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值链
1.价值链概念
价值链概念的提出最早源于Porter(1985)在《竞争优势》中对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基于相互联系的内部活动构成的行为链条的阐述,后又将研究视角拓展至企业外部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提出“价值体系”的概念。价值链包括三方面含义:
(1)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例如后勤原材料供应的计划性、及时性和协调性会影响生产制造的连续性;
(2)企业的每项活动都会给企业带来价值,例如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服务就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为企业带来无形价值;
(3)企业不仅包括内部价值链,还可以将价值链延伸,包括企业外部与供应商、与顾客之间的联系。
2.价值链模型
通过对价值链定义的分析,价值链可以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两大部分。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如材料供应、成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这些活动都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相关。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这里的技术和采购都是广义的,既可以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的开发管理,例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采购管理既包括生产原材料,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例如,聘请有关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广告策划、市场预测、法律咨询、信息系统设计和长期战略计划等。
从价值链的构成可以看到,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例如多花一点成本采购高质量的原材料,生产过程中就可以减少工序,少出次品,缩短加工时间。虽然价值链的每一环节都与其他环节相关,但是一个环节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环节的价值活动,则与其在价值链条上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根据产品实体在价值链各环节的流转程序,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被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大类。在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中,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运行可以被称为“上游环节”;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可以被称为“下游环节”。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产品,与产品的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顾客,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顾客特点。
3.价值链研究的发展
Kogut(1985)基于国家层面宏观视角探讨价值链增值过程中国际战略优势的获取问题,运用价值链的概念分析资源在全球空间中的再配置过程。早期的价值链理论偏重于从单个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与竞争优势,价值链研究的中心在企业内部。20世纪90年代开始,波特将价值链的重心从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将价值链的范围从单个企业层面扩展到产业层面,并开始研究价值链的空间分布。Kogut(1985)在分析国际战略优势中使用了价值增值链,认为价值增值链是由技术与原材料和劳动力的融合而形成的各种投入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并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的过程。与波特相比,Kogut将价值链的概念从企业层次扩展到了区域和国家,更加强调了价值链的垂直分解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全球价值链条的片断化和空间重组问题。Krugman(1995)就曾对此进行过探讨。此后,其他学者使用了“片断化”来描述生产过程的分割现象(Arndt & Kierzkowski,2001)。在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的过程中,Arndt和Kierzkowski认为“产权的分离是跨界生产组织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如果产权分离无法实施,那么跨国公司和外国直接投资就有可能是一个首要选择。如果产权分离是可行的,那么委托加工等方式就会提上日程,而外国直接投资就不会扮演主要角色”。这两位学者的观点为OEM生产外包和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
(二)全球价值链
1.全球价值链概念
“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正是在早期的价值链、价值体系、全球商品链的基础上提出的。Gereffi(1999)和其他研究者将价值链概念与产业的全球组织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的概念,即围绕某种商品的生产所形成的一种跨国生产组织体系,把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企业、机构组织成一体化的生产网络,形成全球商品链。由于“商品”一词在西方语境中经常代表着服装、食品等最终消费品,而将服务、机械设备等排除在外,因此后来的学者逐渐用“全球价值链”代替了最初的“全球商品链”的概念。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在分析国际扩张和区域分工的供应链价值创造方面已经得到普及。Gereffi(2012)突出强调全球价值链的主要特征分析,并探讨了治理和升级这种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指出现代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动力及其对全球生产和贸易的影响所示如下:一是强调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和新地理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二是全球市场和单个标准的关键角色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作用;三是经济危机如何导致终端市场的转移和价值链的区域化,并讨论全球价值链分析的潜在的未来方向与供应链合作的研究人员。(www.xing528.com)
