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体系优化方案

设计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体系优化方案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高低的测定涉及诸多因素,属于一个综合评判问题。因此,本书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于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尤其是问责力的测量及评估中,不失为住房领域的一种有益探索。对于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这类模糊概念,需要用模糊集进行刻画,因此模糊数学对于评估作用很大。对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的评估数据进行处理,就是对评估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最后得出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的综合评估结果。

设计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体系优化方案

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高低的测定涉及诸多因素,属于一个综合评判问题。其评判结果不再是一个确定的数,而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模糊概念,因此,简单地用一个分数加以评判,会产生不公正的结果。由于模糊数学承认“亦此亦彼”的存在,拓宽了经典数学的理论基础,在处理客观实际问题时既能与精确数学结合又与其“非此即彼”的特性相区别,从而为它被广泛应用找到了理由。[279]模糊综合评判实质属于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模糊数学表达,它通过对要素与评判标准、权重及模糊关系等方面的确立以及模糊集合运算,来达到使模糊的评判对象清晰化的目标。因此,本书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于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尤其是问责力的测量及评估中,不失为住房领域的一种有益探索。

(一)模糊综合评判法简述

模糊数学诞生于1965年[280],最初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L.A.Zadeh教授提出,用以表达事物的不确定性。它是研究模糊性现象的一种数学工具,但其本身是传统精确数学的延伸和推广,它把数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从清晰现象扩大到模糊现象。[281]评判是指根据既定目标来测评对象系统的属性,并将该属性转为客观定量数值或主观效用的行为。[282]模糊综合评判在我国最早由学者汪培庄提出[283],是指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多因素决策以实现最优选择,较好地解决了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问题。该理论具有数学模型简单,并适用于多因素、多层次、复杂问题评判的特点,迅速成为在众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评判法不仅可以对评价对象按综合分值大小进行评价和排序,还可根据模糊评价集上的值按最大隶属原则去评定对象所属的等级。[284]这就克服了传统数学方法结果单一性的缺陷,很好地解决了对目标判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就是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在多层因素上,每一层的评价结果又是上一层评价的输入,直到目标层为止。对于一些复杂系统而言,需要采用多级(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按照因素或指标的情况,将它们分为若干层次,先进行低层次各因素的综合评判,再对其结果进行高一层次的综合评判。所以,必须根据具体综合评判问题的目的、要求及其特点,从中选取合适的评判模型和算法,使得最终的评判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具有针对性。

(二)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自有公共政策科学研究以来,政策评估就相伴而生。对政策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通常被称为政策评价论或政策干预分析论。[285]威廉·邓恩(William Dunn)认为,“评估就是设法发现预想和实际执行情况之间的差异,由此提供政策的相关知识,从而在政策制定过程的评估阶段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帮助。”[286]查尔斯·琼斯(Charles Jones)认为,政策评估是一个定量、权衡、分析和建议的过程[287],即运用精确工具得出判断的理性评价过程。托马斯·戴伊(Thomas R.Dye)把系统的政策评估界定为:仔细、客观、科学地评价政策对目标和非目标情形或群体所产生的当前与长期的影响,同时对当前和长期费用与任何能确定的收益之比进行评价。[288]詹姆斯·安德森(J.E.Anderson)认为,政策评估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包括对一项政策的估算、估价或评价——包含对其内容、执行情况、目标达成及其他影响的评价。[289]综合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是指运用科学合理的标准,采用一系列技术、方法、手段,对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水平高低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和评价。本书由此根据影响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的各类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特点来划分层次模块,各影响因素可由下一级因素构成,整个因素集共分为三级,这三级模糊评判的数学模型如表5-4所示。

表5-4 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的三级模型

续表

(三)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的模糊综合评判算法

1.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的模糊综合评判

对评估指标的达标程度的判断带有明显的模糊(Fuzzy)与不确定性,这种模糊与不确定性起因于排中律存在破缺。对于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这类模糊概念,需要用模糊集进行刻画,因此模糊数学对于评估作用很大。要正确评价一个具体对象,应当先对这个对象的若干方面(常称为因素)给出适当评语,然后再进行综合。对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的评估数据进行处理,就是对评估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最后得出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的综合评估结果。因此,模糊综合评判是量化住房政策执行力的比较恰当的方法,下面对此展开详细论述。

①建立因素集U=(U1,U2,…,Ui,…,U5),其中Ui是第i个一级指标(i=1~5);每个因素Ui下设j个子因素Uij,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的第j个二级指标;每个子因素Uij下设若干评估指标(即控制指标)Uijk,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的第j个三级指标的第k个三级指标。

②建立评判集{优,良,中,差,很差},即对每个指标的表现划分为优、良、中、差、很差5个等级。即评判集B=(1 2 3 4 5)T

③由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Ui、Uij、Uijk的权重分别为A,Ai,Aij

④综合评判。先进行单因素评判,即单独从一个评判因素出发,确定评判对象对于因素等级的隶属度。通常,评判者的总数E不变,故无需考虑因E不同而造成的对评判结果的影响。[290]若以rijkl表示评估指标Uijk对第l个等级的隶属度(l=1~5),隶属度可采用E足够大时的稳定隶属频率计算,即隶属度:

rijkl=Eijkl/E

式中Eijkl可表示认为评估指标Uijk隶属为等级l的评判者人数,E表示评判者的总人数。

评判向量即为因素集{Uijk}上的一个模糊向量,为:

