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生产网络以及它们如何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互动的研究上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献都开始在此框架内分析其结构及互动机制。现有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试图探索全球范围内价值创造和产业升级的多层级过程(Bair&Gereff,2003;Coe&Hess,2005)。Schmitz(2005)、Gereffi et al.(2005)通过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研究了产业升级、价值创造、增殖和获得的过程。Kaplinsky(2005)把公司纳入全球经济范畴,详细考察了公司和地区嵌入全球生产网是如何影响其发展前景的。Parthasarathy&Aoyama(2006)通过研究印度软件业的发展,详细分析了跨国公司制度背景和地方企业家的观念,证明了非正式的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全球经济中的地方升级。
现有研究表明,根据全球生产网参与者的社会嵌入性、文化背景、权力不对称性等指标显示,全球生产网络结构和管理方式在同一模式的跨国生产体系中存在很大的不同。Depner & Bathelt(2005)通过研究上海汽车集群的供应链,阐述了德国公司如何在一个不熟悉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下克服运行的困难。Smith et al.(2002)和Bair(2005)对全球商品链条进行分析,说明应当对于全球生产网络企业运作的文化、政治和制度环境的有新的认知。(www.xing528.com)
国内学术界对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开始于2000年以后,主要是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研究我国产业升级问题。李健(2008)从地方化与全球化(全球化表现在全球生产网络)互动的作用进程探索区域和城市发展新的机制和实质,从而为目前中国的各种城市、城市群和区域发展规划与战略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依据。赵君丽(2009)把集群外部知识源、企业吸收能力和集群企业之间交互作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认为在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集群的升级取决于企业的知识基础、企业的努力强度和集群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机制。邓智团(2009)基于系统经济思想构建了技术、制度与产业组织协同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计算机全球生产网络形成演变过程进行再解读。新技术制度系统促进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网络化,其空间响应的结果是形成全球生产网络。从特定行业的选择来看,张臖(2006)分析了台湾电脑及外设产业的升级路径对中国电脑及外设产业转型升级的借鉴意义。卜国琴(2006)以世界家具产业为例,以全球生产网络为载体分析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分工与资源优化。蒲华林(2008)和张文杰(2008)都以汽车行业为例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的特定产业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