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effi(1994,1999)在继承和发展价值链思想(Porter,1985;Kought,1985;Krugman,1986)的基础上,提出了GVC(即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并根据主导企业和产业特征不同,将GVC驱动模式分为生产者驱动型及购买者驱动型两大类。Humphrey&Schmitz(2002)进一步将GVC驱动模式分为生产者驱动型、购买者驱动型、混合驱动型三类,这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开创了新的理论视角。Humphrey&Schmitz(2002)提出GVC的“四维度”理论之后,GVC视角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慢慢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Catherine J.Morrison(2006)认为在GVC的框架内,产品生产的各个具体环节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因此产品内分工的不同环节所产生的中间产品在国际分工不同环节上的国际市场势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Montgomery(2009)也认为在GVC中不同分工地位的企业国际竞争力并不相同。Oviatt(2009)进一步指出基于GVC的企业国际竞争力在工序流程图里呈现倒U型,即在工序的两端环节(如设计和品牌等环节)国际市场势力较大,工序的中间环节(如加工环节)国际市场势力较小,并且在两端环节的国际市场势力的作用下,中间环节的国际市场势力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Andreas Irmen(2010)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也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他发现国际品牌拥有者实际上比加工者具有更高的国际竞争力。
国内学者朱勤(2008)以浙江制鞋业为例,揭示了GVC中采购商主导的俘获型治理模式是造成地方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缺失的重要因素。要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企业必须创新性地整合全球要素,实现价值环节的功能攀升,提升国际市场势力。张小蒂等(2009,2010)分别以沃尔玛和义乌为例,揭示了在GVC中基于渠道控制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机制,认为对于GVC高端的销售渠道环节的控制有助于提升一个企业(产业)或区域的国际竞争力。(www.xing528.com)
综合来看,基于GVC、全球生产网络视角研究国际竞争力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相关研究仅局限于国际竞争力在GVC、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分布特征和拓展方向等方面,对于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拓展方式缺乏系统化的理论研究。本书从全球网络视角出发,进一步拓展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探讨中国跨国公司如何通过构建全球生产、研发、品牌销售等网络,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