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出了一种测量企业创新能力的方法 新思路

提出了一种测量企业创新能力的方法 新思路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文献中有关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及工业创新等方面,但是针对服务创新并没有较为全面与科学的测量方法。③目前围绕创新能力所展开的研究总体上呈现“片段化”与“非系统化”的特点,能够客观反映创新“显性”与“隐性”特征的综合性测量框架尚未从理论上进行深入与全面的阐述。综上所述,从绩效管理来分析创新能力的研究认为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前因

提出了一种测量企业创新能力的方法 新思路

科学地测量绩效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创新能力,同时为全面研究创新能力提供有效方法(Birchall et al.,2011)。目前文献中有关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及工业创新等方面,但是针对服务创新并没有较为全面与科学的测量方法(Tura et al.,2008)。梳理文献后发现:目前流行的研究绩效的方法主要是分析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Albaladejo & Romijn,2000),只有为数不多的研究对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同时,现有文献中有关创新测量方面的研究并未刻意关注企业规模以及行业领域等方面的差别(Carayannis & Provance,2008)。

Calantone et al.(2002)通过研究以下五项主要内容来了解创新能力:创新发生频度、市场进入顺序、同时进入多个市场的能力、新市场渗透以及开展多层面创新的能力(19)。Romijn & Albaladejo(2000)对创新能力测量内容进行了压缩,仅对产品创新进行研究,即最近三年内是否至少有一项产品创新、三年内的专利数量、三年来产品创新产出的重要性指数(20)。目前有关创新的研究主要针对制造业领域的工业创新或技术创新,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服务业领域,创新研究尚未达到与制造业创新研究比肩的程度,成熟的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数量有限、成果不多(例如,Tura et al.,2008;Birchall et al.,2011)。与上述情况类似,目前服务业创新研究没有对企业规模以及所在的行业加以区分(Carayannis & Provance,2008)。上述发现表明:有关创新测量方面的研究远未达到成熟程度,仍有许多重要问题尚未得到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

测量创新投入旨在了解创新活动如何安排、资源如何配置以便实施创新活动,主要包括研发费用和培训费用等方面的投入(Tura et al.,2008)。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测量创新投入这种方法事实上存在着问题。首先,对创新投入的测量仅仅知道了为创新而支出的费用,并未了解到创新获得了什么结果。其次,测量创新投入低估或无法反映一些企业的创新活动。例如,小型企业的研发一般而言并没有大量资金投入,但这些企业仍然存在创新活动。上述事实解释了测量创新投入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创新能力的原因(Albaladejo & Romijn,2000)。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测量创新产出旨在了解创新能力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同样存在问题。第一,通过定量分析手段来研究所有的创新活动并不容易实现。第二,对产出进行测量仅仅适用于测量创新成功产生的结果(Tura et al.,2008),并不适合测量创新失败而带来的结果。第三,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某些企业以及某些种类的创新,并不完全适用于小企业以及服务行业的企业(Albaladejo & Romijn,2000)。例如,测量产出也包括测量企业获得的专利以及许可方面的情况,但并不适合调查服务行业企业以及小型企业的创新产出。此外,这种方法也无法有效测量各种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经济价值(Tura et al.,2008)。就企业而言,那些可以用数量表现的价值也并不一定是创新所带来的最好或最重要的收益,关注测量结果中的那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改革或创新才更为重要(Yliherva,2004)。

由此可见,有关测量“隐形”创新活动的研究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与测量“显性”财务收益指标的传统方法相比,远未达到与之相当的成熟度,由于“隐形”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在现象与属性的定义、测量内容的统一性以及研究的力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www.xing528.com)

梳理现阶段有关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测量研究方面的文献,可以发现:①调查问卷或者其他主观测评工具是测量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现阶段研究大多使用创新能力测量模型,或者使用创新能力属性因素测量模型(例如,Prajogo & Ahmed,2006;Panayides,2006;Bass & Riggio,2006;Dobni,2008;Kivipold & Vadi,2010)。②从绩效管理整合视角探索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在文献中数量很少,同时缺乏测量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效用方面的研究。③目前围绕创新能力所展开的研究总体上呈现“片段化”与“非系统化”的特点,能够客观反映创新“显性”与“隐性”特征的综合性测量框架尚未从理论上进行深入与全面的阐述。

从绩效管理来分析创新能力的研究在文献中数量不多,目前可知的重要研究包括:Kaplan & Norton(2004)阐述了企业如何创造价值的相关机理,认为创新过程是企业内部重要的一环(21);Capaldo et al.(2003)提出了有关企业创新能力的测量方法(22),对创新精神、人力资源、获取外部资源能力、财务资源这四部分资源进行了研究,每个部分包含测量企业的市场创新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上述模型均包含了创新能力的属性;Muller et al.(2005)提出的创新能力测量矩阵,既对资源、能力以及领导力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测量,也从创新投入、创新过程以及创新产出三个层面进行了测量(23);Adams & Phelps(2006)提出了有关测量创新管理的框架,主要包括投入、知识管理、创新战略、资产管理、企业文化、项目管理、新产品市场化七个部分,涉及十九个方面的内容(24);Epstein(2007)设计了创新贡献模型,主要测量涉及创新投入、创新过程、创新产出、创新结果四个方面的内容(25)。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同,Epstein提出的方法专注创新投入的“前因”与“后果”,并展开研究。与Epstein提出的方法相类似,Carayannis & Provance(2008)提出了3P理论框架用以测量创新过程,即创新态度、创新倾向以及创新绩效,测量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创新投入、创新过程能力、企业绩效(26)。通过计算测量结果而得出的创新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创新过程方面的状况。综上所述,从绩效管理来分析创新能力的研究认为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前因”与“后果”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遵循因果顺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