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营企业概述及竞争利器

民营企业概述及竞争利器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民营企业概念民营企业简称民企,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并没有“民营企业”的概念,“民营企业”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广义的民营企业是对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企业则不包含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应当把创新作为竞争的利器。

民营企业概述及竞争利器

(一)民营企业概念

民营企业简称民企,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并没有“民营企业”的概念,“民营企业”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广义的民营企业是对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企业则不包含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本书的民营企业指狭义的民营企业。现实中大多的民营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因此,为探讨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规律及特征,本书基于中小企业成长理性分析民营跨国公司成长。

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SMEs)是从企业规模的角度认识企业。从目前国际上对于中小企业的认识来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概念。一般在谈到中小企业的时候,往往指的是资产规模较小、人员配置简单、经营领域较为狭小的企业。这种企业通常在管理上较为独立,企业所有权属于一个或多个个体,企业经营所在地往往较为固定,很少发生重大调整,它们也很少直接与产业内的强大竞争者发生面对面的竞争行为,而更多的是关注那些暂时还不曾为大型企业所占据的细分市场。因此,中小企业在经营行为方面展现出相对独特而稳定的特征。我国关于中小企业的界定主要来自于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业〔2003〕143号文件)。文件中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是以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为指标,同时结合行业特点,适用于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体现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将享有同等的待遇。

根据《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的相关条例,中小企业标准分为以下几方面。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1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和新创企业之间存在区别。新创企业是针对企业的成立时间而言的,它泛指那些刚刚成立,还未在市场上成功站稳脚跟的企业。二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刚刚成立的企业一般来说是中小企业。当然,也有很多特例:很多企业已经成立多年,却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扩大规模,因此,从企业规模的角度来看,仍属于中小企业;相反,很多依托重要产业背景或母公司成立的企业,在一开始就拥有很强的实力,那么,它们就不属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和新创企业的这一联系也使得它们的研究框架在撇除了一些特例的情况下可以通用

(二)民营企业的特征

总体来看,民营企业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民营企业活动与创新密不可分

在市场经济活动日益活跃的今天,民营企业的成功越来越需要依托于创新。创新并不仅仅指技术方面的革新,在生产工艺、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改进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创新。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创新为基础。在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的直接竞争对手是成熟的大企业,其中很多企业同时还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国有企业。如果民营企业准备走出国门在海外经营,还将面临国外已经经营多年的同行的倾轧,但无论如何,直接在价格、产品、服务等方面与之展开针锋相对的竞争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民营企业应当把创新作为竞争的利器。

创新不仅能够积极推进企业的市场开发,从企业内部的生产运作流程来看,创新也与成本密切相关。企业在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源,也往往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赢利空间。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际性的竞争中,其主要优势在于生产成本方面。而这一优势更多的是依托于人力方面的不断挖掘,而不是通过创新改变流程,提升效率。实际上,这一方式已经在长期的发展中走到了尽头,难以拥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相反,如果能够以创新改进流程,带动成本优势,则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创新同时也是企业内部资源的重新整合。民营企业本身资源较为匮乏,这是民营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的重要特征。在这种不利条件之下,更需要企业能够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与资源利用方式,充分发挥资源对于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而言,资源充裕的企业没有很强的动力对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改进。因此,创新作为强有力的资源整合方式,具有独特意义。从国内外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中可以看到,创新是在某一区域内民营企业不断涌现、成长、壮大的推动力。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的发展中,民营企业如果要保持当前迅速发展的局面,并且不断引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和商业浪潮,必须要坚持以创新为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民营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归根到底要依靠创新。

2.民营企业的发展具备一定的风险

民营企业的成长风险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阶段。很多经营领域还处于国有资本一枝独秀的状况。民营企业进入这些领域将会面临很多障碍,因此,大多数民营企业仍只能在部分不受限制的领域经营,这就加大了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从我国当前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对于民营企业的支持条件还并不完善。很多在发达国家已经高度市场化、运行效率较高的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从外部获得更多政策、资金、技术、知识等方面的资源,这又进一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成长空间。

