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轨道交通对分行业就业人口变化的影响

轨道交通对分行业就业人口变化的影响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对浦东新区最重要的两条线路,东西向的轨道交通2号线和南北向的轨道交通6号线,首先考察3 000米缓冲区范围内各行业就业总量的变化,寻找变动最大的产业,再进一步研判线路周边就业的空间集聚形态。其他行业对轨道交通的集聚和空间敏感程度均不高。金融业就业人口密度在1500~2500米范围以内有较明显的提升。表6-21两次普查间轨道交通6号线分行业就业密度变化图6-30两次普查间6号线分行业就业密度变化图

轨道交通对分行业就业人口变化的影响

同样,我们从分线路的角度,探讨两次普查期间轨道交通是否起到引导产业转移的作用,采用3 000米的缓冲区作为研究对象区域能够更全面涵盖轨道交通的辐射范围。针对对浦东新区最重要的两条线路,东西向的轨道交通2号线和南北向的轨道交通6号线,首先考察3 000米缓冲区范围内各行业就业总量的变化,寻找变动最大的产业,再进一步研判线路周边就业的空间集聚形态。

1.轨道交通2号线缓冲区批发和零售业等就业人口有所增加,制造业等减少

整体上来看,如图6-25,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各行业随着距轨道交通距离的增加,就业密度呈下降趋势,在0~500米的范围内就业密度尤其高。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就业密度最高,对空间的敏感度较高;建筑业对空间的敏感度也较高,但趋势不同,随距离的增加而上升;制造业虽然在2号线沿线有较高的集聚程度,但对空间的敏感程度不高。其他行业对轨道交通的集聚和空间敏感程度均不高。

图6-25 2013年轨道交通2号线分行业就业人口密度

对轨道交通2号线来说,如图6-26所示,两次普查期间3 000米缓冲区范围内多数行业的就业人口增加,尤其是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这四个行业增加最多;就业人口减少的产业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等。

图6-26 两次普查间轨道交通2号线周边3 000米缓冲区范围内就业总量变化

从产业空间集聚的角度分析,如表6-20和图6-27所示,两次普查期间,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四个行业就业人口密度增加最多,且空间敏感度较高,尤其在500米范围内增加最多,呈现出明显的向轨道交通沿线集聚的态势。另一方面,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500米范围内锐减。建筑业在1 500米以内就业密度有所下降,在1 500米之外有所增加,表明建筑业向轨道交通外围扩散。

表6-20 两次普查间轨道交通2号线分行业就业密度变化(单位:人/平方公里)

续 表

(www.xing528.com)

图6-27 两次普查间2号线分行业就业密度变化图

2.轨道交通6号线缓冲区批发和零售业等从业人员数量增加,制造业等减少

对于轨道交通6号线来说,如图6-28,2013年批发零售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在沿线有较高的集聚程度,且对空间敏感程度较高,呈现出随距离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在1 000米以内集聚较高。金融业在沿线集中程度相对较高,且对空间的敏感度较高,就业密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在1 500米范围内集中趋势不明显,在1 500米之外上升明显。

图6-28 2013年轨道交通6号线分行业就业人口密度

轨道交通6号线开通于2007年12月,如图6-29所示,第二、三次普查期间,即地铁开通后的五年间,缓冲区范围内,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增加。而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图6-29 两次普查间轨道交通6号线周边3 000米缓冲区范围内就业总量变化

从空间集聚角度看(表6-21和图6-30),批发和零售业空间敏感程度较高,在1500米范围以内就业密度增加,1500米以后趋于平稳。金融业就业人口密度在1500~2500米范围以内有较明显的提升。而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在各个圈层内均有所下降,前者空间较敏感,后者则不敏感。

表6-21 两次普查间轨道交通6号线分行业就业密度变化(单位:人/平方公里)

图6-30 两次普查间6号线分行业就业密度变化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