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打造艺术之县:从建设到运营的挑战与机遇

如何打造艺术之县:从建设到运营的挑战与机遇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过去10年中香川县在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运营成果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建设“艺术之县”的艺术事项基础和游客知名度基础已经初步形成规模。随着这些艺术作品在展览之外的继续开放,与之搭配的基础设施建设风格、受之吸引的观光群体,持续影响着这些区域,相应的“艺术观光”产业链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香川漆器作为日本第一漆器艺术,在“艺术之县”的建设和发展推广过程中必定是一马当先的。

随着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火爆,香川县已经在“艺术之县”的领域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平成30年(2018年)香川县政府发布的《香川县产业成长战略》中,更进一步提出了在世界范围内将“艺术之县”作为本地的招牌打响。为了“艺术之县”的构建,香川县提出了“艺术的香川”项目,并作为从2018年开始的5年战略中最重要的5个核心区域战略课题之一,希望以“艺术”为牵引事项,实现对目标游客的吸引,打造世界知名的“艺术观光”核心区域。

该项目的目标包括:①形成艺术和艺术文化的集群体系,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核心区域;②在世界上充分树立“艺术之县”的形象,成为区域品牌;③对目标游客实现有效吸引,将“艺术观光”产业全面建立起来。

从过去10年中香川县在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运营成果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建设“艺术之县”的艺术事项基础和游客知名度基础已经初步形成规模。通过濑户内国际艺术节,香川县的高松港、丰岛、直岛、小豆岛、粟岛、伊吹岛、犬岛、沙弥岛、本岛、高见岛、男木岛和女木岛等艺术节主要岛屿已经因为众多著名的艺术家的打造,形成了国际知名的现代艺术文化圈。特别是安藤忠雄、草间弥生、猪熊弦一郎、日比野克彦、久保田沙耶等国际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形成了很大的号召力。随着这些艺术作品在展览之外的继续开放,与之搭配的基础设施建设风格、受之吸引的观光群体,持续影响着这些区域,相应的“艺术观光”产业链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除了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之外,香川县的传统文化为香川县留下了深厚的艺术宝藏,在“艺术之县”的打造过程中,这些深厚积淀下来的艺术也有了新的发掘。

一方面是漆器艺术。香川漆器作为日本第一漆器艺术,在“艺术之县”的建设和发展推广过程中必定是一马当先的。香川县为此打造了以ZOKOKU品牌和香川县漆艺研究所为核心的漆器艺术品牌化和研究的基地,同时在高松工艺高等学校漆器艺人培养的基础上,逐渐打造拥有国际影响力的,跨越国界束缚的世界性漆器核心地区。

另一方面,则是香川县至今保留下来的日本传统歌舞伎艺术、传统狮子舞(见图3-21)、传统书画艺术。作为日本传统歌舞伎艺术现存至今最大的舞台保留地,香川县的琴平町在“艺术之县”的品牌打造过程中,拥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传承几百年的歌舞伎舞台“金丸座”已经被打造成为日本歌舞伎艺术除了京都之外最重要的保留地;而与之并列的小豆岛中山农村歌舞伎、肥土山农村歌舞伎、农村歌舞伎祇园座等也成为列入《香川县产业成长战略》的重要艺术事项。同时,作为日本传统艺术家和发明家平贺源内的家乡,香川县也深受日本传统书画艺术的影响,在众多寺庙和金刀比罗山的宝物馆,甚至香川县的许多美术馆中均收藏着日本历史上著名书画艺术家的作品,如圆山应举、伊藤若冲、高桥由一等,这些也成为香川县“艺术之县”的重要基础和被“艺术的香川”项目带到了全球舞台的传统艺术。

图3-21 传统狮子舞在濑户内艺术节演出

此外,在“艺术之县”的品牌化建设过程中,香川县也逐渐积累了足够吸引人的多样化艺术体系,包含建筑、音乐、电影等,这些均成为“艺术的香川”项目中的组成部分。

从建筑角度来说,香川县沿濑户内海的区域还有众多著名的建筑师设计的艺术馆,如山本忠司设计的濑户内海历史民俗资料馆、谷口吉生设计的猪熊弦一郎现代美术馆、谷口吉生设计的县立东山魁夷濑户内美术馆等;甚至香川县的县政府大楼也是由著名建筑设计师丹下健三设计的。而除了现代建筑艺术之外,香川县屋岛地区的四国村、琴平町的金丸座和金刀比罗宫旭社、善通寺的五重塔等,又是记录了日本传统建筑艺术和民间建筑风格的重要遗迹群。这些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香川县“艺术之县”的建筑领域舞台。

