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我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并创办了自动化技术中心,致力于机器人、灵巧机器手、工件定位和运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1999年,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方携手在深圳市高新技术区共同创建深港产学研基地。这是深圳市政府为探索新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模式,继清华研究院之后启动的第二个项目。深港产学研基地的使命是促成两校科研成果在深圳实现产业化,因此,在项目启动仪式上需要双方有公司签署入驻协议。北大当时有青鸟、科兴等较为成熟的公司,操作起来比较容易。但香港科大当时才成立5年,研究成果和人才等都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应对”签约仪式,深圳高新办主任向我寻求帮助,我又找了电机系的几位老师拿着实验室的几个样品去了深圳。这就是固高科技公司创办的缘由。
此前不久,一位在广东顺德办厂的港商郑先生找到我,他花了几百万港元从日本购买了一台马口铁剪切设备。但请原厂工程师和内地几家大学的团队调试了很长时间,都没能把机器运作起来,工厂因此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他希望香港科技大学自动化技术中心能施以援手,解决他的燃眉之急。当时自动化技术中心的研究员吴宏拔下我们用来控制机器人的一个控制器,去郑先生在顺德的工厂待了一个月,给那台日本设备换上了“自动化技术中心的大脑”后,整个系统才成功地运行起来。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香港高校的研究是能够对周边企业,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有所帮助的。当时的制造业模式基本上是“三来一补”和“来料加工”:企业从国外拿订单、买设备,然后在中国设厂,招一批廉价工人,购置便宜的原材料,利用中国较低的运营成本进行生产。这种模式很简单,早期也相当适用,但随着人工费用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国企业总有一天需要制造自己的生产设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机器控制系统。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系主任的王佑曾教授就任香港科大科研副校长。王教授不仅是世界顶级的学者、教育家,还是一位很成功的企业家,他在硅谷成功创办过多家公司。王教授为香港科技大学的技术转移和创业制定了一系列先进而科学的政策,使得香港科大师生的创业有章可循。随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前院长林垂宙教授接任香港科大科研副校长,加州大学电机系教授高秉强就任香港科大工学院院长。在他们任内,香港科大的技术转移和创业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师生的创业氛围进一步增强。
在固高公司创办初期,因为业界懂得应用运动控制技术的人才非常少,所以产品推广一度陷入停滞状态。但固高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举办了很多期运动控制技术培训班,为企业培训了大批运动控制技术人才,我们称之为“广东农民运动控制讲习所”。这个举措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深圳及中国装备产业的发展。此前深圳并没有像样的装备产业,但现在深圳的装备产业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比如深圳激光设备产业、半导体设备产业、LED(发光二极管)设备产业、电子加工设备产业和检测设备产业等。在这个过程中,固高公司功不可没。目前固高的客户有1700多个,产品应用于60多个行业。固高将整个珠三角的产业链从终端产品制造延伸到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及与之配套的运动控制系统,健全了整个产业链。固高还完善了机器人控制平台、注塑机控制平台、节能装备控制平台,以及基于云计算的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平台的建设。固高公司的产品销往全世界,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运动控制公司之一。
通过创办固高公司,我对于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学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在实践中大展身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对于学校的研究与企业的应用之间的关系和定位也有了深入的理解。但我也痛心地看到许多高校的研究和产业发展脱节,导致企业需要花很多额外的精力去做高校应该做的事情,这在无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经济上的成本,拖慢了企业的发展进程。
通过创办固高公司,我也积累了一些关于学校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为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学生开设了两门新课程。一门是“智能机器人设计入门”课,它已成为香港科大工学院一年级学生的课程。这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工程意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意义所在。另一门是最受香港科大学生欢迎的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Robocon)相关培训课程,这门课聚集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背景的学生。在短短8个月里,学生们经历了从学习概念到做出机器人原型机去参赛的全过程。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们不仅熟练掌握了机械系统、电子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计,更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为制造机器人,他们必须到深圳采购零部件,制作印制电路板和机械部件,由此了解了深圳的产业链。
