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盖尔斯(1996)指出,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公司业务多元化程度越高,相互独立的业务中心越多,业务中心之间信息交换、处理以及协作的成本就越高。如果一家企业下辖众多业务部门,会造成大量信息需要在部门之间传递、吸收并处理,这可能给管理者个人认知和企业层面的信息交换带来沉重负担(Huber,1991;Hilletal.,1993;JonesandHill,2010)。因此,当企业的业务单元过多时,超量信息传导会降低沟通效率,甚至会阻碍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这时,企业会通过调整组织结构以减少各业务中心之间的协调合作(Hittetal.,1990)。例如采用M形组织结构(Chandler,1962;Chandler,1969;Fligstein,1985;Williamson,1998),或以加强财务统筹来取代和弱化总部对业务部门的战略控制(BaysingerandHoskisson,1990;Hilletal.,1992),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各个不同的业务部门之间以及业务部门与总部之间的协作需求(Williamson,1998)。因此,公司业务多元化程度越高,分别负责这些业务的高管成员之间的沟通及合作需求越低(HarryandBarkema,1998)。反之,如果公司业务多元化程度低,在公司内部处于半自治状态的业务部门数量相对较少,组织边界少,公司内部部门间沟通成本和议价成本低,从而合作动机增强,合作需求增加;同时,当业务部门数量少时,部门内沟通合作占公司内部沟通合作比重大,进一步降低了部门间讨价还价的成本。
也有学者指出,企业内部业务多元化程度越高,各业务部门之间越独立,任务依存度越低,整个企业层面的信息交换越不拘于细节,信息交换量小。(Siegel and Hambrick,2005)高管之间就某一具体事务共享信息、交换意见,产生沟通讨论甚至争论的需求就随之降低。同时,企业内部经营业务单元越多,决策范围越大,不确定性越高,高管团队非程序性战略决策的复杂度也就越高,大量信息必须被快速处理。因此,经营业务数量越多,高管团队运作的沟通成本越高,合作需求越小。(www.xing528.com)
综上,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HendersonandFredrickson,2001;张正堂,2007;鲁海帆,2007;张帆、刘德鹏,2015),采用企业内部业务多元化程度作为企业内部合作需求的替代测量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