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粤港澳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湾区的未来愿景

粤港澳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湾区的未来愿景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继续获得更高的竞争位势,发挥它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作用,大力提升它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能级,使之成为最具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世界级科技创新湾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策源地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将在湾区发生,因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催生这轮工业革命的基础。能否成为全球高端科技汇集地,决定着粤港澳世界级科技创新湾区的成败和成色。

粤港澳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湾区的未来愿景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标国际一流湾区,深植科技创新优势,形成以知识要素为主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以创新科技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双轮驱动,紧密协作、优势互补、互通共融,成为“一国两制”的示范湾区、多元交融的跨境湾区、活力十足的创新湾区和宜居宜业的绿色湾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它的资源配置功能、集聚外溢功能、国际开放功能、互联互通功能。让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继续获得更高的竞争位势,发挥它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作用,大力提升它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能级,使之成为最具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世界级科技创新湾区。

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策源地

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将在湾区发生,因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催生这轮工业革命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制造业门类最丰富、产业链最健全、市场化最活跃的城市群,可以作为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弯道超车”的主要引擎。大湾区内的多元化城市集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创造了条件,为引领和推动全球科技革命和创新变革提供了丰富的产业资源、科技资源、市场空间和企业主体。

未来要构建科技原发、源头创新及集成、组合创新的集成平台,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创新高地向更高处生长,在全球创新体系中位置跃升,在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中国硅谷”。

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尚处于孕育状态的战略机遇期,利用雄厚的工业基础,在可植入技术、数字化身份、3D打印、高级机器人新材料、物联网、人工智能基因工程、交互视觉界面等新兴技术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寻求多点与工业体系的创新突破,推动世界工厂高端制造的跃升。

扭转多产业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发达国家的局面。在电子制造业,特别是芯片、基础元器件、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等方面加大创新和自主研发的力度,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千亿级的新兴产业,探索和积累下一轮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

紧跟世界科技前沿,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为驱动融入世界创新网络,争取在全新竞争格局中实现“弯道超车”,并通过裂变式创新带动一大批创业企业从激烈的产业竞争中突围。

知识产权创造为目标,运用版权战略、专利战略,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以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为重点,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后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秉持“全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加快汇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机构的三方协同优势,聚焦于技术、人才、市场三个关键要素,引入国际创新资源,实现若干领域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突破,以及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本地化,引领全球创新孵化,催化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新标准的发展,促进未来科技、未来产业和未来企业的衍生,实现由“跟随”“并跑”向“领跑”的转变,在全球价值链中攀升至主导地位,培育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包括核心技术、品牌优势、商业模式等,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组织中枢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全球高端科技汇集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快推进,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深入发展,创新要素和跨国资源流动越发活跃,将粤港澳打造成世界级科技创新湾区的愿景和进行路径融合创新已是大势所趋,争抢国际高端创新资源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能否成为全球高端科技汇集地,决定着粤港澳世界级科技创新湾区的成败和成色。

在创新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主流趋势的大背景下,要利用世界一流的电子信息硬件配套能力,发挥电子信息全球重镇和粤港澳大湾区多元包容文化的优势,围绕《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产业互联网等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推动人工智能、生命科技、超级数字化工厂等发展,以完善的新经济产业链整合,吸引全球高度科技要素资源汇聚。促进两地高新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共同提升产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加强与国际合作的有机衔接,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化湾区竞争中的地位,使它成为全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首选地和全球高端科技的汇集地。

以集聚海外创新资源为宗旨,以引进海外高科技项目和高端人才为目标,以在全球范围内选点建设海外创新中心为手段,汇集全球创新资源,实现从海外团队当地孵化到创新企业引进孵化,再到新型产业落地孵化的全链条服务。在具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和企业建设主体。海外创新中心也要与粤港澳科技湾区本土创新基地进行深度融合发展,建成跨境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对接粤港澳科技湾区本土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研发平台、创投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www.xing528.com)

