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国企业相比,中国民营企业的独特优势在于身处中国市场腹地,不但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还避免了本土化的麻烦,更能生产出迎合中国消费者心理的产品,在第一时间内占领市场高地。但是,“中国制造”的大部分利润却不在中国: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场,每年旅客运输人次超过4亿。而全中国1000多架民用客机几乎全部进口;
几年前,中国服装行业协会对北京的17家商场进行调查,国外的服装品牌占73%,本土品牌仅有27%;
中国是数码相机消费大国,年消费量超过1000万台,但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都是国外品牌;
洋品牌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霸主地位至今无人撼动。2009年,我国上市的国产手机新款达到1600款,是国外品牌的六倍,但销量还不到国外品牌的一半;
2010年,国内自主品牌轿车的整体销量为293.09万辆,远远不敌国际汽车巨头,仅通用一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就达到235万,大众也突破200万。国内大部分汽车公司都是中外合资企业,外方一般以30%的资本,拥有50%的股份,拿走70%的利润,而中方只得到利润的30%;
中国彩电也风光不再。据一份销售报表显示,中国国产彩电虽占据80%的市场份额,但是平板彩电前五名都是国外品牌。
……(www.xing528.com)
不过,案例并不能代表全部事实。由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等联合支持的“中国消费者理想品牌大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的“崇洋”刻板效应似乎有改观趋势。57个消费品品类中,中国消费者首选的国内产品已达39类,其中在家用电器、服装、食用油、非碳酸饮料、药品、银行业及保险等行业,消费者普遍爱用国货。而在数码相机、手机、运动服、休闲食品、碳酸饮料、汽车以及个人护理产品时,消费者依然“崇洋”。比如,据《中国进口水疗产品调研报告》披露,在中国,无论是度假村、酒店还是城市水疗中所使用的产品,皆被进口产品所垄断,占据了高级面部护理和身体护理的绝对份额。
在国内市场跑马圈地,中国民营企业占有自家门口的“天时、地利”以及民族主义的“人和”,但生产的产品却仍然难有披荆斩棘的酣畅淋漓。这当然需有一个过程,而且正在出现明显的转机。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缺乏创新、技术低下等短板,使得中国企业在与洋品牌的市场竞逐中胜算不多。
中国消费者的“崇洋”倾向,说到底是由我们自身长期贫困落后所致,轮不到民营企业过多抱怨。在不少消费者看来,使用国际品牌能提升品位和档次。而且,越是支持能力高的消费者,越偏爱国际品牌。2010年,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中国蓬勃发展的奢侈品市场》报告称,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消费者具有更强的品牌意识,并偏爱国际奢侈品牌。在调查中,有13%只买国际品牌,8%只买本土品牌,27%偏好国际品牌,17%偏好本土品牌,35%没有偏好。要彻底扭转所谓“崇洋媚外”的刻板效应,归根到底还是要加强广大民营企业的品牌素养,培育出高端本土品牌去尽快占据中国消费者的心智阶梯。正如恒安集团掌门人许连捷所说,中国的消费者不傻,只要你有新的供给,能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就会义无返顾地选择你。所以,一味抱怨国人“崇洋媚外”,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还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在这方面,企业的全部努力可以说应集中于两个字“创值”。
无论是怎样的产品,面对的终端客户一定是人,消费者直接消费商品获得享受,企业使用工具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营销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谁让客户对产品满意、对服务满意,谁就取得了营销胜利。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对顾客的征服,顾客看起来满天下都是,但实际上又恰是现代企业最稀缺的资源。只有当顾客愿意付钱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时候,才能把经济资源转化为财富、把物品转化为商品,才会体现出企业存在的价值。
既然是做“人”的工作,最好的方式就是以人为本,抱持着人本情怀做销售。当企业赢得了客户这个“人”,也就赢得了终极利润。在商业行为中,顾客永远是第一位的。每个企业的努力都是为了吸引和留住顾客,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利润。所以,只有让顾客认同企业的商品、服务、理念和文化,才能吸引并留住他们,而最直观的认同正来自品牌的号召力。
1962年,萨姆·沃尔顿开了一家取名为沃尔玛的连锁零售店,他坚持“只要商店能够提供最全的商品、最好的服务,顾客就会蜂拥而至。”他对员工提出两条要求——“太阳下山”和“十英尺态度”。“太阳下山”是指员工必须在太阳下山之前完成任务;“十英尺态度”是指只要顾客走进员工十英尺之内的范围,员工就必须主动上前提供服务。这两招非常灵验地支持着沃尔玛成为世界著名的超市巨鳄。
所以,“洋品牌”被崇尚自有其道理,这恰是聪明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应当虚心体悟的。实际上怪不得人们有崇洋倾向,要紧的是我们严重短缺沃尔玛这类“洋品牌”所拥有的精深超群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准。这才是真正的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