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舟山嵊泗大洋山,潮起潮落,渔获丰收是我最常见的场景。从小,我就觉得自己应该从事一些跟故乡有关的行业,更准确地说,是跟大海有关的事。从浙江水产学院(现浙江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系工业捕鱼专业毕业后,我就来到了宁波海洋渔业公司。那一年是1964年,我被分配到生产技术办公室当一名技术员。
作为一名技术员,一年中有3到6个月时间在船上搞各种测试。以前出海的时候,船长们多凭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判断渔场,后来,各种精密的仪器开始逐步上场,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1969年,我利用双曲线定位仪数据绘制出了“双曲线定位仪海图”,由于这是生产厂家在国内的第一台样机,各种测试花了我两三个月时间。而我画的图也成为全国第一张“双曲线定位仪海图”。后来这张图从宁渔走出去,推广至全国。
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呢?一般来说,一艘船出去捕捞,捕获的鱼量多少,得看渔场的区域定位得准不准确。而最早捕鱼,采用的是用六分仪测天定位结合水深来确定航位,大致判断鱼群位置。有了双曲线定位仪后,误差可以缩小到100米以内,再到后来,靠卫星定位,误差可控制到10米以内。那个时候,双曲线定位是一项全新的应用技术。因为学习不复杂,使用方便精准,两三年时间,就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了。(www.xing528.com)
对我们自己的船员来说,掌握了双曲线定位技术,他们胆子也大起来了,开始试着向外扩展渔场,还去过济州岛、钓鱼岛捕鱼,这为后来我们开展远洋渔业捕捞奠定了一定基础。
可以说,当时宁渔的技术,在全国都是走在前列的。从6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参与了海上拖网下纲橡胶滚轮试用、拖网扩大网口试验、中层拖网试验、围网网具改进设计、海水温度计研制和实测推广,还有鱼类资源统计调查、主持第一台国内气象传真仪(样机)的试用推广……这些都为70年代以后,外海捕捞越冬大黄鱼打下了基础,在捕捞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技术上的日益创新,让宁渔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我是技术员出身,能学以致用,是最欣慰的一件事。我很感谢当时技术科生产指挥所钟望云主任,因为他是科班出身,最懂得技术是“硬杠杆”,它能撬起宁渔的生命,也能拨开宁渔发展道路上的愁云。只要我们技术员提出想法,他都会支持,加上他经常邀请他在上海的老同学来公司试用推广新仪器,我们都算是借他的光开了眼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