则评判矩阵即为因素集{Uijk}上的一个模糊矩阵,为:

采用算子M(·,8),对评判矩阵进行总的综合评判得到一个五维向量(l=5),即:

⑤综合评判结果处理。以上所得综合评判结果是评判集{优,良,中,差,很差}的一个模糊向量,为了便于比较不同政府机构的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需要进一步处理为一个数值。只需将此模糊向量进行规一化后,乘以一个等级权重向量即可,这里按百分制取等级权重向量为(100,75,50,25,0)[291],因此,可以计算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M为:

2.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权重赋值

在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时,最终评价结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具体权重的影响,不同的权重安排常常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论,因此,权重选择与赋值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模型的成败。[292]这一步骤既属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关键环节,又是综合评判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德尔斐法(专家评议法)、频数统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等。[293]

本书在确定公共住房政策指标权重方面,主要采用向专家咨询打分的层次分析法,原因在于:首先,在要求专家构造判断矩阵时,只需给出影响执行力指标两两比较的相对数值而非确定数值;其次,通过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来分析专家的主观判断是否偏离客观实际,从而作出正确的调整以确保指标权重设定的可信度与可行性。[294]AHP作为一种科学的系统分析数学工具,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提出,然后迅速在多个领域受到广泛欢迎与运用。它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属于一种将评判者的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加以有效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构建判断矩阵。

为了使各准则之间进行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级标度。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人们区分信息等级的极限能力为7±2,特制定如表5-5所示的标度方法。

表5-5 标度方法

(2)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若以代表判断矩阵,W代表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则由W=λmaxW,可以求得特征向量W,经过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关指标对于上一层次某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单排序。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

(3)层次总排序。

计算同一层次所有指标对于最高层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称为层次总排序。这一过程是由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逐层进行的。[295]

(4)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这一步骤也是从高到低逐层进行的。

(5)计算结果。

通过向业内20位专家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20份,然后对这20位专家数据构成的判断矩阵加权几何平均,借助已有的AHP算法,应用YAAHP软件的矩阵计算结果如表5-6所示。

一级权重:

A=(0.15900.17220.26620.24360.1590)

二级权重:

A1=(0.49740.29710.2235)

A2=(0.54430.4557)

A3=(0.33210.29940.3684)

A4=(0.22290.38570.3914)

A5=(0.43720.34490.2179)

三级权重:

A11=(0.05380.0253)

表5-6 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权重分配

续表

A12=(0.01170.0326)

A13=(0.02090.0146)

A21=(0.02450.02930.0400)

A22=(0.03750.0410)

A31=(0.04420.0442)

A32=(0.04070.0390)

A33=(0.03730.0608)

A41=(0.01700.01650.0209)

A42=(0.03010.04050.0234)

A43=(0.02280.02390.0486)

A51=(0.02630.01980.0234)

A52=(0.01950.01310.0223)

A53=(0.00800.01710.0096)

上述指标权重分配结果显示: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为0.0018,二级和三级指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均远低于0.1,因此计算结果可以接受。

3.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由20名专家组成评判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资料,结合前述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的各因素指标,对应于评判集M={优,良,中,差,很差},对各因素层指标进行评判,可以获得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的综合评判结果。评判时分别在5个评判等级{优,良,中,差,很差}上做是或否的逻辑判断,即当认为评估中的某因素层指标在其评判要素中属于某个级别时,则在相应的级别下填“是”,认为不属于该级别时填“否”;统计时,“是”为1,“否”为0。则模糊关系矩阵R中的元素:

(1)获取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模糊综合评判,如表5-7所示。

表5-7 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各因素模糊综合评判矩阵表

续表

(2)找出相对应层的判断矩阵。

如表5-4所示,U11住房政策方案的科学性综合评判结果的模糊判断矩阵为:

通过查询表5-3,分别可以得出各因素的模糊判断矩阵:RU1~RU13、RU21~RU22、RU31~RU33、RU41~RU41、RU51~RU53

(3)模糊综合评判。

①执行规划力U1

政策方案的科学性U11

政策方案的完整性U12

政策方案的灵活性U13

②执行服从力U2

政策执行主体的服从力U21

政策执行对象的服从力U22

③执行公信力U3

公众的政策参与度U31

公众的政策认同度U32

公众的政策满意度U33

④执行监控力U4

对政策执行主体的监控U41

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控U42

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U43

⑤执行问责力U5

政策执行专业化程度U51

A51·RU51=(0.02630.01980.0234)

组织协调程度U52

A52·RU52=(0.01950.01310.0223)