从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看,我国民营企业总体上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技术的很少。这就使得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制于企业的内在条件,难以有更大的空间供其发挥。而且,这种内部不利条件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特征,也就是说,那些已经依靠劳动力密集投入发展起来的企业难以跳出原有的框架,实现成功转型。因此,近年来,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呼吁各地区积极促进产业升级,但是现实发展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www.xing528.com)

民营企业的风险性特征要求管理者应当积极正视民营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尽可能吸纳更多的外部资源支持企业发展,用科学、规范的战略决策流程代替管理者个人的盲目决策,降低企业失败概率。民营企业的风险性特征对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当着眼于更高的发展层面,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让更大范围内的民营企业都能够享受到有力的政策扶持,从而在宏观层面降低民营企业的死亡率

3.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价值创造属性

民营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非常明显的。从国际上的发展经验来看,很多创新型发明并不是由大型企业所开发的,相反,由民营企业所主导的创新活动却产生了大量的创新性成果。以美国硅谷地区的发展史为例,在历次由技术推动的硅谷创业活动浪潮中,涌现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不论是早期的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技术,还是近期的互联网技术,都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开发的。从国内的高新技术创业活动的发展进程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当然,民营企业的价值创造功能不仅仅体现在技术领域,在创造就业、创造财富等方面,民营企业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其价值具备很强的外溢性。民营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需要依托于一系列的管理过程。除了管理者本人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素养以外,更需要企业层面的系统规划、决策和执行。如果中小企业想要到海外发展,创造比在本土市场更为显著的价值,那么需要在战略规划、产品销售、人力资源招募和激励方面倾注更多精力。因此,民营企业的价值创造并不是轻易就能够实现的,如果缺乏相应的规划实施,再美好的价值也只不过是镜花水月。

(三)中小企业的分类

根据标准的不同,可以将中小企业分为多种类型。

1.按与大型企业的关系分类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的。在市场经营中,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按照这些关系的属性特征,可以分为独立型中小企业、互补型中小企业、替代型中小企业和竞争型中小企业。

2.按所有制分类

所有制类型是企业在法律归属方面的属性特征。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企业所有制可以分为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个体私有,中小企业也可以分成国有中小企业、集体中小企业和私有中小企业。一般来说,在零售、餐饮、住宿、商贸等领域,私有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在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制造业,私有中小企业的比例也很高,但在大型工业中,私有中小企业比重较小。

3.按生产要素特征分类

生产要素是企业投入生产环节的不同元素。通常而言,在企业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投入要素大致可以分为技术、劳动力、知识三方面。技术是指那些专用于产品生产制造环节的工具或规则,对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来说,这一要素是企业竞争的重要工具;劳动力是企业组织生产的主要力量,我国很多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在企业经营中,尤其指那些能够应用于企业管理整个流程的创新原理和模式。因此,从技术、劳动力、知识三方面来看,中小企业可以分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三类。

4.按生产方式特征分类

企业生产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生蜕变。在传统的生产活动中,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实力和规模所限,通常以手工生产作为主要方式。在这样的中小企业中,分工尚不明确,组织结构还没有规范地设定,企业所需的各项资源来自于企业股东的家庭,企业成长空间也存在局限性。现代意义上的中小企业已经借助技术发展的有力条件,实现了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机械化的生产加工流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人工,这就使得企业在经营效率上有了较大的突破,边界在不断扩大,也拥有了更大的成长空间。

5.按目标市场分类

按企业所面向的目标市场特征可分为外向型中小企业和内向型中小企业。外向型中小企业主要面向海外市场,其主要产品和服务通过出口实现价值,在沿海一带的制造加工产业中,很多中小企业都属于外向型的中小企业。内向型中小企业则将主要的经营精力放在国内市场上,特别是针对特定区域的消费人群。在这一区域之内,通过精耕细作的经营,企业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成长空间,甚至向外向型中小企业发展。

6.按产业进化程度分类

按中小企业所处的产业进化程度可以分为先导产业的中小企业、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成熟产业的中小企业和衰退产业的中小企业。产业的进化程度决定了产业的竞争格局和成长空间。在产业进化初期所创办的中小企业能够在产业迅速成长之前获得较有利的市场地位,而在产业进化后期进入市场的中小企业却有可能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在不同进化程度产业结构中的中小企业需要具有差异性的产业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