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供需之间的弹性关系及其影响

供需之间的弹性关系及其影响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需求弹性是一,这意思就是说,如果价格减低了一半,那么紧接着所需求的数量就会增加翻番,而每周的总收入仍然是六万美元。但还有第三种情况,假设需求弹性小于一。结果是各种替代品在价格上趋向于同涨同落,而替代原则的普遍性使得我们有可能说一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或是下降,尽管这种一般水平只是几百种价格的平均数,但这几百种价格每一种都有自己特殊的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替代弹性。

供需之间的弹性关系及其影响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都是把产业和银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但现在我们要向下延伸到特定的产业中去,考虑特定商品的供给与需求,这就是大家所知道的“供求法则”,但按照供给与需求功能关系的语言讲,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供求弹性”。无论用哪个术语来描述,我们都将把“商业的供求法则”或“商业的供求弹性”与“消费者的供求法则”或“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区分开来。[231]为了让这一区分更加清楚,我们将从已经引述的格拉斯的文章中概括出我们所谓的消费者的供给法则,然后再去关心,如果改为投机法则主导的商业领域,那么情况如何恰好反了过来。

1.消费者的供求法则。道格拉斯是用印刷业来进行说明的。他假定工人的工时效率翻了一倍,过去一千名工人生产六十万册杂志,现在同样的工人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生产一百二十万册杂志。

然后,他举例说明了在假设的三种不同的“需求弹性”下会出现的情况,这三种不同的需求弹性实际上就是消费者供求法则的三个不同的方面。如果需求弹性是一,这意思就是说,如果价格减低了一半(比如从十美分降到了五美分),那么紧接着所需求的数量就会增加翻番(从六十万册增加到一百二十万册),而每周的总收入仍然是六万美元。同样数目的工人,也就是一千名工人,将按照同样的每周平均六十美元的工资继续被雇用(不包括过去已经解决了的暂时失业)。如果需求弹性是一,就不存在因技术进步造成的失业,因为“一”意味着同样的销售总额,即六万美元。

但是,道格拉斯说,我们可以假设需求弹性大于一。假设,当价格降低到每册五美分时,销售增加到了三倍(增加到了一百八十万册),于是,销售总额从它们所在的价格为每册十美分、销量为六十万册时的六万美元,增加到了价格为五美分、销量为一百八十万册时的九万美元。按照每个工人六十美元的工资,工人的数目从一千增加到了一千五,如果需求弹性大于一,那么在这种产业里当然就不会存在因技术进步造成的失业,相反,对劳动的需求还有相当的增加。

但还有第三种情况,假设需求弹性小于一。假设当价格降到每册五美分时,销售只增加到了九十万册,现在销售总额便会从六万美元(这是六十万册按十美分销售时的情况)降到四万五千美元(这是九十万册按五美分销售时的情况),如果周薪是六十美元,那么工人的数目便会从一千人减少到七百五十人。

但是,杂志的读者,也就是最终的消费者,现在有一万五千美元留在了他们的钱包里,这些钱过去是要花在读物上的。不管过去的读者“花掉”还是“节省”了这笔钱,但按照完全一样的六十美元的周薪,这一万五千美元将恰好雇用等效的二百五十名失业工人(并非是同样的个体)。如果他们“花掉”了一万五千美元,那么他们就正在按照六十美元的周薪雇用与二百五十名失业工人等效的工人去从事那些“扩张的”产业,像汽车、飞机、口香糖电影、舞厅等许许多多的扩张产业。如果他们“节省”了这笔钱,那么他们的储蓄银行就会把这笔钱投资在新发行的价值一万五千美元的债券上,这些债券会按照六十美元的周薪雇用同样数量的二百五十名工人,也是在一些“扩张中的”产业,例如给铁路铺设复线、修建鼓风炉或者建造一家工厂。因此,即便是需求弹性小于一,但也不会存在因技术进步造成的失业,无论消费者是“花掉”还是“节省”了他们的钱。

当然,在这里一定不能忘了道格拉斯对永久的和暂时的失业所作的区别。他的上述例证只适用于永久的因技术进步造成的失业。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它们证明了永久的因技术进步造成的失业是“不可能的”,但仍然存在由于这种技术的变革造成的暂时的失业,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从雇用较少劳动力的“紧缩”的产业转变到雇用更多劳动力的“扩张”的产业需要时间。为了说明这个规律,我们忽略了暂时的失业,因为补救措施是不同的。

2.商业的供求法则。现在我们改变一下例证,从以零售价购买杂志的最终的消费者,变到经营印刷业以谋取利润企业家。现在似乎存在着两种需求弹性的法则:一种是消费者的法则;一种是商业的法则。它们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

如果杂志的价格上涨,那么消费者一般会购买较少数量的杂志(在需求弹性小于一的情况下),而购买更多的没有涨价的其他东西。因此,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价格从十美分涨到了十五美分,那么消费者就会购买较少的杂志,而购买较多数量的没有涨价的报纸;相反,如果价格从十美分降到了五美分,那么消费者就会购买更多的杂志。但如果需求弹性小于一,如同道格拉斯所证明的,他们就会留下一万五千美元的剩余额,这笔钱他们可能用掉或存起来,以用于杂志以外的其他东西。