从音乐角度来说,除了歌舞伎艺术的传承之外,香川县在现代音乐领域也形成了在日本独特的影响力;特别是每年都会举办的Monsterbash音乐节,吸引了日本各地的音乐发烧友,是日本现代流行音乐的盛典。而著名的音乐人小田和正也会定期在夏季来香川县举办个人音乐会,吸引着众多小田和正的歌迷前来聆听。此外高松国际钢琴音乐会的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步提升。包括宝冢歌舞剧团、NHK交响乐团等香川县外的知名音乐团体也随着香川县“艺术之县”的影响力提升,更多地来到香川县进行表演。这些由不同类型的音乐人、音乐活动组成的音乐舞台,让香川县在“艺术之县”的品牌推广上,更有力地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极大地推动了“艺术的香川”项目的进度。

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香川县更是日本众多电影的拍摄地。从比较远的《二十四只眼睛》开始,香川县和香川县属的濑户内海各个岛屿就成为电影拍摄的宝地。包括近年来很有人气的《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竹内结子主演的电影《春雪》、真人版《魔女宅急便》等,这些电影有些在香川县取景,有些则是通篇在香川县拍摄。这些电影的拍摄地也为香川县的“艺术之县”的全面构成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随着电影拍摄地的打造,香川县已经出现了几个人气旺盛的观光目的地,如《二十四只眼睛》的拍摄地已经被开发成为《二十四只眼睛》电影村(见图3-22),《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拍摄地香川县高松市的庵治地区、《魔女宅急便》的取景地小豆岛橄榄公园等,均是因为电影拍摄成为香川县重要的“艺术观光”目的地。(www.xing528.com)

图3-22 以电影《二十四只眼睛》拍摄地为基础构筑的观光设施

在众多艺术作品和艺术事项组成的“艺术观光”资源的基础上,香川县也在优化和完善“艺术观光”的基础设施。除了《香川县产业成长战略》之外,同年香川县政府还发布了《香川县文化艺术振兴计划》,在承接《香川县产业成长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香川县“艺术之县”的建设项目。在这个计划中,重点提到的就是香川县“艺术观光”基础设施的优化建设和现有“艺术相关设施”的综合性应用计划,通过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学校和艺术团体等机构的力量,通过分工与协作,在实现“艺术设施”的综合性应用的前提下,对现有设施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和升级,以期“艺术环境”的进一步升级。

在“艺术环境”建设计划中,香川县又进行了8项子任务的设置,包含县内综合性文化设施的利用、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的多样化应用、设施机构运营手段的多样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四大类型。涉及的设施包括香川县内大多数非艺术节相关艺术馆和传统艺术遗产,包含县文化馆、市民会堂、县立展览馆、民俗资料馆、东山魁夷濑户内美术馆等机构。通过对相关机构开展的项目数量、项目开展模式、运营方法和无障碍化基础设施优化等行动,实现这些机构的“充分化”和“便利化”运营,目标是使得更多的县民能够走进这些设施并且融入“艺术之县”的氛围中,并在提升和融入的过程中,实现香川县“艺术环境”的进一步升级和全面构成。

通过《香川县产业成长战略》和《文化艺术振兴计划》的实施,香川县能够保障在“艺术观光”的内容、活动以及基础设施的方面,逐渐完善,特别是内容方面的充实度在《香川县产业成长战略》发布之前就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而随着“战略”和“计划”落实过程中,其中提到的“文化艺术相关人才育成”计划的逐渐落地,本地艺术文化人才数量也将出现可预见的增长。特别是在《文化艺术振兴计划》中提到的关键性指标的跟踪计划,将进一步为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支持性保障。

最后,《香川县产业成长战略》和《文化艺术振兴计划》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关于“艺术之县”的运营和推广。这也是香川县在现阶段重点的着力点;除了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全球推广之外,香川县的“艺术之县”推广历程则是更值得关注的内容。

三年才能开展一次的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带来的“艺术热潮”相对于艺术节后的两年几乎无法带来有效的“带动力”。虽然艺术节留下的众多留存展品仍可以参观,但是由于缺少了艺术节带来的规模性活动的全面吸引力和交通与服务在密度上的全面支撑,观光目的地的游客数量明显下降。在这样的前提下,有效的运营和推广模式,是香川县能够将“艺术之县”进行全球化推广的根本保障。在这里,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包括了推广媒介和推广模式的选择以及多区域间组合的规模效应的应用。而实质上,只有两者都能够得到充分应用,才能够在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之外的时间中,实现持续性的吸引力。

