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我们把回归目标类比为“补刀”,它是微课脚本的最后一部分。请思考一个问题:“补刀”的重点是“补”还是“刀”呢?
大多数人会认为是“补”,实际上“刀”更重要一些。
射击使用的是“枪”,而最后结尾要用的是“刀”,说明最后“工具”发生了变化。“工具”在教学中对应的是“教学方法”,所以“补刀”就是要用前面没有用到的方法再讲一遍,这样的总结才更有效。
之所以要换一种方法,是因为人的大脑对接受重复信息这件事并不敏感,同样的方法讲两遍并不能起到两倍的作用。你可以回忆一个场景:上学时,老师在离下课还有十分钟时停下来,说总结一下今天学了些什么。你会发现,虽然最后的总结很重要,这时候大多数同学会收拾东西而不是继续听课。因此“补刀”的重心在于“刀”,不在于“补”。
具体来说,有三种常用方法,如图2-9所示。
图2-9 回顾目标的三种常用方法
1.图示法
图示法是指用一张图把微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概括。例如,如图2-4所示,在讲完“激活动机”“传递知识”“回归目标”这三个步骤后,用一张“乌龟图”(换种方法)再呈现一遍,这就是图示法。
图示法的“图”是从教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起到了形象化串联知识点的作用。
有时候自己画一张图比较难,使用思维导图也可以,如图2-10所示。当然,由于思维导图的形象性相对较弱,因此优先推荐使用一般图示法。
图2-10 思维导图示意(www.xing528.com)
2.口诀法
口诀法是指编顺口溜。由于口诀朗朗上口,易于理解,这种方法也经常被使用。编口诀要注意两个要点:
其一,口诀尽量简短,太复杂起不到加深记忆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学员的记忆负担;
其二,一定要押韵。
3.表格法
表格法是指用一张表把知识点概括出来。
例如,某微课内容是介绍一款产品的属性,知识点可能比较复杂。微课最后可以画一张表,把所有内容概括出来,如表2-1所示。
表2-1 A产品属性概括表
本节所讲的图示法、口诀法、表格法都是常用方法,其他你可以想到的方法,只要能够起到总结归纳的作用,也可以使用。例如,在微课最后,把主要知识点设计成一个“连连看”形式的测试题,或者做一个动画演示,都是可以的。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补刀”一定要补在关键位置。关键位置,就是你最希望学员理解、掌握、记忆的内容。
例如,一门关于时间管理的微课,最后只总结到:“今天我们学了三章,第一章时间管理的意义,第二章什么是时间管理,第三章时间管理的四种方法。”这就没有“补”到关键位置,学员真正需要的不是课程的框架,而是具体的知识点。
总结来说,“补刀”有两个要点,即要换一种方法,并且一定要“补”在关键位置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