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民营企业,在塑造品牌或培育品牌竞争力时,都知道到底什么是可复制的、什么是不可复制的。可复制的往往是企业的共性,如制度和治理结构;不可复制的往往是企业的个性,如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所谓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全体成员拥有的信念、期望值和价值观体系。它确定企业行为的标准和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伦理、企业风尚等,表现为企业整体的精神面貌、共同的价值衡量标准、以合乎时代要求的道德规范来追求发展的文化素质等。企业文化承载着企业发展愿景、企业精神、经营理念、行为准则等,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深刻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软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和包括出资人在内全体职工的成长,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广大民营企业特别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民营企业,对于加强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已具有日益强烈的意愿和高度自觉。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和忠诚度,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提高竞争力。华为提出“狼文化”,让高科技企业获得与其匹配的高速度、高灵敏性,以狼的速度奔跑在发展道路上,成就出今日“华为现象”;安徽宣酒集团董事长李健则用两组“三个像”,即“像学校、像家庭、像军队”和“像狗肉、像稻草、像围墙”,来表述他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以及打造宣酒文化的独特门道;而“Hewing out of the mountain of despair a stone of hope”——从绝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正是俞敏洪在新东方成长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激情型文化”。
……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表现出一种凝聚力与向心力,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打造出品牌的美誉度,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互相信赖、彼此忠诚的沟通渠道。
文化不仅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产品的镀金器。一件富含文化的产品,相对于一般产品,即使在制造质量上并无多大差异,却总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多年前,中华工商时报的一位记者向在华发表演讲的德国前总理科尔提问:“您在演讲中多次提到要帮助中国,但为何进口的德国产品都这么贵呢?”据说,科尔总理一时语塞。其实,从品牌成长的角度看,能向中国出口昂贵的德国产品本身,也许就是最好的帮助。因为它让更多的中国企业看到了高质量的产品是可以卖出高价格的,从而产生强烈的创新自觉与创新驱动。品牌,可以让中国的民营企业“贵”起来。富而贵,是著名品牌的共同属性。(www.xing528.com)
任何企业都需要训练有素的文化,也就是有纪律的文化。维克托·弗兰克尔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中曾指出,“自由是片面的,并不完全是真理……所以我建议将东海岸的自由女神像替换成西海岸的责任神像。”或许,一切富有创新力的员工都厌恶管理主义制度和等级制度,但没有制度的企业不仅会陷入混乱,甚至还将走上绝路。而文化,则是一系列规章制度最柔和的渗透与沉淀。
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管理”。这里的“无管理”,恰恰是制度管理的最佳效果。只有制度框架下的“无为而治”,才能给予员工充分的自由空间,尽情释放其能量。这实际上已升华到文化层面。一个缺少管理文化支撑的品牌,注定是脆弱的品牌。
作为品牌崛起的丰沛源泉,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技术的产物可能会陈腐、僵化和过时,有时甚至会成为企业的灾难。而作为品牌崛起的根基,文化则能让企业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自我创新能力。1996年,温州红蜻蜓老总钱金波拿着自己生产的皮鞋,请意大利皮鞋设计师Marlogce进行鉴定,Marlogce说,“我对你的皮鞋的质量、款式很满意,但我只能给你打90分,那10分是文化附加值,你没有。”技术似乎可以照搬,但文化既不能模仿,也无法抄袭。1999年10月,红蜻蜓开始走上鞋文化的道路,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鞋文化研究中心。此后,还先后举办了红蜻蜓中华鞋文化展览等。如今,裹挟着文化气息的红蜻蜓已经跻身全国鞋业前列。
完全可以预见,将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日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因为它直接关系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关系企业的全部着力点:创牌,创建一个融入自己和全体员工生命活力的著名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