这门课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汪滔是其中之一,他担任这门课程第一届和第二届的队长,后来还担任助教,从中受益匪浅。汪滔从小就对飞行器和航模飞机非常感兴趣,但是控制航模飞机难度很大,要花很多精力才能熟练掌握。由此,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设计一款自动控制器,让操控航模飞机飞行的难度降低,甚至变得比较简单。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就开始付诸行动,他的本科毕业设计也选择了这个课题。在读研究生期间,他对这个技术做了进一步完善,走出校园后在深圳创办了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大疆的业务现在已经从航模飞机的控制器发展到一体化的飞行相机,从航模领域进入影视、工业和消费等领域。在过去三年里,公司业绩增长了80倍,员工接近1500人。这种规模和增长速度即使在美国高科技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
《纽约时报》科技版2014年1月1日花整版篇幅介绍并高度评价了大疆公司新推出的一款产品:大疆精灵2。这可能是这份著名报纸首次如此正面地报道一家中国公司的高科技产品。(www.xing528.com)
大疆的成功凸显了深港合作的巨大优势,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拓展了国际视野,但并没有局限于在香港发展。他很好地利用了深圳完善的产业链和运营成本优势,着眼于全球市场,整合了台湾、硅谷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优势。正是深圳和香港优势的充分融合,才造就了今天的大疆。在一个新兴的产业领域里,很少有中国企业能占据世界领先的位置,但是大疆做到了。大疆的创始人是一群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就像硅谷的创业者一样,他们富有激情、怀抱梦想,他们拒绝平庸,不害怕失败。
让我骄傲的是,自动化技术中心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学生,除了大疆之外,他们还创办了李群自动化、云州智能、逸动科技等公司。李群自动化切入的就是中国3C产品的自动化需求这个被国际知名工业机器人公司忽略的潜在市场,几个来自香港科技大学自动化技术中心的年轻人怀揣着创业梦想,在东莞松山湖创立了公司。这些公司的快速成长,不仅鼓励了我的学生们,也让我看到了这群知识基础扎实、受过良好训练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年轻人创业的巨大潜力。基于粤港澳周边得天独厚的产业资源和我们过去积累的经验,我和另外两位教授决定打造一个专注机器人和智能硬件领域的创业孵化平台。2014年,在东莞松山湖我们自己招募团队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投入使用,我们希望能把香港、内地乃至全球的创业者聚集到松山湖,帮助和扶持他们,分享我们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机器人产业平台。相信在10年或20年之后,这里将走出更多的明星高科技企业,大疆和汪滔只是一个开始。
这些年的创业历程让我有了很多体会。大学的研究只有对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发表论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产业产生影响力。这也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经验,大学最重要的成果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论文。
很多高校都认识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道路很难走,成功的只是少数,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等。但仔细分析一下,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照抄,每个学校、每个地区都应该有其独特的模式。比如,全国各地都有不少留学生创业园,但其中成功的企业并不多(或留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并不比未留过学的创业者高)。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留学回国的创业者需要花不少时间熟悉国情,以至于错失良机;另一方面,如果只是简单地复制国外模式,就只能以失败收场。此外,创业要以学生为核心,老师和学校提供帮助和支持。创业生态体系的建设是老师、学校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只有产生了巨大的产业影响,学校的研发和教育水平才能得到长足进步。正因为有硅谷,才有斯坦福大学,也正因为有斯坦福大学,才有硅谷。这是相辅相成的。这将是香港几所高校未来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通过深港携手合作创建世界新硅谷,香港高校才能真正地成为像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样的世界名校。
如何找到自己独特的模式,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从大疆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成功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它给深港地区有创业梦想和激情的年轻人树立了信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出现更多的“大疆”。今后的创新科技产业发展不仅涉及科技本身,更要注重科技与艺术、文化的融合。无论是消费产品还是工业产品,都越来越强调用户体验和美观性。所以,工科学生需要在艺术方面有所积淀,艺术类学生也需要对工程制作有所了解。未来的教育将会更注重多学科交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产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大疆创新和中央美术学院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由工业工程系曾明哲教授牵头,香港科技大学还与中央美术学院一起推出了联合课程、联合学位,共同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将香港、深圳及其周边地区看作一个整体。鉴于该地区已经具备了发展世界水平高科技产业的所有条件,只要把香港的优势和珠三角地区的优势紧密结合起来,新硅谷的出现指日可待。在推动深港融合和创新发展上,香港科技大学责无旁贷。我们的机器人研究所已经成立,这里聚集了一批有梦想、有抱负的年轻人,致力于将机器人的概念从简单的工业机器人延伸到很多领域。同时,我们着力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创业体系,包括创业辅导、天使基金、支撑体系、孵化及加速器基地等,并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机器人产业基地。我希望大疆和固高的故事能有更多的延续,也期待更多的优秀人才和优秀企业能聚集到深港地区。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奋斗的动力。
李泽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