首先是在推广媒介和推广模式上,近些年来,日本的不同区域均在日本国外开展了旅游观光推介活动,通过将本地文化、艺术、美食、风景等特色的展示,以互动活动、折扣券发放、纪念品赠送等模式,直接在海外进行推介。类似的模式也被香川县应用起来,甚至在日本国内的重要地区,如东京都、大阪府等地,也在进行着香川县的“推介会”。2018年11月,香川县在中国上海开展了一次推介活动,该活动一方面将香川县的美食和文化进行了重点推荐,包括乌冬面、和三盆糖制作体验活动;另一方面在推介会场布置方面,则就香川县的“艺术观光”特色进行了突出,包括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知名展出作品、传统建筑艺术海报、漆器模型等,均在推介会现场进行了布置。而推介会场的用具和装修风格,则采取了与男木岛观光游客中心,被称为“男木岛之魂”的设计关联元素,以蓝色和白色以及柔光灯为主。该推介会以“濑户内艺术Lounge”为主题,特别强调了香川县的“艺术”特色,而随着互动活动的进行,这次推介会也被参与者评为“好看好玩”的推介,成为一次成功的推介。而在更大舞台上的推广活动,香川县在2018年11月还参加了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以中国最大的旅游交流为舞台,展示香川县的文化和艺术,进一步获得了关注。此外大众传媒的推介,与旅游相关企业的联动推介以及自媒体的应用等,这些尝试也在逐步实施中,通过这些渠道对“艺术之县”的形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基本上较为有效地将香川县“艺术之县”的名号在世界范围内固定了下来。而在现有成果基础上,下一步需要推进的则是影响范围的扩大化和在亚太区域内对于“艺术的香川”的理解深度化,在现代艺术之外,着重于艺术事项的综合化、全面化和影响力构造。

另一方面,在观光经营的多样性上,虽然以主打“艺术观光”为旗帜,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目标客户的推介,但是在客户规模培育的过程中,与周边地区甚至日本国内其他地区实现游客的交流和共享也是以降低营销成本提升营销效果为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这需要通过与其他地区的联合,构建“观光产业联盟”,以多区域组合为目标,实现联动经营和联合揽客。在“艺术观光”领域,香川县将“香川濑户内艺术观光圈”与日本其他12个地区联合构成了“UndiscoveredJapan”联盟,该联盟以“发现日本新体验、发现日本文化艺术、发现日本区域生活、发现日本民族精神”为宗旨,将新的观光路线、新的观光主题、新的观光目的地等进行整体性的海外推介。其中香川县作为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观光目的地,以“艺术观光圈”为特色,成为其中的明星,而其联合推介和经营的结果,则会便于对艺术和周边区域感兴趣的游客在选择香川县周边区域的同时,将香川县的“艺术观光”作为旅行的一部分。而“香川濑户内艺术观光圈”的范围,则将香川县全域包含在内,这样的模式,对于香川县内各处的运营均有平均的推动力,虽然看上去有些缺少重点,但是对于游客来说其选择的空间更多,路线安排的方式也更为多样化,有助于促进游客最终选择前往香川县。

除了上述内容,自发性地域振兴组织的活跃,也在为香川县的“艺术之县”建设做出贡献,这些自发性机构以“艺术”为切入点,通过对本地传统艺术的发掘和保护,或者对本地资源的艺术化创作,将“艺术”融入县民生活中的同时,在一些专业性艺术报道和杂志中,也进行了本地艺术的推广。最为典型的传统艺术组织就是多度津町的白方地区乡土艺术“ヤットセー踊”保存会,该机构致力于将地方传统艺术进行保存和在现代社会中进行应用,其表演在香川县内外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从“传统艺术保留”的侧面,对香川县的整体“艺术之县”的氛围进行了强化,也对外进行了推广。而活跃于志度地区的“文化沙龙源内”则是以出生于志度地区的古代发明家、艺术家平贺源内的艺术为起点,通过“源内塾”“会报发行”等活动,在本地和周边地区将与平贺源内相关的艺术事项进行宣传和推广。该组织的活动也在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平贺源内相关史话和艺术的知名度提升,香川县的“艺术传统”也在日本国内外得到了认可。

香川县在“艺术的香川”项目推进过程中,很明确地形成了基于本地资源,官民学一体化,任务明确化和有效跟踪改进的项目推进体系,从本地的《香川县产业成长战略》和《文化艺术振兴计划》中可见一斑。可以预知的是,随着“艺术的香川”项目的逐步推进和落实,香川县的“艺术之县”形象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将很明显地提升,特别是相对于传统艺术殿堂的罗浮宫、大英博物馆等,“现代艺术殿堂”和“传统与现代艺术结合”这两个在国际艺术领域的独特招牌,将成为香川县与众不同的吸引力。甚至可以推测在未来,香川县的“艺术观光”取得的成果,也能够如欧美传统艺术中心一样,香川县成为游客络绎不绝的真正的“艺术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