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必争先,大赛也能赢得漂亮

不必争先,大赛也能赢得漂亮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建议企业内部进行一次宣讲型的“公开课”,形式可以多样。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组织线上直播公开课。但不管怎样,都建议让学员“明明白白”地参加大赛,而不是仅仅拿着“一纸通知”去“揣摩圣意”。全面渠道推广人力资源部在组织微课大赛时,一定要全渠道、无死角地做宣传。

不必争先,大赛也能赢得漂亮

很多企业都考虑过通过微课大赛,推动微课在企业学习中的应用和推广,甚至一些社会团体和咨询机构也组织过微课大赛。在辅导过几十家企业举办微课大赛后,我认为这是快速推广微课的好方式,但是办好大赛并不容易。

组织一场微课大赛可分为五个阶段,如图8-3所示。

图8-3 组织微课大赛的五个阶段

1.启动:整体布局

这个阶段要整体规划,细致布局。以下三点,是经常遇到的情况,也是比较容易忽略的问题。

(1)获得中层支持

大多数项目,我们只需考虑高层支持,但微课项目需要“普遍支持”,业务部门中层的支持有时比高层更关键

例如,某银行组织微课大赛,人力资源部获得了高层的支持和认可,甚至在赋能培训、比赛现场都全程参与,但项目产出的微课成果并不好。后来发现,问题出在各业务线选派人员上。由于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对微课不了解,选派了不适合此次项目的人员。参训人员对预计投入不了解,导致期望和实际差别过大。最终,微课大赛很隆重地组织完成,但产出并不大。

上述情况非常普遍,微课大赛必须获得中层支持,尤其是核心业务部门的支持。微课的选题来源于业务,最终也应用于业务,“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的特点决定了必须与业务部门紧密协作,才可以让微课大赛创造价值。

许多业务部门负责人并非不支持,而是不了解微课的价值。例如,在某城市商业银行总行首届微课大赛辅导中,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如何让中层干部了解微课的价值?企业人力资源部对微课的了解不足以说服业务部门。后来,我和人力资源部协商组织了一次内部线上公开课。人力资源部负责协调内部业务条线人员参加,而我负责在线介绍微课的前世今生和特点,重点分析微课的应用案例,让业务部门了解到微课的价值。后来业务部门了解了微课的作用,选派合适的人员参加,对后期微课大赛成功举办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

(2)完成规则设计

第二个容易忽略的问题是没有把大赛的整体过程仔细推演一遍,进行各环节细致的规则设计。这会导致大赛在后期出现延迟或停滞,严重的甚至导致“烂尾”。

例如,某大型企业总部组织微课大赛,总部位于北京,全国设有分公司约50家,每家分公司300~1 000人不等,全国总人数约45 000人。

总部在微课比赛前,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则设计,而是先下发通知“要求各分公司报送作品”,由于担心分公司配合不积极,进行了“适当的课题分配”。出乎意料的是,下发通知后收到了超过4 000门微课,总部人力资源部变得非常被动。

首先,4 000门课如何筛选并未做足计划,无从下手,选题合适与否又不应该单由人力资源部来定,临时找业务部门协商又来不及;其次,由于预估不足,负责微课大赛的只有1人,无论是否有咨询公司的协助,都不可能完成4 000门课的评估;最后,由于项目规划了初赛、复赛、决赛等环节,时间都已公布,但规则并没有说明,所以项目受到了很大挑战。

因此,微课大赛一定要事先完成规则设计,否则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可控的因素。

具体规则主要包含整个微课大赛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量,初、复赛的评价标准和形式,可能会产生哪些风险,在产生后如何解决。

在进行规则设计时,要考虑细致。举个例子,如果预计有4 000门微课提交,每门微课由2个评委来审核,假设每个评委看10分钟才能决定其成绩,那么需要审核4 000×10×2=80 000分钟,折算为1 300多个小时。如果每天工作8小时,那么就是167个工作日。

