因此,对产品的外观分析就是从审美角度入手,辅以合适的技术、仪器和测量方法来进行分析判断。
虽然仍有很多印刷业者坚信质量好坏等同于经验技术、触觉和感觉的运用,然而仅凭这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显然已经远远不够了。印刷客户希望能够按照要求复制颜色,希望印刷者能够保证做到这一点。
1.艺术角度的评价
接受印刷品的是客户和读者,印刷品质量最终是要由客户按使用质量标准来评价的。在早期的彩色印刷生产过程中,大多数都是由生产者和接受者按其各自的主观愿望和要求来进行主观评价的,因此常常无法取得一致的意见。
但是,对彩色印刷产品,如果一直停留在凭生产者和接受者双方各自的主观感受和判断来评价质量,没有一个客观的产品质量评价标准,也就无法进行标准化的印刷生产,更不能进行技术工艺与质量管理。这显然不利于印刷生产,更不利于印刷向现代化发展。
不论是产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彩色印刷品画面首先是要通过直观视觉来被人们接受的,对彩色印刷画面的评价也首先是由主观评价开始的。
主观评价彩色印刷品,往往是不考虑彩色原稿的,人们主要基于自己的角度、文化素质和使用目的,加上各自的心理感受及艺术要求等,来对彩色印刷产品进行主观评价。实际上这其中已经包含了对彩色原稿艺术与技术质量的评价、对彩色复制再现同原稿接近程度的评论,而更多的、可变的评价因素则集中在对原稿复制的调整方面,即评论最终的印刷产品是否已接近符合人们的主观心理艺术要求。(www.xing528.com)
随着印刷科学技术基础理论与色彩理论的逐步充实并系统化,已经逐步详细地把人们的主观视觉和心理感受进行了系统性的综合分析。彩色复制印刷品的质量指标,有一大部分是可以用客观量(物理量)加以表述或衡量的,并且已同印刷品的复制再现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同时,也不排除人们对彩色印刷品画面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主观心理要求。这方面也已纳入彩色复制的调整因素和调整规律之中,使彩色印刷产品能经得起接受者符合一般规律的评论。这就是说,对彩色印刷产品的评价可以归纳出一些主观评论与客观衡量标准相结合的评价标准。
物体的外观是很多复杂因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结果,包括照射在物体上的光的属性、物体的视觉特征、观察者的观感等。
如果一件产品要想实现预期的市场价值,那么外观则是该产品重要的商业属性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品是否会被消费者接受。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讲,产品外观总是与人们对其预期的质量相联系的。
正是因为产品外观直接影响着潜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所以所有厂商都很关注自己产品的外观,包括颜色、光泽、形状、质地、透明度等视觉因素。厂商们明白,在产品其他性能、质量、价钱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一定会选择外观最好的,产品的外观无疑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产品信息。
除了产品外观要具备视觉上的吸引力之外,印刷客户还要求同一产品不同批次的印刷效果应保持一致。因为如果一批产品的外观和包装与以前不同的话,很容易令消费者怀疑是次品或过期产品,所以说产品外观的一致性也是客户关注的一个问题。
印刷品既是一种综合的科学技术产品,也是一种艺术品,因此对它进行评价被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所左右。因而只能从印刷品是复制品的角度,以其再现性为中心构成印刷品的各种外观特性的综合效果来作为评价标准。
2.技术角度的评价
当需要印刷的原稿在格式设计、印刷方法、油墨与承印材料等方面都确定下来之后,能够对印刷质量产生影响的便是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指在印刷生产的各个工序中对印刷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在实际作业过程中,要在制版、印刷设备及印刷材料特性限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忠实地呈现出设计好的内容。
印刷品质量的技术特性包括图像清晰度、色彩与阶调再现程度、光泽度和质感等各个方面。在这些特性因素中,有一些是可以用数量表示的,如色彩与阶调,在复制过程的各个工序里人们对这些因素能够加以控制。有一些技术因素不能用数量表示,但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例如,为了获得最佳的印刷品质量,必须把出现龟纹的可能性压缩到最低程度,这就是通常采用的语言描述形式。再如光泽度特性会因最终用途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为了提高文字印刷品的易读性,一般需要采用低光泽度的纸张;而如果使用的是照相原稿,为了使复制取得最好的反差,则需要采用高光泽度的纸张。
建立印刷产品的客观技术质量评价标准有其重要意义。对于印刷企业来说,有了判断印刷复制与产品再现效果的有效标准,会有助于建立和设计管理印刷生产、实施技术工艺质量控制的数据规范标准。对客户来说,对于客观的技术质量标准的了解,不但可以将其与人们一般的主观标准联系起来考虑,并且还可以将外界对产品质量的信息反馈到企业,使企业能够逐步充实、完善客观技术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使印刷品生产的客观技术质量和人们的主观评价逐渐协调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