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比较中国与法国巴黎的差异性分析

比较中国与法国巴黎的差异性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1.巴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状况巴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分散式集聚”态势。目前,巴黎已经形成了以“三角形”传统商务区为主中心外加9个次中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态。生产性服务业需要三个层次的技能,最高层级为管理和市场营销,中间层级为研究类,最低层级为物流等基础服务类。

这一节根据法国的路德维克·哈尔伯特(Ludovic Halbert)研究员2007年的文章From Sectors to Functions:Producer Services,Metropolisation and Agglomeration Forces in the Ile-de-France Region,分析巴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状况、推动因素和集聚政策。

1.巴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状况

巴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分散式集聚”态势。“分散式集聚”是指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从原来的单一商务中心逐渐迁出,主中心外形成新集聚中心的城市化方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部分巴黎的生产性服务业逐渐从城市主中心商业区迁移到大都市区之间的交界部分。以美国洛杉矶(Los Angels)为代表的扩张式城市发展模式成为当时城市经济学界的一股思潮,鼓励着企业和居民纷纷前往城市郊区享受更为宽敞的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一些学者甚至宣称城市就此“死亡”。然而,过去半个世纪人们却见证了城市的放射性和多极化发展,而非城市的消亡。绝大多数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公司总部集聚在城市中心商务区,少部分集中在城市次中心商务区,而非随意扩散。向城市外围均匀扩散的则是消费者服务业或者低附加值或者工作形式高度重复性的生产性服务业,比如电话中心或者公司后台。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将负责营销、决策和公关的“前端办公室”设立在核心商务区以最大化获取信息,而将日常办公的“后端办公室”设立在城市郊区来降低商务成本。目前,巴黎已经形成了以“三角形”传统商务区为主中心外加9个次中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态。

城市在向中心-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主中心和次中心形成一定的专业化发展。这种专业化是指劳动技能的专业化。哈尔伯特根据STRATES团队从1990年开始进行的相关研究将400种工作技能重新归类为14种,并进一步划分为5个大类。第一,抽象生产类,包括概念思维,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第二,物质生产类,包括制造业、物流、清理和维修工作;第三,居民服务类,包括零售和本地服务业;第四,权威类,包括公共管理、安全和司法;第五,人力发展类,包括医疗、教育和文化。这些专业化技能呈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管理技能与法务和文化技能空间相关;概念思考技能与市场营销空间相关;公共管理与教育从业者工作地点非常相近;物质生产与清理和维修空间集聚。

此外,这些技能的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不同部门的集聚尽管有所关联,但是无论部门的空间集聚形态如何,技能的空间集聚都呈现出近似的空间形态。无论是金融和保险、房地产、广告、交通、零售还是清洁行业,行业内技能的空间分布都遵从抽象思维技能集中在巴黎的“三角形”主中心、其他更为机械性的技能分布在城市外围的规律。(www.xing528.com)

2.巴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推动因素

巴黎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经验对于理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推动因素有几点启示。

第一,生产性服务业对信息的敏感度是集聚的主要动力。信息交换所能带来收益越高的企业就越需要选择集聚中心。巴黎中心商务区的企业集聚模式体现了集聚带来的信息快速流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独特的价值。另外,地理集聚不仅决定信息的传递速度,还决定企业之间传递信息的范围。在一定集聚范围内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取到一些“心照不宣”的信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动而非听别人的语言所能获取的信息。这些信息对降低企业决策的风险而言至关重要。

第二,分层级技能的集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需要三个层次的技能,最高层级为管理和市场营销,中间层级为研究类,最低层级为物流等基础服务类。从巴黎的案例来看,城市形成三个层次的技能各自的集聚中心,且最高层级技能集聚在城市最中心位置,中间层级技能聚集在城市副中心位置,最低层级则在城市边缘集聚。推动技能在空间上分层级集聚的动力可能是互联网等通信手段,因为互联网使得不同技能之间可以通过非面对面的方式互相交流;也有可能是技能的工资差异使得更高层级的技能更有可能支付更高的租金。在不同技能分层集聚的同时,同一层级的技能倾向于集聚在尽可能紧缩的空间范围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