对于规则设计,因为企业的差异性很大,没有一套万能的方案可以直接套用。在遇到问题时,先做足够多的思考,进行初步规划,然后请有经验的咨询顾问介入,一起完善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足够多的思考和初步规划时,最好不要直接问咨询顾问“怎么办”或者“有没有好的经验”。因为顾问的最大价值是建立在对你足够了解的基础上,帮你解决问题。

(3)确定微课标准

企业在发布微课大赛通知时,要附带对作品的简单要求,例如MP4格式、动画或拍摄视频的形式、时长等。在整体布局阶段,建议事先确定微课DEMO,并随比赛通知发放。

制作简单的微课并不难,但如果要追求很好的效果,需要花费很大精力。人力资源部需要在一开始就告诉员工微课的大体内容和形式,让员工有感性的认识。

有微课制作经验的企业,建议使用企业内部已完成的微课当DEMO;第一次组织微课大赛的企业,可以由人力资源部收集微课DEMO,或者向协助执行项目的咨询公司索取。

可以在“混合学习实验室”公众号回复“微课作品”,获取七步入微向企业微课大赛提供的作品DEMO。

2.造势:宣传推广

在进行了整体规划后,进入造势阶段,让更多人认可微课价值,并愿意参与进来。即便是人力资源部能够靠“一纸通知”就号召公司全员,也建议做好推动宣传。因为好微课靠雕琢,内心愿意参与,比强拉硬拽更有价值。

(1)组织内部宣讲

我辅导过几百家企业的员工做微课,但是真正“明明白白”参加的很少,大多数都是“稀里糊涂”就来了。这常常会造成组织资源的浪费。

大多数员工只知道要完成人力资源部的任务,而并不知道微课有着广泛的业务价值,可以解决问题、传递信息,更关键的是可以维护客户和营销产品。微课不只是课,而是“沟通渠道”。理解价值,才能真正认可。

因此建议企业内部进行一次宣讲型的“公开课”,形式可以多样。如果企业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半天左右的面授,请有经验的老师来分享微课的应用案例及快速制作微课的方法,让学员先有初步的认知。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组织线上直播公开课。还可以采取“用微课讲微课”的方法,把大赛介绍制作成微课。但不管怎样,都建议让学员“明明白白”地参加大赛,而不是仅仅拿着“一纸通知”去“揣摩圣意”。

(2)全面渠道推广

人力资源部在组织微课大赛时,一定要全渠道、无死角地做宣传。微课大赛需要调动其他人参与,员工的投入是成功组织比赛的前提。只有人力资源部足够重视微课大赛,其他部门才会积极配合、参与。

怎么让其他人看得到人力资源部的重视?要做全渠道的推广。

至于具体的渠道,每家企业都不一样,只要尽量增加曝光度就可以。例如,某企业组织微课大赛,为了做好推广,电梯里的广告机加入了微课大赛的介绍,食堂的入口放置微课大赛的易拉宝,甚至在团建活动联欢会上,人力资源部的节目里都“植入广告”般地加上了微课大赛的宣传。

(3)展示精神激励

员工参加微课大赛,一般不是完成本职工作,而是参加一项“业余的兼职活动”。适当的激励非常有必要,与物质激励相比,我觉得精神激励更重要。由于成本原因,企业投入在微课大赛上的物质激励一般不会太高,平均到个人身上就更低了。一方面,如果物质激励太少,员工会感觉“看不上”,好比月收入10 000元的员工,一个20块钱的记事本对他没有多大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大奖很诱人,员工会感觉“高攀不上”,这好比大奖为价值8 000元的iPhone手机,但是800名参加微课比赛的人中只有1个获奖,你会很有把握吗?所以,物质激励可以有,但是精神激励更有效一些。

关于这方面,我提供一些建议。非物质激励的最主要价值就是激发荣誉感,就是让他感觉到荣耀的奖励。

例如,定制的奖杯或者奖牌(证书不如奖杯、奖牌好,因为证书会被“收藏”,而奖杯、奖牌会“展示”出来),获奖者大幅照片海报,全渠道展示他的作品。还有一些技巧性的精神激励,例如,给员工所在部门领导发“感谢函”;奖励一件定制版工装衬衫等。总之,一切可以用在团队管理上的精神激励法,都可以为我们所用。

