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有什么”与“要什么”,有利于民营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经过30多年的财富集聚,无论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民营企业本身,都积累了大量资本。同时,中国深不见底的消费市场,则是国外品牌企业望其项背的天然优势。同样,中国的民营企业在资源、品牌积累、管理经验以及技术研发等方面存在软肋,这也是“走出去”后通过获得的短期、中期甚至长期的协同效应可以弥补的。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对矿产能源等的需求日益增长,潜力巨大。而且,中国本身矿产能源有限,存在大量缺口,这就决定了相关企业应积极“走出去”,以投资换资源。中国的矿产能源类企业是出海时候了。除此之外,国外市场(比如非洲)也有巨大潜力;适销对路的产品,如直接投资建厂,也同样前景光明。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搞清楚国外“有什么”。
收购尤其是绝对控股的收购,并非“走出去”的全部方式。温和的投资方式,往往更为普遍,也更有效。一位民营企业家曾这样形象地形容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悄悄的进村,开枪的不要。”一直以来,到澳洲投资的日本企业少而低调,他们可以私下联合起来,以一家企业的名义与澳洲矿业交涉,买下资产后不显山不露水地分配。而中国的企业,往往容易为一个项目一哄而上,甚至为了争夺某个项目闹得人仰马翻。事实上,人多势众的氛围表现,反而让澳洲人有了“鬼子进村”的担忧。
日本企业在控股上也很注意掌握火候,持股一般会在10%以下,目的不是为了分红,而是影响产品价格。此外,它们参股的对象大部分不是公众关注度高的大型矿企。低调而平和的投资方式,既能将各方利益捆绑起来,约束价格,还能稀释对方的抵制情绪。
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时,应扪心自问自己到底“要什么”。如果企业领导者不能直接具体而量化地勾勒出某种需要,那么“走出去”一定是盲目性很大的。弄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这其实是一种整合能力;如果整合能力欠佳,就可能祸起萧墙。(www.xing528.com)
中国也有一批民营企业在“走出去”方面试水很早,且收效甚佳。不仅经济效益好,而且还传播了中国文化及管理理念,成为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友好使者”。
比如新希望集团,早在1996年就对东南亚各国进行详细调查,从1999年开始即在越南胡志明建设工厂并对当地市场进行深度开发。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发展,至今已在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斯里兰卡、新加坡、埃及等国建立了18家分公司,总投资已超过8000万美金,带动了东方希望、通威等饲料企业纷纷入驻当地。同时,还将于五年内在东南亚、非洲,东欧等区域再新建15~20家海外饲料厂。刘永好和他的团队以优良的品质,良好的性价比、周到的服务得到了驻在国公众的高度认可,成为当地第一流的饲料品牌。新希望“为食者造福,为耕者谋利”的理念在异域他乡同样受到欢迎,并给当地人民带去了真正的实惠;
又如正泰集团,其主打产品高低压电器设备已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进军新能源领域,已瞄准高端合作伙伴,直接到美国建立研发中心、太阳能电站,很有声势和气势;
再如江西华坚,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的制鞋企业,在机敏而又充满斗志和激情的董事长张华荣带领下,一鼓作气,将厂房车间开到了埃塞俄比亚,几千人的就业给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安详,深受所在国政府和人民的欢迎。其成功之道,从实践上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升级(转移)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很受龙永图、林毅夫等名家激赏。
现在,已有很多企业走向世界各地投资兴业,“走出去”的形式、路径更为成熟多样,有的直接并购欧美知名品牌,有的长驱直入非洲市场营销产品,有的则在邻国建厂转移或扩大生产能力……比如上述新希望集团、正泰集团、江西华坚以及汉能集团、青岛软控、中联重科、红星美凯龙、中坤集团……都搞得有声有色,而且效益可观,其关键还是弄清楚了“有什么”与“要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