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曾安排专人设计过一张图表,拟对一些知名企业家创业发展的基础情况作个汇总,以便从中做出有价值的梳理分析。现在来看,虽然有信息采集截止时间方面的局限,显得有点粗糙甚至残缺不全,但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民营企业的顽强生命力,即使在外部环境不尽理想、顺畅的严峻背景下,其成长速度都很惊人(见表1)。倘若全面深化改革的几十条新举措都能如期落实,民营企业构建新的竞争优势就是毋庸置疑的。
尽管对改变和优化外部环境是多么渴望,然而,大部分民营企业想要的,其实不是来自制度以及社会的廉价恩赐,而是作为纳税人应有的权利。
1978年,民营经济纳税额只有3.29亿元;2008年,已纳税7862.36亿元,[4]到2012年,则高达55370亿元。[5]
除了贡献数额巨大的税收,民营经济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1978年,个体私营从业人数仅有15万人,到2012年9月则超过1.7亿。[6]
作为这样一个为社会作出诸多贡献的巨大群体,民营企业理应得到与义务相匹配的权利,获得来自政府与社会的尊重。企业应当感恩社会,与此同时,也千万不能忘却社会也应感恩企业。只有双向感恩,才能和谐。
与国外风云变幻的竞争环境相比,如何保证民营企业拥有正常的内生竞争环境更具迫切性。现在,民营企业的内生竞争基础尚欠优良,在市场、政策、法治、社会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公平之处,有些甚至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这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
任何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30多前,我们的国家积贫积弱,计划经济铁板一块,民营经济几乎绝迹,社会心理对民营企业家的定位还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即便是以暴力为基础的革命,在摧毁旧事物后,新事物也不会在一夜之间冒出。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情绪,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似乎均无现成模式可套,必须经历一个探索期或尝试期,因此,出现坎坷在所难免。
表1 部分知名企业家创业情况表
续表
续表 (www.xing528.com)
而且,衡量一种改革模式的价值,并不是速效性,而是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对社会资源最小的损害。来自市场、政策、法治、社会环境等方面变革的结果,需要更长时间的检验。
卡勒德·胡塞尼在《追风筝的人》中喊道,“那里有让你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不管民营企业如何抱怨在中国存在不公平的生存发展环境,终究也应该相信已经获益不小,还将改善更多。新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之中,“这里,有让更多民营企业追求优秀乃至卓越的路。”
[1] 张五常.多难登临录:金融危机与中国前景.中信出版社,2009.
[3] 杨宏建.浙商是怎样炼成的.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4] 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税收月报2008(12).
[5]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2010~2011年度),2011.
[6]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201~2012年度),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