这是消费者的需求弹性法则,它起源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最终消费者所具有的是数量有限的购买力,这有限的购买力来自于他们过去所得到的工资、租金、利息或利润。为了让他们有限的购买力尽可能大地发挥作用,他们倾向于少购买正在涨价的商品,而多购买正在降价的商品。

这种倾向被称为替代原则,[232]意思等同于机会的选择。这个原则导致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相似的商品的价格会朝着同样的方向变动。如果杂志的价格上涨,那么消费者就会减少他们对杂志的需求,以增加对报纸的需求,结果杂志价格的上涨被需求的减少所遏制,而报纸价格的上涨则被需求的增加所鼓励。替代原则倾向于让两种价格一起上涨或一起下降。

这一替代原则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如果苹果的价格上涨了,那么人们一般会少买苹果,而去购买更多数量的价格还没有上涨的替代品。因此,趋势就是通过减少需求遏制苹果价格的上涨,通过增加需求提高替代品的价格;或者说,如果苹果跌价了,趋势就是购买更多的苹果,因而阻止了苹果价格的下跌,但少买替代品因而也加剧了它们的价格的下跌。结果是各种替代品在价格上趋向于同涨同落,而替代原则的普遍性使得我们有可能说一说一般价格水平(无论是消费者的商品还是生产者的商品)的上涨或是下降,尽管这种一般水平只是几百种价格的平均数,但这几百种价格每一种都有自己特殊的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替代弹性。

在这方面,投机的供求法则与消费者的法则是相类似的。因为替代原则,相似水平的价格趋于同样涨落,但在运动的方向上,投机法则与消费者法是相反的。如果价格预期上涨,那么商人就会更多地购买而不是更少地购买,目的是为了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以获得利润;但如果价格预期是下降,则他会更少地购买而不是更多地购买,而且要尽可能快地卖掉,目的是为了避免在较低的价格上的预期损失。

因此,在一个价格上涨的市场上,当消费者因为价格的已经上涨而少买而不是多买时,在类似的价格上涨的市场上,商人却是在多买而不是少买,因为预期价格要上涨。消费者不预期卖出,他只打算让自己有限的购买力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商人却真要预期卖出,他的目的是要在价格上涨的市场上谋取利润。

在价格下跌的市场上发生的是相反的情况。消费者因为价格已经下跌而购买得更多,他有限的购买力在满足他的需求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但商人却因为价格预期下跌购买得更少而销售得更多。现在他销售得更多,以后他的损失就会更少。(www.xing528.com)

于是,在一个价格上涨的市场上,当所有的人都在为先买而竞争的时候,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别人买到预期价格要上涨的东西;当所有的人都在为先卖而竞争的时候,目的就是为了把预期会跌价的东西“处理”给购买者,让自己“解除困境”;于是,利益的冲突加进了利己主义的内容,促使涨价成了一种“暴涨”、降价成了一种“暴跌”。

这是建立在以利润为目的的私有财产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性。这是一个不正当的特性,这个特性让许多人相信,只要这个制度延续,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就不可避免,因此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力量要求废除私有财产和利润。社会主义者主张为消费而不是利润而生产。如果资本主义不能接受防止这种内在弊端的“行为准则”,那么也许共产主义确实会更为可取,但这种选择需要进行研究和实验。

首先,在制度中,消费者的供求“法则”和商业或投机的供求“法则”,是普遍的稀缺性规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者对个人而言都是强迫性的——稀缺性和类似行动的强迫。最终的消费者被迫按照边际效用原则有效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他的家计取决于他从自己得到的收入中所付出的各种价格。商人被迫在上涨的市场上早点购买,否则别人会买走他必须拥有的东西;在下跌的市场上,他被迫早点卖出,免得自己亏损或破产。因此,人们所谈到的供求“法则”并不仅仅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是一种法则,因为个人必须遵守,否则就会失败。这种强迫性的法则,我们称之为“习俗”。

当然,人们要承认,最终的消费者在有限的程度上也会受到预期价格变化的影响。如果他们预期煤价会上涨,那么只要他们具有购买能力或者有信用,他们就会储存一批煤供过冬使用。如果他们预期价格会下跌,那他们就不会储存。但即便如此,他们的“投机”也只限于自己预期的消费需求,而不是怀有对出卖自己所购买的东西获得利润或造成亏损的期待。

那么,商人从哪里得到钱,以便让自己超出消费者的供求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投资法则呢?他是从银行里得到这笔钱的。假定一个商人以每吨三十美元的价格卖给另外一个商人一千吨钢,一笔三万美元的债务就因此而创造出来了。它是由买卖交易中的两个可变因素创造的:一个是钢的吨位数;另外一个是每吨的价格。两者的乘积就是未来价值。创造等值的三万美元债务的正是这种价值。