需要特别说明,精神激励的手段应该在一开始就展示出来,而不是到最后给员工惊喜。因为微课大赛的目的不是给员工惊喜,而是激励他们参与。

3.辅导:分层赋能(www.xing528.com)

没有赋能的微课大赛,大概率会失败。微课虽小,但制作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很多企业把微课开发想得太简单。这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经办人员没做过微课,或者没有做过专业的微课。微课开发包括选题、脚本、制作三个步骤,每个步骤皆有学问。好的微课需要精雕细琢。若业务团队不会做微课,又没有人教,最终肯定没法产出好的微课作品。关于如何赋能,我有三个“锦囊”。

(1)纯线上班赋能

纯线上班整体赋能的方式有四个好处。其一,覆盖更广泛人群,即使是50 000人的企业,也可以整体覆盖;其二,满足不同基础的人群,基础好的可以按需学习,基础不好的可以重复学习;其三,不影响正常工作,学员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学习;其四,节省费用,如果计算人均费用,线上课程费用很低,一个50 000元的线上项目,如果有1 000人参与,平均人均培训费用才50元,非常划算。

采用线上班,要注意几个细节,细节做不好,线上班不如不做。

首先,设计比内容更重要。做微课要掌握的软件操作等技术网上都能找到,对于不同讲师的课程,关键点在于课程背后的设计思路,例如,练习设计、讲师反馈等,这些可能比内容更重要。所以,一定要先关注设计,再关注内容。

其次,做比学更重要。在很多线上项目中,有时企业希望监督学员学习每堂课的情况。如果我们理解本书所讲的微课的价值和意义,就能理解“按需学习”才是在线上学习真正的价值。有些课程学员已经掌握,就没有必要学。所以,我们把关注点放在课程的测评和作业上,只要测评成绩过关,作业完成,就算达到了目标。

最后,在线班的运营要内外结合。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的有效督促,加上外部机构的督学体系,有效结合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

(2)分层分级赋能

在线班要进行分级设计,即在同一个项目中设置初、中、高阶。

微课的制作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如果要简单制作,做几页幻灯片,配音后生成视频就是微课。如果要复杂制作,做到“文图匹配”,实现“动画友好”,达成“节奏起伏”,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一门5分钟的视频微课可以用半个小时做完,也可以用半个月做完。

脚本写作也是如此。只要完成文稿,就算是完成了脚本。稍好点的脚本能做到结构清晰、首尾精心设计,更好的脚本能做到内容生动形象、设计科学有效。课程设计是“残缺的艺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按最高标准做微课,如果面授课时间比较短,没有条件分级,在线课允许分级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举个例子,七步入微的在线班初级班只有15节课,能帮助学员快速完成简单微课;中级班增加了15节课,在脚本设计和制作呈现上加量;高级班再增加20门课,追求更高质量的微课产出。这样,学员才能够按需求进行选择,避免基础好的学员觉得太简单,基础弱的学员又觉得太困难,而且给基础弱的学员增强技能的机会。

即便你所在的企业期望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依然推荐你设置不同层级。为员工提供多种可选的学习方式,是培训组织者的工作职责。

(3)混合式学习设计

线下赋能培训阶段建议采取混合式学习设计,即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例如,线下面授培训前一周左右进行线上开学典礼,由授课老师精心设计线上导入内容。需要注意,导入不只是自学课,还包含作业、指导、反馈、评价、测评、调研以及破冰互动等运营环节。

采取混合式学习设计的原因有四个:其一,线上预热有助于面授更高效;其二,至少节省1天面授时间,如果把节省出来的时间用于多开一期面授培训班,那么学员所获得的辅导机会就会大大增加,更有助于精品微课的产出;其三,课前的线上导入能够让讲师更了解学员,从而让面授教学更具个性化、有针对性;其四,混合式学习在项目后有持续学习环节,能帮助真正想投入精力打造优质微课的学员,完成高质量微课作品。