政府形象与美誉度U53

⑥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M评估的综合评判值。

评判集B=(12345)T

综合评价值M=U·B。

⑦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结果。

从综合评判值M来看,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对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进行科学的评估。根据评估加权系数矩阵B=(1,2,3,4,5)T,故综合评判值为M={优,良,中,差,极差},若M≤1,则表示优;若1<M≤2,则表示在优和良之间;若2<M≤3,则表示在良和中之间;若3<M≤4,则表示在中和差之间;若4<M,则表示极差。

若按百分制来取等级权重向量,则住房政策执行力:

(四)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可行性验证

1.信度检验

运用Cronbach's α系数法来评定上述评价体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信度系数公式图为:

式中K为评价体系包含的指标数量,Si2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方差,S2是评价得分的方差。

2.效度检验

采用内容效度检验方法,即单项和总和的相关效度分析,指调查问卷所采用的题项能否代表所反映的内容或主题。[296]内容效度公式图为:

式中ne为评价主体中认为某项指标很好地表示测量对象范畴的人数,n为评价主体的总人数。当所有评价者都认为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适当时CV为1,当认为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适当的人数不到半数时,CV为负数,而所有评价者都认为内容不当时,CV为-1。

(五)结论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依赖于合理选取因素、因素的权重分配和综合评判的合成算子等。对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进行评判时,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邀请经验丰富的本行专家打分,运用AHP算法YAAHP软件,可以计算出各种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指标的权重。不仅能将专家的主观判断与客观的定量分析相结合,避免了评判过程中的主观性;还为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的量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是公共政策理论研究的重要环节,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除了科学合理地制定政策和有效地加以执行外,还需要对政策执行效果和执行力高低进行评估,以确定政策的价值。但是,由于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而且很多政策都是同时同步推行的,因此很难单独核算某项住房政策的投入产出,也很难对该项政策执行的成效进行精确评估。正如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所说,“要度量一个机关的输出量常常是很困难的——实际上即使是只对什么是国家部门的输出作一番设想都足以令人头昏脑涨”[297]。因此,在未来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构建符合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的评估系统,并对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测算与检验,就成为当前公共治理的新方向。

【注释】

[1]卢珂,李国敏.住房公平与政府正义[J].社会科学辑刊,2012(4):137-140.

[2][英]简·埃里克·莱恩.公共部门:概念、模型与途径(第三版)[M].谭功荣,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23.

[3]王蕾.住房权实现中国家平等对待义务的客观性[J].求是学刊,2010(2):73-79.

[4]王宏哲.住房权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85-123.

[5]杜芳.我国公民住房权的司法保障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10.

[6]金俭.中国住宅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55.

[7]金俭,等.中国住房保障:制度与法律框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4-35.

[8]张清,吴作君.住房权保障如何可能研究纲要[J].北方法学,2010(4):48-60.

[9]中国新闻网.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表示:中国将人人享有适当住房[EB/OL].[2007-5-20].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7/05-20/938969.shtml.

[10]建设部课题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1.

[11]新浪网.300名博士生联合建议加快住宅法立法[EB/OL].[2008-2-25].http://news.sina.com.cn/c/2008-02-25/232215015642.shtml.

[12]张清,严婷婷.适足住房权实现之国家义务研究[J].北方法学,2012(4):82-92.

[13]朱福惠,李燕.论公民住房权的宪法保障[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18-122.

[14]杜芳.论公民住房权的二重性[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12-117.

[15]金俭.论公民居住权的实现与政府责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43-147.

[16]张群.居有其屋:中国住房权历史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63.

[17]王人博,程燎原.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182.

[18][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

[19][挪威]A.艾德,等.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M].黄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78.

[20]新华网.2013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出炉:中国列第93位[EB/OL].[2013-9-10].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9/10/c_117311202.htm.

[21]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22][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丝·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张琦,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32.

[23][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6.

[24][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71.

[2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71.

[2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5.

[27][美]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M].雷克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373.

[28]高国希.机会公平与政府责任[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6):3-10.

[29]Richard.J.Arneson.Equality and Equal Opportunity for Welfare[J].Philosophical Studies,1989,56(1):77-93.

[30][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68.

[31]周谨平.基于机会公平的社会福利分配[J].湖南社会科学,2009(5):198-201.

[32]John E.Roemer.Equality of Opportunity[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5.

[33]贾康,张晓云.我国住房保障模式选择与政策优化:政府如何权衡“倒U曲线”演变中的机会公平与结果均平?[J].财政研究,2012(7):2-15.

[34]蒋来用.美国住房保障建设有哪些做法[N].上海证券报,2012-9-13.

[35]蒋来用.美国住房保障建设的有益做法[J].银行家,2012(11):102-103.

[36]周谨平.机会平等与分配正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0-136.

[37][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3.

[38]贾可卿.“公平”辨正[J].云南社会科学,2006(6):23-26.

[39][美]罗伯特·诺奇克.合理性的本质[M].葛四友,陈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121-122.

[40][美]托马斯·斯坎伦.平等何时变得重要?[J].陈真,译.学术月刊,2006(1):136-144.

[41][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200.

[42]Friedrich A.Von Hayek.New Studies in Philosophy,Politics,Economics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71-79.

