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设计及假设制定

研究设计及假设制定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上述观点,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阐述内外环境因素对企业创新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建立分析模型,构筑研究框架。Cohen & Malerba通过研究发现:从行业层面来看,创新目标与创新数量成正比;从企业层面来看,创新目标影响着企业成功实施创新的能力。Cohen & Malerba对企业创新进行的研究发现:创新成功的企业进行创新的动机大多具有主动性并采用求变战略。Arago’n-Correa & Rubio-Lo’pez通过研究证实:求变战略与财务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研究设计及假设制定

如前所述,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创新环境会导致企业在创新能力或者创新产出方面出现差异。按照上述观点,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阐述内外环境因素对企业创新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建立分析模型,构筑研究框架

创新是由一系列活动组成的一个完整过程,因此企业创新始于企业采用的创新战略,创新战略取决于企业进行创新的动机。前期研究(例如,Buesa et al.,2006;Mohnen et al.,2008)认为企业创新战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在做创新先行者还是做创新跟进者之间做出选择,主要原因在于创新先行者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先发优势主要包括:抢占稀缺资源,占据有利的商业位置,早于对手注册商标或专利,提前获得市场占有率优势。此外,先发优势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较高利润并形成资金优势,同时容易在供应商、经销商以及顾客群体中树立良好的产品声誉,使产品或服务获得较高的顾客忠诚度,同时先行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后续到来的竞争压力。先发劣势主要在于创新成本与创新带来的风险。Lieberman & Montgomery(1998)的研究证实:先行者并不能保证获得创新预期收益同时也不能完全避免其他竞争者犯过的错误。有鉴于此,企业有理由决定进行创新或者不进行创新(12)。Cohen & Malerba(2001)通过研究发现:从行业层面来看,创新目标与创新数量成正比;从企业层面来看,创新目标影响着企业成功实施创新的能力(13)

创新战略本质上是企业对环境变化产生的刺激所进行的反映与解释,表明了企业所采取的应对行为以及动机。不同的动机(主动或被动)会导致企业采取主动求变或被动应变的创新战略。Dormio(2009)把企业进行创新的动机主要分为主动性与被动性两大类。①主动性动机把环境变化产生的刺激体现在企业主动改变创新战略来提高产品(服务)附加值,丰富产品(服务)多样性,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上。②被动性动机把环境变化产生的刺激体现在企业被动适应环境变化以应对变化与要求上。例如,在政策法规方面,政府强制要求的政策法规不仅决定企业运营模式,同时也影响企业创新,通过创新达到法规相关要求是企业创新的动机之一。在资金方面,企业进行融资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或为自身创新项目寻求资助也可成为创新动机。

Cohen & Malerba(1989)对企业创新进行的研究发现:创新成功的企业进行创新的动机大多具有主动性并采用求变战略。相比于被动创新企业,主动创新企业不仅更关注产品(服务)创新,而且也更加积极关注市场变化,更致力于在创新战略层面对变化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与之相反,被动创新企业仅仅把运营作为主要的关注点。从市场和行业环境看,企业只有不断关注环境变化并且能够感知更好的行业与市场发展,才会有更大信心与更强的动力进行创新。Arago’n-Correa & Rubio-Lo’pez(2007)通过研究证实:求变战略与财务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论述可以认为:采用主动求变创新战略的企业能够实现较高的创新产出,采用被动应变创新战略的企业只能够实现较低的创新产出。以此提出以下假设:

H1a.企业关注与市场变化有关的创新目标能够获得较高的创新产出;

H1b.企业关注与效益有关的创新目标能够获得较高的创新产出;

H1c.企业关注与法规政策有关的创新目标获得较低的创新产出;