全球数字经济生成地

数字经济是人类在科技发展,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最新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活动相融合所形成的人类有史以来最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与快速创新紧密相关,它既是创新的方向和形态,也是创新的结果。基于这种全新的经济模式进行创新,大湾区有望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数字经济的核心本质就是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是新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工业革命的最终表现形式。推动新工业革命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将持续拉动新工业革命。展望未来,产品制造将呈现出全面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实现产品制造的服务化、个性化、云计算化,以及数字经济的价值最大化。

基于这一发展趋势,粤港澳大湾区应着力发展“互联网+”“+互联网”经济,加快向全社会的深度渗透,提升数字包容性,放宽市场准入标准,强化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消除数字经济壁垒,释放数字经济潜力,推动数字经济增长,消除对外的“数字鸿沟”和对内的“数字贫困”。未来要以数字化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秉持“湾区即平台”的理念,推进数字制造和平台经济发展,整合各数字孤岛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建设世界级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数字化商业,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建设数字科技中心。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方政府数据开放,以及开放标准的制定工作,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政府数据的开放和合作。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促进内容产业的数字化融合,深度挖掘生活场景中的数字经济机会,逐步完善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监管体系。

注重培育和扶持数字型企业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动力,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以市场为纽带推动数字平台和区块链技术发展,建设数字经济的供应链体系,推动中国从工业经济加速向信息或数字经济转型。

发挥全球第六大城市群和第四大湾区的优势,整合世界级工厂的工业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城市大数据、政府大数据等数据资源,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同步起跑、同时竞争,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高度互联的数字化世界,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和典范。

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地

创新生态系统是指现代经济中实现持续创新所需的各利益相关方和资源,包括市场环境、人力资本、资金、基础设施、教育和培训机构、高等教育机构、行政管理、产业体系等。只有当一个经济体中的各个创新要素相互支持、促进、协同并深度融合时,创新才有可能持续发生,进而提升整个经济体的竞争力。

粤港澳大湾区内有较多的国际一流大学、国家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等基础研发机构,会聚了众多国内、国际高端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基础资源。企业是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湾区内既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创新巨头,也有创新动力十足、能力较强的小微企业,特别是在深圳、广州、香港等地,小微企业在发明专利、高端人才、融资机会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粤港澳合作进入新阶段,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定,要素流动也更加自由和便利。港澳地区的自由经济、开放市场和国际网络,为湾区吸引和连接世界科技人才、企业和资金创造了便利条件。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遍布科技园区和孵化器,使得信息交流、技术服务、教育培训、资金支持在创业者和其他创新要素之间流动,有效降低了创业风险并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湾区内其他城市的独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园区、制造基地、专业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腹地

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创新环境良好,有利于创新者和创业者在此一展身手。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看,国务院于2015年6月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财税政策、搞活金融市场、发展创新型企业等10个方面提出了30项措施。目前,深圳的“双创周”已经打出品牌,显示出创新效应;广州早在2014年就设立了知识产权法院,加大了对知识产权和创新创业者权益的保护;港澳的知识产权保护更是走在世界前列。以深圳市政府为代表,湾区内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主要是服务者和统筹者,不直接干预创新主体的行为,而是在制定战略、规划和建设支撑体系等方面发挥作用,让行政管理表现出更多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支持性。

在此基础上,应着力于科技创新的新机制建设,加强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扶持,形成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各环节、各部门的强力支撑与高效协同机制。要积极培育创新主体,会集全球创新人才,打造创新平台和载体,优化科技创新条件,降低创新成本,发挥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文化优势,建设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生态。在内地科技资源中发现并孵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引擎,通过刺激、引导、促进创新性发明与开发来充实粤港澳大湾区在新经济发展模式中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商业化。在兼收并蓄中抢占创新制高点,即独特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集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创新不断迭代、资源要素不断集聚,使大湾区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处于关键位置,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管理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产业化集成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应依托现有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丰富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建设全球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推进产业布局全球化、创新平台国际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经济发展全球联动将成为主流趋势,这将大幅度增加世界资本的流动性与灵活性,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强化辐射力和带动力,对接世界创新要素,融入世界创新系统,成为国际化水平极高的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