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理论解析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理论解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具有自我强化的特点,集聚中心形成后吸引更多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向这个中心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形成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集聚中心。政策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合理集聚是各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最后,本文根据以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提出有利于浦东新区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理论解析

生产性服务业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证券投资业、管理及商务咨询业、律师事务所、科研机构、广告业、IT服务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均是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这些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可以降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企业的成本,更是在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文化软实力形成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起源于企业的服务外包,比如小规模工业企业可以将会计和IT外包给独立的第三方公司来节约管理成本和人员成本。服务工业企业的专业化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使得生产性服务业部门逐步繁荣起来。同时,21世纪以来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互联网使得企业不再需要和消费者在地理意义上接近,工业企业可以离城市更远,只将关键的营销和管理部门留在城市。企业总部在城市的集聚再次极大提高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力水平,因为与客户见面的交通成本变低,一个生产性服务企业可以同时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服务多个客户,节省的成本形成了更高的企业利润,增加了这个行业的服务供给和公司数量。

这种服务型行业的繁荣程度与其所面临的各类交易成本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面临的交易成本越低,生产性服务业就越繁荣。因此,集聚成为生产性服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企业资本和劳动力技能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越是靠近城市中心客户群的企业就越容易获得客户。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具有自我强化的特点,集聚中心形成后吸引更多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向这个中心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形成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集聚中心。

政策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合理集聚是各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在政策引领的过程中,首先要全面把握现状,并能够准确判断趋势;其次是理清集聚机理,理解生产性服务业在浦东新区集聚的动力和阻力;最后是能够使用合理的测度指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国际比较决定政策导向。本文即按照以上思路展开,具体研究框架如下(图3-1)。(www.xing528.com)

图3-1 政策引领研究框架

本文首先从浦东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历史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企业在历年经济普查的时间节点上的静态表现。这部分分析的目的在于构建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的基础,着重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及其下属细分行业的总量以及在全部行业中各项指标占比,以及这些指标从2003年到2013年间的变动情况。本研究力图通过由点到线的描述性分析,揭示生产性服务业在浦东新区整体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及发展态势。本研究接下来进入企业的迁移及落户这一动态行为的分析中,试图理解在历年经济普查的时间节点之间企业的空间集聚行为的规模及特征。企业落户代表新成立企业的空间选址行为,企业迁移代表已有企业逐渐调整自己的空间定位搜索更优地理位置的再选址行为,观察两者可能有助于回答集聚经济是否会吸引企业集聚以及使新加入现有集聚中心后企业是否会从集聚中心获益的问题。随后本文对企业集聚的程度进行测度,具体而言,包括生产性服务业下属细分行业的赫芬达尔指数测度和EG指数测度两部分。赫芬达尔指数体现了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即是多个小企业激烈竞争还是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赫芬达尔指数的测度是EG指数测度的先决条件;EG指数体现了企业的空间集聚程度,EG指数越高,同业企业在空间上就越集中,反映了较强的集聚经济。接下来,本文基于以上描述性分析和集聚度测度,深入分析推动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将浦东新区生产性服务业测度的结果与伦敦市和巴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集聚情况进行比较,并归纳总结这些国际先进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最后,本文根据以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提出有利于浦东新区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