[43]邓正来.哈耶克关于自由的研究[J].哲学研究,2008(10):68-75.

[44][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M].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7-8.

[45]邓正来.自由与秩序: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131-133.

[46][英]冯·哈耶克.民主向何处去?——哈耶克政治学、法学论文集[C].邓正来,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222-223.

[47]邓正来.关于哈耶克理论脉络的若干评注——《哈耶克论文集》编译序[J].开放时代,2001(7):4-24.

[48][英]冯·哈耶克.民主向何处去?——哈耶克政治学、法学论文集[C].邓正来,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168-169.

[49]邓正来.普通法法治国的建构过程——哈耶克法律理论研究的补论[J].开放时代,2002(4):6-32.

[50]邓正来.关于哈耶克理论脉络的若干评注——《哈耶克论文集》编译序[J].开放时代,2001(7):4-24.

[51]Friedrich A.Von Hayek.New Studies in Philosophy,Politics,Economics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119-151.

[52]张春晖.教育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与规则公平的关系及其实现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4(4):160-163.

[53]陈仕平,梁东兴,郑芳.规则公平何以可能[J].科学社会主义,2013(5):120-123.

[54][美]大卫·D.弗里德曼.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M].杨欣欣,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1.

[55]彭剑鸣.中国语境下规则公平的建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4-60.

[56][英]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自由宪章[M].杨玉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522-523.

[57]汪洪涛.以程序公平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J].学术月刊,2007(4):79-81.

[58][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2-63.

[59][印度]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3-25.

[60][印度]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66-371.

[61][印度]阿马蒂亚·森.正义的理念[M].王磊,李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15-216.

[62][印度]阿马蒂亚·森.正义的理念[M].王磊,李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76-278.

[63][美]阿列克斯·施瓦兹.美国住房政策(第二版)[M].陈立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1.

[64]新华网.房屋空置率进入红灯区,地产泡沫将要破裂[EB/OL].[2005-12-14].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05-12/14/content_3919821.htm.

[65]凤凰网.住房空置率:我们不缺房?[EB/OL].[2014-10-27].http://gz.ifeng.com/guangzhouzhuanti/kongzhilv/index.shtml.

[66]新浪财经.西方如何统计住房空置率[EB/OL].[2010-9-15].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100915/13378661328.shtml.

[67]凤凰网.住房空置率:我们不缺房?[EB/OL].[2014-12-22].http://gz.ifeng.com/guangzhouzhuanti/kongzhilv/.

[68]国家统计局.主要城市年度数据[DB/OL].[2014-10-30].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hgnd.

[69]张瑞.民意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科学社会主义,2008(2):99-102.

[70]黄荟.阿玛蒂亚·森的贫困概念解析——以他的自由发展观为视域[J].江汉论坛,2010(1):141-144.

[71]郭玉坤.可持续发展与可负担住房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12(5):176-181.

[72]新浪财经.全球最苦房奴城市排行榜:香港温哥华悉尼排前三[EB/OL].[2015-1-22].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20150122/093921361337.shtml.

[73][加]詹姆斯·米德克罗夫特.参与和可持续发展:公民、共同体与组织的参与模式[J].周建勇,译.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3):87-96.

[74]郭玉坤.可持续发展与住房负担能力关系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2(1):82-85.

[75][荷]安克·凡·哈尔.住房的可持续改造:挑战与价值[J].惠晓曦,译.国际城市规划,2009(2):65-70.

[76]浩春杏.城市居民住房梯度消费中的家庭因素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3):78-83.

[77][丹]哥斯塔·埃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M].苗正民,滕玉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7-38.

[78][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林聚任,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72.

[79][美]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M].何凡兴,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39.

[80][美]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M].何凡兴,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51-156.

[81][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28.

[82][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默顿学术思想评传[M].林聚任,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4-145.

[83][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林聚任,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73.

[84][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丝·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张琦,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34-135.

[85]李军鹏.国外公共服务改革的做法与启示[J].行政管理改革,2010(10):55-59.

[86][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丝·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张琦,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44.

[87]新华网.七问保障房——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现场直击[EB/OL].[2011-10-27].http://news.xinhuanet.com/2011-10/27/c_111129195.htm.

[88]贾康,张晓云.我国住房保障模式选择与政策优化:政府如何权衡“倒U曲线”演变中的机会公平与结果均平?[J].财政研究,2012(7):2-15.

[89][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61.

[90]补充说明:由于廉租房与公租房在政府干预、租金管制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具有许多共性,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已将二者统一归并管理,所以本章节不再对廉租房政策展开过多深入探讨。

[91]央视网.北京成立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注册资金100亿元[EB/OL].[2011-7-8].http://news.cntv.cn/20110708/104665.shtml.

[92]高伟,王涛.多部委密集发力保障房:资金配套压力将更为严峻[N].经济参考报,2012-2-24.

[93]骆祖春.香港土地财政治理及其对内地的启示[J].学术研究,2014(3):84-91.

[94]曾垂兰.香港公屋制度发展的一些启示[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8(2):42-45.