但是,这笔债务要到三十天后才到期,在此期间,它是可以转让的。一个银行家购买了这笔债务,如果它是三十天内应付的,年息是百分之六,那么在三十天到期的时候它就值三万美元,但现在却只值两万九千八百五十美元。银行家在自己的账簿上把它作为“贷款”登记时是三万美元,但作为存款时只有两万九千八百五十美元。那一百五十美元的余额是银行家资产的增加额,但那三万美元不是卖钢者就是买钢者或者是双方(商业承兑汇票)欠银行家的债务,这个债务可以卖给其他的银行家。在后一种情况下,其他的银行家欠第一个银行家两万九千八百五十美元再加上应收的利息。

但银行家已经给了卖钢者一笔两万九千八百五十美元的信用,这是他一经请求就要支付给这个钢材商那个数目的钱的保证。这种银行债务就是现代的货币。这个商人可以根据它来写支票,支票也是可以转让的,他可以用这些支票来偿还原材料、劳动和利息方面的债务。

然而,假定钢材生意很兴旺,那么商人们的预期价格就会上涨,需求的数量会更大。他们按照每吨六十美元的价格买卖了两千吨钢,现在的价值是十二万美元,而不是上面所说的三万美元。因为价格和数量都翻了一番,价值增加到了四倍,因此相应的债务也增加到了四倍。银行家购买这笔债务,比方说,他现在可以收取百分之八的利息,因为商人的生意兴隆,而他自己的准备金正在减少,三十天后它会值十二万美元,如果商人能够支付的话。银行家是按照现在价值贴现百分之八购买这笔债务的,也就是十一万九千两百美元,这样就给这个商人创造了一笔同样数目的购买力。这两笔交易创造的货币已经增加到了四倍,其他每个行业都感受到了影响。供求的投机法则在发挥作用了,那是价格看涨的希望。

然后,由于某种原因,钢的价格跌到了二十五美元,而且预期还要下跌。这个商人只买了五百吨。这笔交易的价值及相应的债务现在只有一万两千五百美元,银行家按照百分之四的贴现率购买了它。在三十天后它值一万两千五百美元,但现在的价值却只有一万两千四百五十七美元六十六美分。这是商人可用作购买力的银行债务的数目。供求的投机法则又一次发挥了作用,那是对价格下跌和无力支付的恐惧。

每笔贷款或贴现交易都创造了自己的货币,而创造货币的数量取决于将要出卖的商品的预期价格和数量,以及用同样被创造出来的其他的货币支付的商品的预期价格和数量。因为到期之后的偿付是强制性的,还会涉及破产的痛苦。偿付不是用货币完成的,而是用另外一个商人在同一家银行或另外一家银行开具的另外一张支票完成的。仅仅银行账簿上他个人账户的一个记入贷方的款项,另外的这张支票就可以消除对银行的原始债务。但另外的这张支票则变成了另外一个商人在同一家或另外一家银行账簿的账户上记入借方的款项,因此债务被债务抵消了,而银行支票在债务的偿付中则变成了一种支付手段,这并非国家权力使然,而是因为商业习俗使然。我们称之为习惯的支付手段,而不是法定的支付手段。

因此,债权人不得不接受并因此解除了他们的债务人更进一步的偿付义务的“支付手段”,它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法定的支付手段,这种支付手段纯粹是国家批准的;另外一种是法律以外的或者习惯的支付手段,这是商人们的习惯行为。凡是违反商人的这种习惯的人,都不能成为商人。

因此,有两个市场被信用制度绑在了一起,任何一个商人,甚至任何一个农民、任何一个雇佣工人,都无法逃出其罗网。这两个市场就是商品市场和债务市场。商品市场就是零售和批发商店、物产交易所、房地产交易所,甚至是劳动市场,人们在这些市场中按照协商一致的价格转移物品和服务的所有权。债务市场部分地是商业银行,商品市场上因之而创造的短期债务在那里进行买卖。债务市场也是证券市场,例如证券交易所,交易的是未来货币的长期权利,它们是靠债务的流通性与商业银行相结合的。把我们例证中钢铁市场上的交易扩大为各种市场上难以计数的各种交易,那么它们就都被信用制度结合在了一起,它们中的多数都因替代原则而朝着相似的方向运动;然后用统计学矫正了我们的例证,这样我们就有了股票价格、土地价值和商品价格的动态

既然银行债务或存款等于货币,而且有时候非常具有弹性,那么它就可以作为易扩张的购买力发挥作用,商人可以在价格上涨时靠它来增加自己对商品和劳动的需求、在价格下跌时靠它来减少需求。它的作用跟消费者的法则正好相反。信用制度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这个制度让商人在价格上涨时多买,却让消费者在价格上涨时少买;而信用制度作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会迫使商人在价格下跌时少买,迫使消费者在价格已经下跌时多买,原因是消费者不会为未来的卖出而做生意。

因此,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受限于他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形式已经取得的购买力的数量,而商人的需求弹性则受限于数量不确定的购买力,这种购买力可能是银行直接为他创造的,或者是从其他人的储蓄中转移给他的,期望他按照未来的价格销售出去时能够形成未来的利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