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的能够持续获利超过其他企业的能力,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体现了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综合能力高,竞争力就强,反之亦然。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企业通过培育自身资源和能力,获取外部可寻址资源,并综合加以利用,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现代一些学者对跨国公司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企业产品层面的影响因素
1.价格及成本是基本影响因素
价格竞争是企业间竞争的基本方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一产品的价格就意味着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价格是企业竞争力差异的一个来源。早期研究认为,提供复合式的产品服务组合相较于提供集中度更高或更加聚焦的产品被证明使得企业绩效呈现显著的降低(Lang&Stulz,1994;Berger&Ofek,1995),这一现象被称为“多元化折扣”。另外,成本是企业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决定了企业的价格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和获利空间,成本优势就是企业竞争力差异的另一个来源(Luo,2012)。成本低的企业在价格制定过程中能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能够吸引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购买倾向,可以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收益。周晓东和项保华(2003)认为,虽然竞争存在不同的层次,但竞争优势最终应当体现在为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离开市场、产品或服务,空谈竞争优势是没有意义的。竞争优势表征的是一种顾客价值优势,表现为一条独特的价值曲线。
2.产品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产品质量是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功能性要素,质量既是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交换的最根本前提,也是企业实现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销售状况取决于提供产品的质量,质量好的产品在价格制定过程中的选择余地较大,劣质产品在市场中毫无竞争优势,消费者不会忍受花费一定的金钱换来的却是质量有缺陷的产品(任艳秋,2014)。产品质量包括内在质量特性(如产品结构、性能、精度、纯度、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外部质量特性(如产品的外观、形状、色泽、手感、气味、光洁度等)。
(二)企业资源层面的影响因素
1.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和难以交易的特殊资源和战略资产(Barey,1991)。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对企业供应商、消费者和竞争者都提供相应的竞争优势。企业在技术、专利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往往很难长久保持,但是一般来说,只要企业在经营期间不出现严重的失误,品牌资产会不断增值,使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断扩大。
2.人力资本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因素
Johnson&Scholes(2002)认为,创新、技术进步、有效地组织有活力的经营管理、品牌、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人力资本被广泛地认为是公司竞争力至关重要的来源。在产品差异性不容易获得的高强度竞争环境中,品牌的经营对维持和提高组织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地,Drucker(1988)与Kanter(1989)也越来越认识到竞争优势更可能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育和雇佣而获得。这就包括加大对雇员训练和发展的投资,贯彻培育和利用雇员的创新精神,吸引人才去为公司工作的动力机制。大量中国公司的数据表明,产品差异化和国际化一直是新的公司战略。
3.社会网络关系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www.xing528.com)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不仅依赖于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或能力,而且还依赖于企业的社会网络关系资本(Lee&Cavusgil,2006)。任何企业都处于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之中,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双赢”或者“多赢”(侯方淼,2004)。这使得企业间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的重要性显现出来。蒋天颖、张一青、王俊江(2010)提出社会资本和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并通过对浙江省72家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来验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得出中小企业社会资本对知识共享与创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的结论,中小企业要确立竞争优势,必须先了解其影响因素,必须重视社会资本、智力资本的投入,同时还要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与创造的企业氛围。
(三)企业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1.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理论提出之后,Bertrand(2000)在对40个欧洲及美国的职业经理进行面谈后,研究了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创新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提出通过技术联盟、部门协作、战略联盟等形式培育核心竞争力(Faulknel&Bowan,1995)。在一个技术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产品的创新经常会面临失败,在技术进步加快的环境下,技术创新过程变得更具有风险性,并直接影响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变化和迁移。从上述来看,学者们共同认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创新。创新能力与品牌是跨国公司竞争力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因为其影响因素也存在着差别,发展中国家要基于自己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来探讨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来培育跨国公司的竞争力。
2.异质性与差异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利润的来源不仅取决于市场结构,而且更多地由企业内部要素禀赋差异和核心生产力的差异来决定。Leonard Barton(1992,1994)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公司区别于其他公司并对公司提供竞争优势的一种知识群,即企业的异质性资源。企业的产品或生产经营的某些环节能够与竞争对手有区别,形成本企业特色的稀缺,即“局部的供不应求”,就能将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别开来,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以此来获得超额价值(任秋艳,2014)。一般来说,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都是拥有较强的差异化能力,或者说是差异化的能力使某一个企业在竞争的较量中脱颖而出。所以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中取得胜利,拥有优势,就需要在经营的某方面创造出差异性。
(四)行业或国家特定影响因素
波特是第一位从产业层次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学者。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解释国家、产业或企业竞争优势的全新理论,即“钻石理论”。钻石理论认为,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公司或产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要形成国家整体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以下4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整合作用: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机会和政府行为。六项因素结合成一个体系,共同作用决定国家竞争优势。
从行业的竞争优势来看,杨振兵、马霞、蒲红霞(2015)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对比较优势进行了研究,针对现有研究忽略的市场竞争等重要因素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利用2001—2012年中国工业行业的样本数据,构建一个新的环境规制指标,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等要素对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呈现倒U型的趋势,市场竞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对贸易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重视人才战略、鼓励研发、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对提升贸易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葛顺奇和罗伟(2013)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例,研究了其对外直接投资和母公司竞争优势。体现母公司竞争优势的因素,包括新产品占比、人均管理成本、人均产出、资本密集度、利润率和出口强度,对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体现竞争劣势的债务利息率则阻碍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作者运用实证的方法证明了企业的竞争力越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大。而体现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中新产品占比、人均管理成本、人均产出、资本密集度、出口强度和企业的年龄,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率正相关。对于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解释力,新产品占比和出口强度相当,年龄越大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越高。
早期跨国投资理论较为典型的“垄断优势理论”(Hymer,1970)和“内部化理论”(Buckley&Casson,1976),从企业资源优势及市场缺陷解释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基于两种观点,Dunning(1988)补充了东道国因素,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为OIL模型。其中,L(区位优势)就是重点分析东道国的市场、制度、文化等因素对跨国公司的影响。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快速成长及国际化步伐加快,但并不具备所有权优势(O)和内部化优势(I),与传统理论相悖。基于新兴市场国家制度特殊性及对企业国际投资的影响,制度安排成为新国际投资理论研究的新热点(Buckley,2002)。近年来,阎大颖(2009)、侯文平(2014)、余官胜(2015)等学者通过研究政府资源配置能力、企业国有化探讨了母国制度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