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的投资合作趋势是什么?

未来的投资合作趋势是什么?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与南非已经从原有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升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南投资合作已经成为新时期两国共同推动的重要经济建设事业。未来可研究成立中国南非投资合作发展基金,使之成为中南金融投资项目合作的润滑剂和稳定剂。从具体领域来看,中国与南非未来将把海洋经济、交通基础设施、电力电网、矿产资源、装备制造、金融、信息通信7大领域作为合作的重点。

未来的投资合作趋势是什么?

中国与南非已经从原有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升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南投资合作已经成为新时期两国共同推动的重要经济建设事业。未来中南投资合作将朝着全面化、平台化、数字化发展。基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实际需要,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政策,以及《南非发展规划2030》的愿景,需要建立一个以互联网为依托,全面涵盖中南两国经济基础信息及投资环境状况的综合服务体——中非商贸投资协同服务平台,推动两国投资合作的发展。

(1)以平台协同为支撑,为中南投资提供项目基础信息参考

中国和南非两国的市场环境信息是两国投资项目合作的重要参考,中非商贸投资协同服务平台应以建设共建共享、公平透明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为宗旨,解决中南商贸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缺乏沟通和信任、国际汇率不稳定导致贸易增长缓慢等问题。“平台”将两国基础信息数据和经济信息进行整合,使两国资源优势形成互补,为商贸投资提供服务,注入新动力。

“平台”的核心是通过挖掘基础信息数据,建立类型丰富的数据库,并与外部机构协同运作,从而打造深度沟通服务体系。通过提供南非投资项目的风险指数、商品需求类别、人才需求情况等数据,帮助两国企业发布项目信息,快速实现信息数据匹配。“平台”在拥有南非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信息的前提下,构建基础数据库,提供信息服务,为投资降低风险;构建有管理功能的深度沟通服务体系,打造商贸圈,加强双方沟通交流,进行系统化的监管,保证各方用户的权益,从而促进信任关系的建立。协同第三方服务机构,汇集金融法律等各个机构,为整个投资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保驾护航”。

“平台”力求通过项目信息发布功能,帮助企业匹配到合适的项目,并提供可行性分析,设计合作伙伴推荐服务,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投资风险;依托第三方服务商,为投资活动提供经贸、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保障,借助大型金融机构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投资的成功率。“平台”设立项目分享渠道,为决策制定、金融合作、企业贸易、资本投资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以金融创新为纽带,保障中南投资项目资金实现健康运作

现金流是保证投资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未来可研究成立中国南非投资合作发展基金,使之成为中南金融投资项目合作的润滑剂和稳定剂。与中非发展基金和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不同的是,该基金的性质为民间基金,将用于服务民营企业,帮助中小型民营企业开辟海外市场,输出自身优势资源,加快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进程。中国南非投资合作发展基金将成为中南金融合作的新增长点,进而吸引一大批民营企业投入中南两国的合作建设发展中去。

中非发展基金和中非产能合作基金等官方渠道的发展基金充实了南非的金融市场体系,为中南经贸投资合作带来了便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南非成为各国企业竞相争夺的热点地区,作为民间基金的中国南非投资合作发展基金的成立将进一步强化中南金融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民间金融在合作往来时的弊端,建立起规范的监管机制,使金融合作更加规范化。

(3)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依托,搭建中南投资合作桥梁

南非拥有丰富且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原材料价格也较低,还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充分利用南非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是中国企业进行南非投资布局的关键。中非商贸投资协同服务平台将邀请各领域专家加入,形成强有力的专家咨询团队,帮助两国更加准确地分析了解对方的国情、省情以及社情,剖析当地政策与投资环境现状,为企业、投资商、服务商等相关人员提供决策咨询和投资论证服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等衍生服务,帮助企业储备高水平人才。同时,“平台”将设立专门的留学生服务和培训服务,培养中国和非洲的留学生,使其相互了解并掌握两国的政治、经济与市场情况,为两国的投资、贸易、项目合作等服务培育出中国的“非洲通”和非洲的“中国通”。还为企业提供专业培训,提供商旅考察机会,实地了解两国市场环境,为投资项目合作提供更多的便利。“平台”的这一功能板块旨在推进两国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国际项目的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储备高水平人才。(www.xing528.com)

中国与南非应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对话,以中非商贸投资协同服务平台为崭新的合作路径,更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高投资项目匹配效率和成功率,同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为中南更好地实现投资合作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从具体领域来看,中国与南非未来将把海洋经济、交通基础设施、电力电网、矿产资源、装备制造、金融、信息通信7大领域作为合作的重点。

海洋经济方面,未来可以“以资源开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南非海洋经济发展为契机,将海洋经济合作打造成为中南全方位经贸合作的优先切入点和中资企业深入南非市场的重要平台。

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中南合作可以以港口载体,以复合型交通通道或者交通走廊为纽带,发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优势,扩大港口的辐射范围,形成陆、港、空相互协同的综合运输系统,打造南非“两带(沿海发展带和内陆发展带)、三轴(德班−约翰内斯堡发展轴、马普−托博茨瓦纳发展轴、伊丽莎白港−金伯利发展轴)、四个重点发展区(约翰内斯堡、德班、伊丽莎白港、开普敦)”的综合运输布局体系。

电力电网方面,未来十年将是南非电力行业大崛起时期。因此,中资企业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与当地电力公司合作,以多种方式参与南非核电领域发展。

矿产资源方面,中资企业将就相关矿产资源与南非企业进行合作开发,积极参与南非矿业领域收购、开发,逐步促进中资企业在南非开发模式转型,由初级产品开发转为“开采−挑选−冶炼−深加工”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装备制造业方面,中国可以以“项目合作 + 基地建设”的模式与南非进行合作。中国优势产能企业如高铁、核电、船舶、钢铁等企业可以尽早进入南非市场,装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寻求建设生产基地及产业园区,中国能源企业和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可以联合“抱团出海”。目前,南非的制造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2%左右,南非工业化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中国具有资金、技术、装备、人才和成功发展经验等优势以及丰富的工业优质产能。中南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合作发展互有需要,互有优势,面临梯次对接的历史性机遇。未来,中南将发挥相对比较优势和南非在非洲的领先优势,加强产业对接,着力深化产业产能合作,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赴南非投资兴业,充分利用南非现成的工业园区、经济特区,共建中南科技园、机车产业园、能源冶金工业特区以及健康产业园、文化产业园等,实现对南产业转移和投资。双方还将加强在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互利合作,支持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南非铁路、公路、区域航空、港口、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金融方面,中资银行与南非政府金融机构和主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股权投资、联合融资等方式进行金融合作。中南金融领域加强互联互通,建立人民币支付结算系统。同时,充分发挥金砖国家银行间的合作机制,推动建立并实施中南货币互换机制,加强两国货币和资本市场间的合作;加强金融在支持和保障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的作用,鼓励中南双边企业相互进入对方市场。

信息通信方面,中国应突出自身优势,抢占南非3G、4G网络升级、骨干网传输以及海底光缆建设等机遇,加大与南非本土运营商的合作力度,引导支持中国电信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积极参与投资,在管理和运营网络、云计算、远距离通信、大容量高速数据传输、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等领域发挥优势,打造一批具有高速发展潜力的中资品牌企业,助力非洲实现跨国、跨区域的无障碍通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