[95]香港房屋委会.香港房屋委员会及房屋署[EB/OL].[2015-2-14].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sc/about-us/housing-authority/index.html.(www.xing528.com)

[96]王坤,王泽森.城市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解决之道[N].中国经济时报,2005-6-15.

[97]杨靖,郭菂,张嵩.香港公屋规划设计的分析与启发[J].规划师,2008(4):31-35.

[98]吴木銮.香港新加坡公屋制度考察香港人均住房少楼价高[N].时代周报,2011-3-10.

[99]陈敏.香港住房制度考察及其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5(8):38-40.

[100]刘祖云,吴开泽.住房保障准入与退出的香港模式及其对内地的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2):83-87.

[101]林衍.香港:对腐败“零容忍”[N].中国青年报,2012-6-27.

[102]新华网.香港发展局局长被拘捕上任不到两周[EB/OL].[2012-7-13].http://news.xinhuanet.com/gangao/2012-07/13/c_123406611.htm.

[103]陈杰.中国住房模式选择向何处去[J].探索与争鸣,2012(1):61-64.

[104]鲁炜,钟小辉.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6(10):73-75.

[105]NAREIT.Global Real Estate Investment:How is the Global Listed Property Market Configured?[EB/OL].[2014-12-20].https://www.reit.com/investing/reitbasics/reit-faqs/global-real-estate-investment.

[106]李智,乔海方.公租房REITs的瓶颈与出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6):54-58.

[10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EB/OL].[2014-11-11].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3/indexch.htm.

[108]中国新闻网.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社保基金滚存结余近4.5万亿元[EB/OL].[2014-10-10].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4/10-10/6665098.shtml.

[109]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广东省2013年社会保险信息披露通告[EB/OL].[2014-12-26].http://www.gdsi.gov.cn/tzgg/20141226/10528.html.

[110]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13年保险统计数据报告[EB/OL].[2014-1-22].http://www.circ.gov.cn/web/site0/tab5257/info3901864.htm.

[111]新华网.近万亿资金沉淀:公积金机构离住房银行有多远?[EB/OL].[2014-7-11].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7/11/c_1111573713.htm.

[112]姚玉洁,魏宗凯.保障房融资可探索信托投资基金[N].经济参考报,2011-6-10.

[113]张曙光.经适房无现实价值[N].东方早报,2009-5-12.

[114]搜狐网.经济适用房政策被指有制度缺陷专家建议废除[EB/OL].[2010-2-3].http://nj.focus.cn/news/2010-02-03/854654.html.

[115]茅于轼.经济适用房创造贪污腐化机会应立即叫停[EB/OL].[2009-4-2].http://sz.house.sina.com.cn/exhibit/2009-04-02/083036715.html.

[116]钟庭军.经济适用房制度何去何从[J].经济研究参考,2012(44):22-26.

[117]马光红,胡晓龙,施建刚.美国住房保障政策及实施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2006(9):75-78.

[118]王承慧.美国可支付住宅实践经验及其对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开发与设计的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2004(6):14-18.

[119]倪志纯,孙金虎,裴慧敏.美国住房保障、监管制度及借鉴[J].宏观经济管理,2013(5):88-89.

[120][美]阿列克斯·施瓦兹.美国住房政策(第二版)[M].陈立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9.

[121][美]阿列克斯·施瓦兹.美国住房政策(第二版)[M].陈立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45.

[122]李莉.美国新政时期的公共住房政策探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9-66.

[123]李莉.美国公共住房政策的演变[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8:85.

[124]侯轶民,杨峥.国外公共住房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住宅产业,2012(6):61-64.

[125]廖俊平,高堃.我国经济适用房与美国可支付住宅的政策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1):138-141.

[126]施昌奎.北京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制度创新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11(6):11-18.

[127]房天下美国房产网.美国低收入家庭如何购房[EB/OL].[2014-6-19].http://us.fang.com/news/13072325.htm.

[128]吴立范.美英住房政策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7.

[129]谢家谨.《房地产这十年》系列连载之七:房地产风雨兼程起起伏伏之内幕[J].城市开发,2009(12):60-65.

[130]张晋生.房价高涨的市场结构及体制因素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37-39.

[131]印堃华,胡彬.关于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探索[J].财经研究,1999(11):53-57.

[132]杨慧亮,葛云,高飞.经济适用房后续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3):57-59.

[133]浦江潮.江西停建经适房释放怎样的信号[N].中国青年报,2012-1-9.

[134]尹梦霞.保障房建设在房地产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城市问题,2012(2):67-70.

[135]候长江,赵息.国内资金偏好炒房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87-94.

[136][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65.

[137]法丽娜,王嫣文.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利益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12(8):37-39.

[138]袁宏川,朱波涛,周新.房屋拆迁补偿费与新建商品房价格的关系分析[J].建筑经济,2006(12):160-162.

[139]钟威,杨承志.旧城改造房屋拆迁中的政府角色分析[J].中国房地产,2010(9):69-70.

[140]项光勤.发达国家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城市改造的启示[J].学海,2005(4):192-195.

[141]袁家冬.对我国旧城改造的若干思考[J].经济地理,1998(3):25-29.

