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通过人才合作让大湾区更国际化

如何通过人才合作让大湾区更国际化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目的就是建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香港其实是湾区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所以香港可以和内地合作,通过引导或者互相合作让整个大湾区更加国际化。为什么我们没能把汪滔留在香港?国家有些重点实验室已经在香港有了伙伴实验室,这是一个起点。大湾区未来可以重点实施一些项目,在一些重点研究中心会聚国际上最优秀的人才,让他们与香港的优秀人才一起协作。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目的就是建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香港其实是湾区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所以香港可以和内地合作,通过引导或者互相合作让整个大湾区更加国际化。

正如李泽湘教授提出的,“教育要以问题为导向,要多学科融合,要以项目为基础”,香港的大学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比如,医学院要以问题为导向,而不再过度强化知识型研究。在多学科融合方面,已经有大学尝试将两个学位融合办学。

目前,香港、澳门跟广东省9个城市合作,民心的相通要走在前面,政策沟通则要拔高层次,把重点放在国家层面,处理好资源整合以及每个城市的定位问题。

人才是一切发展的关键,全世界都在展开人才竞争,我们如何把大湾区内每个城市的优秀人才,按功能定位将他们会聚在一起,真正产生群聚效应?这一点是所有大学和政策制定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没能把汪滔留在香港?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好的配套政策,也没有制造基地。为了吸取这个教训,我们一定要在整个大湾区配合好,建立一个完整的、全链条的创新生态圈。

国家有些重点实验室已经在香港有了伙伴实验室,这是一个起点。其实对于某些学科,两地大学都有优势,双方可以分工合作,让两地的大学生共同研究、完成一些项目。

香港的几所知名大学可以为基础研究提供有效的帮助。在深圳、东莞、惠州则有非常好的生产基地,成本也比较低。之所以外国有很多企业愿意到香港来,也是因为想利用与其邻近的制造基地。(www.xing528.com)

大湾区未来可以重点实施一些项目,在一些重点研究中心会聚国际上最优秀的人才,让他们与香港的优秀人才一起协作。一旦实现这一点,就能够研发出在国际上更有影响力的项目或产品。这才是需要我们共同推动的。

希望将来香港和内地的大学能够结成联盟,做更多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项目。值得高兴的是,腾讯等大企业已经为年轻人创造了更多的实习机会。

香港政府之前一直没有在内地投资,未来它可以研究是否与大湾区里的城市合作,建立孵化器和产业园区,把两地的青年吸引到香港进行孵化,也可以在内地开发新的市场。同样,内地孵化的初创企业也可以到香港来,走向国际市场。

在两地的人口流动方面,目前还有一些不便之处。未来,可以用科技的方式解决,或者为一些特定人群过关开设绿色通道,以加强相互之间的融合。

目前,两个地方在人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这需要各地政府开展合作,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去思考,互相配合、互利共赢。这可能需要一方让利,或者双方都有部分让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