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全世界范围内,为创造并实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直至回收处理等全过程的跨企业网络组织,它包括所有参与生产销售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的分配。由定义可以看出,全球价值链包括了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营销、销售、消费、服务等一系列的整个环节(张辉,2004)。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是分工进一步深化和产品价值创造体系中不同价值环节片断化并重组到不同空间的结果,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由于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一体化使得产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发生重组,并分散到不同的空间范围,促进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
2.全球价值链理论主要内容
(1)价值分析
全球价值链价值分析主要是分析价值如何产生于全球价值链各环节,以及如何在各环节分配收益。由于生产的分散化,价值量的产生由有形转向无形。在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生产分工逐渐演变为产品内分工,产品的价值在产品生产环节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增值,通常在产品生产环节过程中的价值的增值不大,但是物流控制、广告、产品设计、品牌推广等越来越建立在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活动的价值增值空间非常大,同时,企业这些活动在全球价值链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ereffi,1999)。
(2)动力机制
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是指在消费者的需求和上下级供应商、销售商的推动下实现全球价值链中的各环节的划分、重组和正常运转。由于技术环节和市场营销环节是价值链中价值增值的主要方面,因此,参与这两个环节的企业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治理者。而对于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生产环节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来说,则面临着越来越窘迫的境地(Kaplinsky,2000)。
(3)全球价值链的制度机制
制度机制即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运行的内在和外在制度环境。全球价值链下,国际或者企业所在地区的法律规章和制度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连带地会对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和升级产生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制度因素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设置贸易壁垒的主要手段,此外,价值链中形成的规则和制度也会影响企业在产业中的升级。
3.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治理”是采用非市场化方式协调价值链中活动的企业间的关系和制度机制,它保证着价值链、企业间的互动展现出更多的组织性而非随意性。对价值链的治理需要在各个价值链环节的连接处,设定一则参数以保证价值链中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这些参数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涉及生产过程定义,包括使用的技术、支链系统、劳动标准、环境标准等元素);何时生产;以何种价格生产。在价值链中,一些企业设定和实施这些参数,其他企业则执行这些参数。
价值链治理指的是通过价值链中各公司之间利益关系和各种制度,实现价值链内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以及不同环节之间的协调。全球价值链治理的五种模式即等级型(hierarchy)、俘获型(captive)、关系型(relational)、模块型(modular)和市场型(market)。从等级型到市场型治理模式的变换体现出了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协调能力和力量对比失衡性从高到低的转变过程。在许多全球价值链中,可能存在多个参与治理的领导公司,这些领导公司在不同环节发挥着不同的作用(Kaplinsky,2000)。
Humphrey和Schmitz(2001)分析了治理在价值链中发挥的作用,将其归纳为五方面:市场进入,获得生产能力的捷径,收益的分配,影响政策的方向和技术援助的漏斗。Gereffi,Humphrey和Sturgeon(2003)等三位学者在研究中,对三种决定价值链治理模式的关键因素的区别进行对比分析,这三种因素主要为交易的复杂程度、识别信息的能力和供应能力,并提出五种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呈现了从低到高的明确协调与权力不对称的程度。
价值链治理模式依赖于价值链参与者的互动如何被管理,技术如何被应用于设计、生产和价值链治理本身等具体细节,甚至在某一特定产业、特定区域与时间,治理模式可能有所不同。然而Gereffi(2005)指出这些动因与变量绝大部分能够被其提到的三大要素所解释。而信息复杂性、编码信息的能力和供应端能力为何与如何改变,Gereffi做了部分阐释,其一,由于领导企业寻求从供应端那里掌握更复杂的产出和设备,从而引起信息的复杂性改变。因供应端现有的能力可能无法满足来自买方的新的需求,故可能降低供应端能力的有效水平。而降低复杂性可增加交易的编码能力。其二,产业的编码与创新之间存在一种持续的状态,同时,新技术会重启编码的进程。其三,供应端能力随时间而改变,供应商能力因学习而增强,但也会因买方引入新供应者进入价值链,新技术的投入,或是领导企业增加对现有供应商的要求而再次减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