[142]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57,287.

[143]柯茂盛.借鉴德国城市管理作法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问题,1993(6):46-50.

[144]陈占祥.城市规划设计原理的总结——马丘比丘宪章[J].城市规划,1979(6):75-84.

[145]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30.

[146]朱宇恒,陈瑜.意大利古城西耶纳及其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5(4):82-89.

[147][美]K.A.Roberston.美国城市中心区的改造策略[J].胡纹,段永辉,译.国外城市规划,1998(3):15-20.

[148]李艳玲.战后20年美国旧城改造对私人资本的利用[J].上海市建设职工大学学报,2001(2):22-23.

[149]黎显扬.旧城改造的国际经验[J].上海房地,2010(1):56-58.

[150]易晓峰.合作与权力下放:1980年代以来英国城市复兴的组织手段[J].国际城市规划,2009(3):59-64.

[151]黄浦区中心城区旧城改造与管理培训团.英国旧城保护与改造考察[J].上海房地,2008(4):57-61.

[152]谢浩.旧城改造新模式研究[J].住宅科技,2011(5):42-46.

[153]邱莉莉.莫斯科的旧城改造[J].城市问题,2002(6):75-77.

[154]彭晓春,陈新庚,李明光.城市生长管理与城市生态规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24-27.

[155]单菁菁.旧城保护与更新:国际经验及借鉴[J].城市观察,2011(2):5-14.

[156]项光勤.发达国家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城市改造的启示[J].学海,2005(4):192-195.

[157]金俭.中国住宅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74.

[158]田焱,刘文杰.住房补贴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10(1):154-157.

[159]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主要内容:①房价和职工收入比4倍以下、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认为职工工资中已包含住房补贴,无需再发放;②房价与职工收入比4倍左右、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可适当提高新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比例;③房价与职工收入比4倍以上、经营效益尚可的企业,可比照机关货币分房的做法,推行货币分房;④房价与职工收入比4倍以上,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的货币分房,可实行一次性补贴,或按工龄发放,或按职务补贴;⑤经营状况不好甚至出现亏损,但有自有土地的企业,可采取集资建房的办法,由单位出地,职工集资建设住房。至于经营状况既不好又缺乏自有土地的企业,不急于推行货币分房,可待转制解困后再实行。

[160]《广州市直属机关事业单位住房货币分配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①补贴单位:由市财政核拨经费或核拨补助的市直属机关、事业单位。②补贴对象:工资来源于市财政核拨经费或核拨补助的人员:1997年9月29日之后进入实施单位工作,本人及配偶均未享受过购买房改房、解困房或参加过单位内部集资建房等购房优惠政策的人员;1997年9月29日之前进入实施单位工作,本人及配偶均未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愿意申请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人员。③基本做法及补贴标准:方案实施后,各实施单位对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人员不再按实施前的房改政策出售、出租公有住房,均按月按本人职务发放住房补贴,由其自行解决住房问题;如住用单位的公有住房,必须以市场租金承租或以市场评估价格购买。给每个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人员发放住房补贴的年限为累计25年,即300个月。住房补贴标准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住房价格情况进行调整,1998年度机关各级职务人员每月住房补贴标准为:办事员,233元;科员,280元;副主任科员,327元;主任科员,373元;副处级,420元;处级,467元;副局级,513元;局级,607元;副市级,747元;市级,933元。

[16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8—2013)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162]余南平.欧洲社会模式:以欧洲住房市场和住房政策为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111.

[163]广州日报.德国77%年轻人租房住[EB/OL].[2008-4-21].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4/21/content_171379.htm.

[164]纪尽善.德国房屋租赁的市场化演进[J].中国经济周刊,2007(13):52.

[165]叶剑平,赵燕军.德国经验与金融危机——兼论中国住房模式转型[J].北京社会科学,2014(1):65-71.

[166]余南平.金融危机下德国住房模式反思[J].德国研究,2010(3):11-18.

[167]中国经济导报.德国住房保障制度走过了160多年[EB/OL].[2011-3-22].http://www.ceh.com.cn/ceh/jryw/2011/3/22/76919.shtml.

[168][德]比约恩·埃格纳.德国住房政策:延续与转变[J].左婷,译.德国研究,2011(3):14-23.

[169]余南平.世界住房模式比较研究:以欧美亚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9.

[170]刘中起.德国住房政策对中国的借鉴——以德国为例[J].中国名城,2014(10):56-61.

[171]中国经济网.德国:从福利住房到住房补贴的转变[EB/OL].[2010-7-26].http://intl.ce.cn/specials/zxgjzh/201007/26/t20100726_21654013.shtml.

[172][德]约翰·艾克豪夫.德国住房政策[M].毕宇珠,丁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8.

[173]新华网.北京首次购房者平均27岁面子加剧低龄化趋势[EB/OL].[2012-4-18].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4/18/c_122999245.htm.

[174]李丹.促进我国房屋租赁市场健康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3(2):63-65.

[175]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课题组.经济适用房政策何去何从[J].银行家,2006(2):125-129.