H1d.企业关注与资金有关的创新目标获得较低的创新产出。

即使企业决定进行创新,也不能确保创新总是一帆风顺的。Tidd et al.(1998)认为创新过程是一个需要解决各种问题与困难的管理过程,其中会遇到各种障碍与挫折。例如,创新成本过高或创新资金不足(14)。Hall(2002)认为:由于创新风险、产权所有以及无形资产使用等原因,创新资金短缺是具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15)。伦晓波、徐林萍等人(2016)认为:金融环境好的企业能获得更加充沛的金融资源,这将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增加企业融资渠道与融资可得,降低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此外,企业内部也会出现资源以及组织等方面的问题。例如,缺乏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与技术储备不足、僵硬的组织架构等。同时,中小企业有在使用新技术以及新方法方面出现不适应等问题,尽管大企业资金较为充足,但由于自身组织系统的僵化以及创新驱动力不足等也会阻碍创新。创新也会遭遇企业外部问题,例如,与创新共存的风险以及未来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均会阻碍创新。此外,外部障碍还包括:企业无法获取的有关市场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的准确信息、企业新产品较低的市场接受度、企业产品或服务无法达到政府法规要求的标准、从外部获取所需技术渠道缺乏、法律完备程度低、创新得到的金融支撑以及政府政策与项目支持不足等。从行业与市场环境看,伦晓波、徐林萍等人(2016)认为:如果企业感知到更好的行业发展状态,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创新。低迷的市场与堪忧的行业环境会增加企业的不确定感,影响其创新信心。

以往文献对上述不同种类的创新障碍影响创新产出也进行过研究(如Mohnen,2008;Stock & Greis,2002),结果显示:企业创新不仅仅会遭遇资金短缺问题,而且也会遇到市场不确定、组织结构僵化、信息缺乏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同时也发现:这些阻碍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范围很广,从中途放弃创新项目到永久取消,从放缓项目建设步伐到不再启动创新项目(如Gomes,2002;Mohnen,2008)。因此可以认为:与创新未经历挫折或障碍的企业相比,创新遭遇挫折或障碍的企业创新产出较低。以此提出以下假设:(www.xing528.com)

H2.创新遭遇阻碍或困难的企业在创新产出方面的表现不佳。

创新近年来被视为由多方参与的互动过程所获得的结果,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新技术和新知识得以产生、扩散乃至得到广泛应用。为创新而进行的互动以及为获得外部技术与知识而进行的合作成为影响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合作的参与者影响着合作种类:与顾客的合作主要为了获取市场信息;与竞争者合作主要为了利用规模效益和减少独自创新承担的费用。Todtling et al.(2009)认为:革命性创新是建立在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大多产生于高校和研究机构,但是渐进性创新来自不同的合作参与者(16)。Powell & Grodal(2006)通过研究认为:合作是企业获取外部专门技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缩短创新周期的有效途径(17)。Damanpour(1991)发现:企业间建立的联系以及同盟关系对技术研发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18)。Rothaermel & Deeds(2006)研究发现:通过外部联系无论是高科技企业还是传统行业企业都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以及了解发展变化的动态(19)。Chesbrough(2003)通过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加强合作关系,扩大企业创新过程的开放程度来提高自身的创新绩效(20)。de Man & Duysters(2005)对现阶段有关合作与创新绩效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大多数创新研究的结果显示合作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会产生正相关影响(21)。基于以上所述提出以下假设:

H3.以创新为目的的外部合作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如前所述,合作被当作获取创新所需知识或信息的手段,因此知识来源对创新同样重要。例如,物流以及市场方面的合作者提供的信息对企业创新很重要,因为他们能够反馈有关目前产品或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优化与改善的建议。原料供应商可以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关原材料、设备、零件等生产投入方面的信息。早期研究已经发现:将最终用户与创新过程相结合可以提升企业创新的成功率(如Montoya-Weiss & Calantone,1994;Cooper,1999)。许多前期研究结果显示:竞争者、高校、研究机构、展览会也是企业进行创新所需信息的重要来源。Klevorich et al.(1993)认为:创新目标同样会得益于知识来源的广泛程度,因为更为广泛的知识来源可以为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22)。Helfat & Leiponen(2010)的研究显示:知识与信息来源的广泛程度与企业实现成功创新有着直接的联系,获得范围更广的信息来源可以使企业有效解决创新遇到的问题或困难(23)。基于以上论述提出以下假设:

H4.企业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就可以取得更高的创新产出。

综上所述,提出研究模型与4个主要假设(见图10-2)。

图10-2 研究设计与4个主要假设

资料来源:本文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