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就在《经济发展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中提出了创新理论,并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引入新的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给来源、建立工业的新组织。这一概念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等,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较早的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在熊彼特看来,技术创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或模式。
(1)有一个与科学新发展相关但不能确定的创新或发明,其处于现有企业和市场结构之外,基本上不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但可能受到潜在需求的影响。
(2)一些企业家意识到这些发明的未来潜能,准备承担接纳这些发明或创新的风险,这种冒险行动是一般企业家不敢采取的。
(3)一旦成功地做出一项根本性的创新,将使现有市场结构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成功的创新者将获得短期的超额利润,但这种垄断会随着大量模仿者的进入而被削弱。
然而,熊彼特并未对技术创新作出严格的定义,之后的学者在重新阐述、评价其创新概念的基础上,依照各自的不同理解尝试着定义技术创新,逐渐拓展了这一概念,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开发性研究、20世纪70—80年代的系统性研究和80年代至今的综合研究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创新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和界定。(www.xing528.com)
1951年,美国学者索洛(Solo)对技术创新理论重新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价》一文中,他提出了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与发展,这是学界首次以阶段、过程解析熊彼特的定义。该定义被认为是技术创新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后续的研究大都沿着这一思路进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另一种认为技术创新是一项探索性活动,该活动从企业对新产品的构思开始、以新产品的宣传和销售为终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1976年:科学指示器》中,则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的一种行为。该定义强调了技术的应用和技术价值的市场实现。
整体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创新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企业的技术创新。随后,人们的视野逐渐从特定的个体创新转移到了更广泛的技术发展上,创新被看作是与多种因素相联系的技术经济现象。之后的学者进一步研究了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并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第二代技术创新理论模式。纳尔逊(Nelson,1993)提出,某一个技术创新与其他技术创新之间不是离散的,创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人们不应孤立地考虑创新,而应在一个不断演进的环境中,在技术结构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理解技术创新。此后,创新研究的视野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互动,开始从线性范式走向网络范式。1987年,美国学者弗里曼(Freeman)首次使用了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的概念,认为:“现代的国家创新系统从制度上讲是非常复杂的,其涉及制度要素和私人企业的行为因素,既包括致力于传授技术知识的大学,也包括政府基金与计划。”随后,丹麦学者伦德瓦尔(Lundvall,1992)分析证明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存在,并进一步指明了其框架构成。对技术创新支撑环境的重视与研究,表明第三代技术创新理论模式开始出现。
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其对技术创新内涵的界定与国外学者大致相同。傅家骥等(1990)将技术创新界定为企业家通过对生产的各要素、条件和组织等重新组合来构建效能更高的新的生产体系,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其本质在于将科学技术与经济活动合理地结合。贾蔚文(1997)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生产,到投入市场这一完整过程中一系列活动的总和。陈柳钦(2007)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动力,其以科技活动为手段,不断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是新工艺、新技术面向市场的成功应用。该概念强调技术创新不仅应注重技术的创造性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更应注重技术在市场推广上的成功、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结合已有的文献以及本研究的对象特点,本书认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还是一种价值创造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过程。技术成果只有被应用到现实的生产中,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技术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