[176]田焱,刘文杰.住房补贴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成都市相关数据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0(1):154-157.

[177]叶剑平,杨乔木.中国房地产市场改革新维度[J].探索与争鸣,2014(4):63-66.

[178]新浪网.中国有钱人为何不敢到德国炒房?[EB/OL].[2014-10-13].http://nb.house.sina.com.cn/news/2014-10-13/08204513906.shtml.

[179]资料来源:《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运营的通知》(赣建保〔2014〕8号),2014-4-18.

[180]王捷.住房公积金:理论思考与实践创新[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13.

[181]李海明.住房公积金的法律属性与功能定位[J].改革与战略,2012(10):19-22.

[182]任英飞.基于公平视角下住房公积金制度完善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10.

[183]李杰.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6:25.

[184]杜文.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J].经济体制改革,2005(3):140-143.

[185]郭玉坤.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6:130.

[186]陈伯庚,顾志敏,陆开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18-219.

[187]崔竹.城镇住房分类供应与保障制度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8:52.

[188]王宁楠.新加坡的公共住宅政策及其借鉴[J].南洋问题研究,2001(2):43-48.

[189]雷远龙.谈谈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N].工人日报,2011-9-6.

[190]人民网.谈谈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EB/OL].[2011-9-6].http://theory.people.com.cn/GB/15598134.html.

[191]网易财经.公积金制度:强制性储蓄[EB/OL].[2012-11-13].http://money.163.com/12/1113/08/8G67FHV900254SHP.html.

[192]王世联.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思想变迁研究(1949—2005)[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64.

[193]新浪网.住建部部长:公积金贷款降门槛增额度[EB/OL].[2015-3-21].http://han.house.sina.com.cn/news/2015-03-21/08375984845073815495381.shtml.

[194]李文静.住房公积金之分配正义:兼谈“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中关于职工范围的争议点[J].法学杂志,2013(6):113-122.

[195]谭臻尧.住房公积金管理实践与创新[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39.

[196]唐文祺,倪珊珊.高存低贷有望打破公积金贷款“劫贫济富”怪圈[N].上海证券报,2007-8-10.

[197]陈伯庚,顾志敏,陆开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50.

[198]张达梅.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缺失与调整[J].江淮论坛,2006(1):43-46.

[199]薛燕.简析当前住房公积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1(8):189-190.

[200]陈东.构建住房公积金专业银行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3):52-53.

[201]Woodrow Wilson.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J].Political Science,1941,50(12):481-506.

[202]Frank J.Goodnow.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M].New York:Macmillan,1900:10-11.

[203]金太军,钱再见,张方华,李雪卿.公共政策执行梗阻与消解[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27.

[204]贾康,刘军民.中国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经济社会转轨中“居者有其屋”的求解[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3.

[205][美]詹姆斯·W.费斯勒,唐纳德·F.凯特尔.公共行政学新论:行政过程的政治(第二版)[M].陈振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27.

[206]谭勤舟.广州廉租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31.

[207]韩立达,李耘倩.我国廉租房制度发展演变及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11):117-121.

[208]香港房屋协会.物业发展与统计资料[EB/OL].[2015-1-26].http://www.hkhs.com/chi/info/population.asp.

[209]钱瑛瑛,王振帅.城市成长管理理论下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策略[J].中国房地产,2009(3):58-61.

[210]黄樟,吴昊芮.城市廉租房的选址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08(35):210.

[211]谭建辉,李明飞.“夹心层”住房需求特征实证分析——以广州为例[J].建筑经济,2012(4):83-87.

[212]冯云廷,李怀.企业形象设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03:1-2.

[213]周林兴.CIS理念在档案馆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兰台世界,2005(5):11-12.

[214]纪向宏.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2-113.

[215]支林.CI企业形象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48-51.

[216]丁煌.政府形象建设: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的重要途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6):31-34.

[217]唐钧.政府形象与民意思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4.

[218]人民网.廉洁指数逼近全球前十,香港缘何稳坐亚洲“廉政先生”[EB/OL].[2012-2-1].http://sz.people.com.cn/n/2012/0201/c235350-16710684.html.

[219]Schachter Hindy Lauer.Does Frederick Taylor's Ghost Still Haunt the Halls of Government?A Look at the Concept of Governmental Efficiency in Our Time[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7,67(5):800-810.

[220][美]海瑞克·史密斯.权力游戏[M].刘丹曦,等,译.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338.

[221][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吴爱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9-121.

[22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34-368.

[223]廖为建.论政府形象的构成与传播[J].中国行政管理,2001(3):35-36.

[224]新华网.人均面积超“省部级”浙江清查台州豪华办公楼[EB/OL].[2008-12-31].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8-12/31/content_10584763.htm.

[225]中国新闻网.台湾写真:台北市政府大楼像“市民之家”[EB/OL].[2011-10-3].http://www.chinanews.com/tw/2011/10-03/3368302.shtml.

[226]程曼丽.政府传播机理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3-139.

[227]胡杰.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形象塑造[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4):71-74.

[228][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M].周敦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8.

[229][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M].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66.