综上可见,微课大赛的线下赋能培训最好采用经过精心设计的混合式学习。在混合式学习项目中,线上线下设计的衔接非常重要。七步入微混合式学习班的简要方案如图8-4所示,供参考。

图8-4 七步入微混合式学习班方案

4.评选:广泛激励

微课大赛的目的不只是要评选优秀作品,更重要的是借助大赛提升企业对微课这种学习形式的认知。所以,“大赛不一定要选第一”。但大赛还是要评选出作品优劣的,我有三个建议分享给大家。

(1)评选规则要早

评选规则应该在大赛之初就定下来,并尽早公布。透明的规则能够激励员工参与,也能够让员工了解微课大赛的目的。建议在制定评选规则时,注意三点细节。

其一,一定要要求员工自己做,严禁外包给咨询机构。其实,定制的现象非常普遍,毕竟做微课比较复杂。但这对于自己花时间做的学员有失公平,所以一定要禁止。

其二,微课设计的三个角度要均衡赋分,即选题、脚本、制作都要有比较高的权重。例如,选题30%,脚本40%,制作30%。这是为了鼓励学员认真对待每个环节,同时任何环节突出都能帮助自己取得好的成绩。如果要凸显其一,建议凸显脚本,因为毕竟微课是教学用的课程,还是要内容为王。还有个细节要注意,精准选题在总分中的占比不要太少,要引导学员选择合适的主题,不是所有的选题都是好选题。

其三,关于微课由谁来评选的问题,我有这样的建议:选题评选以业务部门为主,人力部门意见次之;脚本评选以人力部门意见为主,业务部门次之;制作评选人力部门意见占一部分,另一部分广泛参考员工意见。在评选过程,不要迷信咨询机构的意见,课件质量要以需求为主。

(2)设置维度要细

评选维度要细致,最好选题、脚本、制作三方面分开设置奖项,总之越细越好。千万不要觉得这会很麻烦,实际上这样会有助于推动员工做好微课。比如,有些人软件操作能力不行,但是他的脚本写得很好,应该给予奖励,鼓励他继续做微课。再比如,有的人工作经验比较少,脚本很难写得有深度,但是做微课特别认真,在制作层面投入了足够多的精力,也该给予奖励,鼓励他继续做微课。

总之,评选维度越细,越不容易漏掉真正付出努力的人。

(3)激励范围要广

这一点很好理解,尽量激励更多的员工。可以选出30%正式奖励,最好再有50%的普惠奖励,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选第一”,而是让更多人支持和参与。所以,激励范围越大越好,鼓励比评选更有价值。

5.延续:内外衔接

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微课大赛也是一样的。可以考虑从三个角度进行项目延伸。

(1)制订二轮计划

项目结束当然要做复盘,但是怎样的复盘更有效呢?我的建议是,以制订“第二轮微课大赛”计划为此轮微课大赛的复盘成果。虽然这个计划不一定立即执行,但是制定新的计划时自然而然会考虑之前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从而做好项目衔接。

(2)应用有效课程

企业大赛评选结束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将评选出的课程立即应用到工作中。尤其是企业内部组织的一些培训,能够切入微课的尽量切入。“用起来”比“做好了”更重要。

(3)培养微课讲师

大多数企业在微课大赛后会有一个意外收获,即发现一批认可培训工作、喜欢做微课的人,他们在项目中的积极性比较高,而且自己的微课作品做得也还不错。这是培养微课内训师的好机会。可以在微课大赛结束前,组织他们复盘所学内容,成为内部微课讲师。一方面,这样能储备优秀的微课设计师;另一方面,能为未来内部微课制作储备内训师。

关于培养微课讲师,在微课大赛之后立即组织是最佳的时间窗口,甚至有必要单独立项,细致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