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浦东新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聚分析表明:(1)浦东新区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呈指数增长;金融服务业趋于成熟。(2)过去五年间新企业落户和存续企业迁移呈现集聚态势。(3)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呈现空间弱集聚特征,部分行业较为分散;诸多细分行业出现了强集聚中心。(4)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浦东新区产业结构会向发达国家的先进城市和区域靠拢,尽管在产业具体比例构成上会存在差别,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增长的格局是可以预期的。
基于上述结论,得到如下政策启示:
第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可分性导致二者互动发展,应加强产业融合以提升产业链综合功能和竞争能力,但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内部的空间集聚特性表明,建设产业集聚区或重点功能区有助于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也需要注重培育具有紧密上下游合作的产业集群。
第二,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需要关注区域差异性、行业异质性和时间波动性,尤其需要重视街区单元发展差异对不同功能区分工地位的影响,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内部行业空间集聚生成与演化的差异性。(www.xing528.com)
第三,金融、信息等产业发展主要面临体制上的约束,尽管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但发展已经减速。物流、会展、房地产、商务中介等行业由于开放程度比较高,发展较快。其中,制约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个较大障碍来自政策壁垒,而这又是浦东政府所不能控制的,所以,只有借助于微观企业的创新,才能有效推动浦东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有效政策的推动。具体的政策建议如下:(1)营造适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2)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创新;(3)确定生产服务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行业重点;(4)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跳出上海,寻找到自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实现同中心城市的错位发展,既有效利用靠近中心城市的便利条件,又尽量不受或少受到大都市阴影效应的影响;(5)健全统计及全面掌握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