[230]周国雄.论公共政策执行力[J].探索与争鸣,2007(6):34-37.

[231]陶花.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3:32.

[232]丁煌,周丽婷.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3):112-118.

[233]池忠仁,王浣尘.网格化管理和信息距离理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42.

[234]王名,杨丽.社会管理创新的“网格化”体系探析[J].探索,2012(1):136-141.

[235]Ian Foster.The Grid:A New Infrastructure for 21st Century Science[J].Physics Today,2002,55(2):42-47.

[236]田东.面向网格计算的动态容错服务策略及相关算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7:10.

[237][美]E.R.克鲁斯克,B.M.杰克逊.公共政策词典[M].唐理斌,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23.

[238][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四版)[M].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4-230.

[239]张筱悦.公共政策执行力与政策效能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1):83-85.

[240][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

[241]张世贤.公共政策析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101.

[242]McGuire Chad.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Information Flows in Public Policy Decision-making:A Move towards Building Sustainable Policy Instruments[J].Journal of Politics and Law,2011,4(2):25-35.

[243][英]保罗·贝尔琴,戴维·艾萨克,吉恩·陈.全球视角中的城市经济[M].刘书瀚,孙钰,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78.

[244](清)左宗棠.左宗棠全集(第九册)[M].上海:上海书店,1986:75-78.

[245]广州日报.流动人口比常住多了5万[EB/OL].[2014-4-23].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4-04/23/content_2605952.htm.

[246]广州日报.广州出租屋管理“六大模式”[EB/OL].[2013-9-16].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3-09/16/content_2392238.htm.

[247]李坤军.配建公共租赁住房杭州模式的样本意义[N].杭州日报,2014-12-26.

[248]黄穗诚.广州着力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N].广东建设报,2009-3-3.

[249]戎明昌.外来工每月花90元可住公寓宿舍[N].南方日报,2008-4-7.

[250]资料来源:广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流动人员服务管理水平》,2008-4-6.

[251]王普,夏晓露,等.给流动人口一个安稳的“家”[N].羊城晚报,2008-12-15.

[252]新浪房产.万科尝试微型住房遇到许多现实问题[EB/OL].[2012-12-10].http://sh.house.sina.com.cn/news/2012-12-10/1453164913.shtml.

[253]戎明昌.外来工每月花90元可住公寓宿舍[N].南方日报,2008-4-7.

[254]李楠,王睿.成都保障房管理破题[N].中国房地产报,2012-9-26.

[25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54.

[256][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78.

[257]庄国波.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2005(6):113-116.

[258][罗马尼亚]米哈依·T.奥洛维亚努.国家行政管理学概论[M].王铁山,译.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5:220.

[259]刘杰,赫郑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109-111.

[260][英]约翰·洛克.政府论[M].杨思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81-282.

[26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2.

[262]马凯.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几个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5):4-11.

[263]丘浔.均衡公平与效率: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4.

[264]马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J].求是,2012(1):8-12.

[265]丁煌,周丽婷.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3):112-118.

[266][英]迈克尔·博兰尼.自由的逻辑[M].冯银江,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50-184.

[267]王雪梅.地方政府多中心治理模式探析[J].人民论坛,2011(14):54-56.

[268][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70.

[269]丁煌,周丽婷.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3):112-118.

[270]丁煌,周丽婷.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3):112-118.

[271][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30-31.

[272][美]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教程(第二版)[M].项龙,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53-154.

[273]丁煌.利益分析:研究政策执行问题的基本方法论原则[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3):27-30.

[27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

[275]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59.

[276][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1.

[277]丁煌.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的关键在于完善监督机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5):33-36.

[278]丁煌,周丽婷.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3):112-118.

[279]陈永泰.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国家公务员考核中的应用[J].软科学,1999(12):75-80.

[280]蒋泽军,王丽芳,高宏宾.模糊数学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1-2.

[281]李力红,张怡.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69-174.

[282][日]三浦武雄,滨冈尊.现代系统工程学概论[M].郑春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4.

[283]李洪兴,汪培庄.模糊数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102-139.

[284]赵永刚,王燕燕,李飞,朱永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设计[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5):7-10.

[285][日]药师寺泰藏.公共政策[M].张丹,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63.

[286][美]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3.

[287]Charles O.Jone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M].Monterey CA:Brooks/Cole Pub Co,1984:196.

[288][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第十二版)[M].谢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9.

[289][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第五版)[M].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95.

[290]杨干生.政府IT投资价值的过程控制研究[J].学术研究,2010(9):75-83.

[291]杨干生.政府IT变革阻力与人口特征变异系数的关联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9(6):47-52.

[292]王岩冰,高鹏,彭赓.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装备采购招标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3):88-92.

[293]张跃,邹寿平,宿芬.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146-212.

[294]Chang D Y.Applications of the Extent Analysis Method on Fuzzy AHP[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6,95(3):649-655.

[295]杨林,谷长发.层次分析法在林区公路路线方案比选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1):51-52.

[296]莫勇波,刘国刚.地方政府执行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测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69-76.

[297][美]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M].李方,潘世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