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或物质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给企业造成一些环境威胁和市场机会,因此,企业要分析研究自然环境方面的动向。
值得关注的自然环境方面的主要动向有以下几点。
(一)某些自然资源短缺或即将短缺
地球上三大类自然资源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短缺或趋于短缺。
(1)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如空气、水等。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现代化城市用水量增加很快(估计世界用水量每20年增加1倍)。世界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而且每年和每个季节的情况各不相同,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缺水。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人民生活,而且对相关企业也是一种环境威胁。
(2)有限但可以更新的资源,如森林、粮食等。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仅占国土面积的12%,人均森林面积只有1.8亩,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森林面积13.5亩。我国耕地少,而且由于城市和建设事业发展快,耕地迅速减少,近30年间我国耕地平均每年减少810万亩。由于粮食价格低,农民不愿种粮食,转向种植收益较高的其他农作物,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我国的粮食和其他食物(如猪肉等)供应将会成为严重问题。(www.xing528.com)
(3)有限但不能更新的资源,如石油、煤、铀、锡、锌等矿物。近十几年来,由于这类资源供不应求或在一段时期内供不应求,有些需要这类资源的企业正面临着或曾面临过威胁,必须寻找代用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研究与开发新的资源和原料,这样又给某些企业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
(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核污染给海鲜、水产、食品等行业带来了严重威胁。在许多国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程度日益增加,公众对这个问题越来越关心,纷纷指责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这种自然环境动向对那些造成污染的行业和企业是一种环境威胁,它们在社会舆论的压力和政府的干预下,不得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这种动向也给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包装企业及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
(三)政府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干预日益加强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对自然资源管理加强干预。2004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颇为引人关注,最终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重大战略思想。2010年“两会”期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又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中国政府表示,将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改进经济增长的质量,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恶化,同时要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加大投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摒弃GDP(国内生产总值)至上的政策目标。同时,中国一些省市开始提倡“绿色GDP”考核的口号,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等综合考核因素。“绿色GDP”就是把资源和环境损失因素(即在现有的GDP中扣除资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挽回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引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