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比亚迪与巴菲特的赌局谁将胜出?

比亚迪与巴菲特的赌局谁将胜出?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管是巴菲特还是比亚迪,他们都在赌。巴菲特选择比亚迪,恍如在资本市场竖起一根标杆,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对于巴菲特投资比亚迪,人们的情绪已经随着比亚迪股价的波动而如坐过山车一般。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比亚迪股份后,比亚迪曾最高蹿升88港元,账面收益也一度超过10倍。从长远看,巴菲特赌的是比亚迪的双模电动汽车和中国的汽车市场。

比亚迪与巴菲特的赌局谁将胜出?

洛杉矶加州课堂上,经济学家阿尔钦与一个学生讨论问题,最后他问,“要跟我打赌吗?”

学生回答,“我不是赌徒。”

“假若我以一千元对你一元呢,你赌不赌?”

“那我赌。”

“你刚才不是说过你不是赌徒吗?”

学生无以言对。

阿尔钦解释,“不要说‘不赌’那样的话。我们每个人从早到晚都在下赌注,几分钟以后的事没有人可以肯定,而我们决定做什么就是一个赌注了。到市场付钱买鸡蛋,我们不能肯定鸡蛋不是坏的,所以买鸡蛋也是下赌注。”[1]

赌,无处不在。某种程度上,赌,或许能让一个企业和一个人更体面地活着

2009年11月,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发布,首富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身价高达5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96亿元。而在2008年,他排名仅为23位,财富净值10.6亿元。王传福在短短一年时间内,身价暴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富豪沃伦·巴菲特投资

我们不得不佩服资本市场的魅力,金融创新制造了无数王传福式的“造富”神话。倘若放在古代,即使是一呼百应的帝王,要想制造王传福这样的创富传奇,也要掂量掂量匍匐其脚下的黎民百姓是否有足够的真金白银和铜板让他挥霍。(www.xing528.com)

“潮水退了,才知道哪些人在裸泳。”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时,股神巴菲特的名言再次得到验证。在那个谈“股”色变的年代,相当一部分人在资本市场中溺水,他们手忙脚乱,不知如何自救,而那些自称或号称的“炒股高手”屡屡失手,更令人心慌意乱。“股神”沃伦·巴菲特逆市飞扬,准备继续上演“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的投资神话,抄底股市。其中,在中国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巴菲特以18亿港元换购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1211.HK)10%的股份。

任何时候,在实业的土壤上,总会绵延出热情十足的资本盛宴,危机时期也不例外。巴菲特与王传福,生活在截然不同的国度里,一个擅长在资本汪洋中兴风作浪,一个则真刀真枪为生产新能源汽车全力以赴,如今在国际金融危机这个特殊的时刻互相握手致意了。

不管是巴菲特还是比亚迪,他们都在赌。

比亚迪看重的是巴菲特的资金。当时银根紧缩,比亚迪需要扩大其他融资途径来降低风险,巴菲特18亿港元的资金注入当然就分外重要。而且,对于比亚迪,获得的不仅是资金支持,还有巴菲特的品牌效应。巴菲特选择比亚迪,恍如在资本市场竖起一根标杆,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很多时候,人们擅长用感情而非理性来面对这个世界,而由非理性积攒起来的情绪,往往容易被另一个具体而又现实的挑战所冲散。对于巴菲特投资比亚迪,人们的情绪已经随着比亚迪股价的波动而如坐过山车一般。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比亚迪股份后,比亚迪曾最高蹿升88港元,账面收益也一度超过10倍。有人说,这是股神的神来之笔。但是2010年8月后比亚迪股价大跌,而且一跌再跌(2012年7月16日跌至每股12.54元港币),巴菲特账面收益大缩水。有人说,股神看走了眼。

从长远看,巴菲特赌的是比亚迪的双模电动汽车和中国的汽车市场。王传福放出豪言,2025年要做“世界乘用车第一”。如果没有下面这两个铺垫——比亚迪是电池制造领域的领跑者,比亚迪汽车在短短两年内突破20万辆销量,很多人会认为他不过是又一个做五百强迷梦的逞强者。或许,王传福说的就不是笑话。在谈到巴菲特对比亚迪的投资时,他自信满满,“我们所拥有的核心技术价值连一千亿、一万亿都不止,这些核心技术只要一组合就能产生各种有价值的创新产品,巴菲特正是看到了这些。”比亚迪以铁电池为核心技术,成功走出了传统汽车的大量技术壁垒

高油价、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合力,使得新能源汽车从容登上潜力股的位子。到2008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突破3%,这一新领域恰是各大汽车厂商火力攻击的主要高地。再者,中国还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巴菲特赌的是大势,是潮流。

又是一个实业与资本碰撞的财富故事,而他们究竟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还需要时间见证。但不可否认,不管是实业还是资本,都不肯孤独而行,他们彼此眷顾,即使未来会有一段共同艰难呼吸的日子,也仍然乐此不疲。谁也不会怀疑,未来,实业与资本的结合更为紧密,甚至结合到亲密无间的地步。即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华尔街世界经济捅了一个天大的窟窿,也不妨碍实业再次张开双臂欢迎资本。

因为,他们相信,实业加资本所产生的杠杆效应是不可估量的。这没什么奇怪,谁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市值欢迎你”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