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仑区空间布局现状及优化建议

北仑区空间布局现状及优化建议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宁波主城区的扩散外溢作用,北仑最先以小港为核心,沿甬江南岸进行城区空间布局,形成以青峙工业区、江南出口贸易加工区为主的内河港。以中片新、大主城区为基础,梅山保税港区及春晓片区的快速开发必将成为新阶段的空间布局引领者、北仑城区的新中心。北仑区空间布局现状北仑区地处浙江省陆地最东端,三面环海,与舟山群岛隔海相望。中片区为北仑区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城区。

北仑区空间布局现状及优化建议

(1)北仑城区空间演进历程

北仑因其特殊地理位置,是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重要区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港口岸线的开发进程经历了飞速发展,北仑城区空间布局也经历着从内河、河口、海岸到海岛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主要沿甬江并逐渐向河口发展。由于宁波主城区的扩散外溢作用,北仑最先以小港为核心,沿甬江南岸进行城区空间布局,形成以青峙工业区、江南出口贸易加工区为主的内河港。20世纪末期,随着产业重型化发展,在西片区(现滨江新城)的北部甬江的南岸线地区发展重化工业,形成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戚家山片区,中部小港城区依托工业特别是临港工业的带动发展逐渐形成生产、生活相配套的综合服务区,中片区(现北仑中心城区)北部沿江岸线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主要沿甬江岸线不断向河口发展,最终发展成为海岸港。随着北仑港域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深水岸线需求更加旺盛,由此港口不断向河口发展,转入海港开发模式,北仑城区空间开发与布局主要以甬江河口海港工业区和新碶港区、产业区开发和北仑主城区的建设为主。深水岸线不断被开发利用,中片区的北部岸线开始兴建“T”形码头,并在码头后方区域形成临港工业,以宁波保税西区、东区和宁波钢铁厂、电厂、水泥厂为主,新碶城区也依托码头及工业区逐步形成规模,大碶老城区也因为生产配套而呈现出迅速发展态势。

第三阶段:北部岸线不断向东拓展,中心城区初具规模。北部深水岸线的发展由于受电厂煤码头、北仑港码头建设的驱动而呈现出不断向东拓展的态势,以白峰四期集装箱码头和物流保税区建设为代表。码头后方区域形成了相应的临港工业区,以宁波保税西东两区、北仑电厂、金光食品有限公司、宁波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台塑为主,中心城区初具规模。同时,霞浦、白峰区块依托交通干线的东拓也有所发展。与此同时,沿甬江发展的西片区空间利用逐渐完善并趋向饱和,化工配套的中小型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企业配套生活功能、公共服务、物流贸易功能逐步完善。

第四阶段:继续向东拓展,并开始向南部岸线拓展,中心城区壮大完善。此阶段,北仑港区深水岸线在粗放式开发利用模式下基本开发完毕。为了进一步促进港口及临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深水岸线继续向东部穿山半岛北部和南部岸线拓展,主要集中于正在规划建设的四期集装箱码头穿山半岛东片区,上阳、郭巨片区以及春晓、梅山保税港区。东部、南部岸线依托梅山岛保税港区以及春晓配套生产生活服务片区的发展,必将成为北仑新的核心功能区,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经验,立足实际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化高附加值的临港产业为主。与此同时,依托北部深水岸线区的开发利用,中片区新砌、大碶发展成为北仑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成为北仑区公共服务主核心地区,临港产业区(泰山路以北)已基本建成,泰山路以南产业园区(如保税区、汽配园区、精细化工区、生态农业园等)已初步形成。

总而观之,北仑城区的空间开发过程是伴随着港口岸线的开发进程而不断展开的,“城以港兴”,港口带动城区的快速发展和壮大,港口和城区逐渐形成有机互动。第一代空间布局与开发是沿着甬江的小港沿河片区建设;随后转入海港开发,即第二代空间开发是沿甬江河口海港工业区和新碶港区、产业区开发和北仑城区的建设;可以将以白峰四期集装箱港口和物流保税区建设为代表的向东岸线开发视作北仑城区第三代空间布局与开发;以梅山港、春晓、上阳、郭巨片区开发为代表的则是第四代空间布局与开发。很明显,北仑城区的空间开发布局过程是由西向东再向南,伴随而至的每一代产业发展在产业层次上也不断跃升,产业由老到新、由低到高,直至梅山保税港区的开发定位,已经提升到环境友好、附加价值高的临港型产业和商务功能为目标的阶段。

随着沿海中线快速路、高速公路等区域快速通道的建设,梅山岛到六横岛等高等级公路的规划与建设,以及六横岛周边地域的开发利用,春晓、上阳、郭巨、梅山保税港区等区块在北仑城区空间布局与开发中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北仑主城区空间格局也必将面临新一代的变化。以中片新碶、大碶主城区为基础,梅山保税港区及春晓片区的快速开发必将成为新阶段的空间布局引领者、北仑城区的新中心。与之相应地,北仑城区空间形态也从前期的块状、带状向组合式港城形态发展,最终形成簇团组群式的港城发展模式。(www.xing528.com)

(2)北仑区空间布局现状

北仑区地处浙江省陆地最东端,三面环海,与舟山群岛隔海相望。地形呈狭长不规则三角形,东西长52km(两端最长处),南北宽29km(两端最宽处),陆域面积为599km2。西北部为滨海水网平原(小港、新砌地区),面积约159km2;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春晓、白峰、梅山一带),面积约440km2。山脉走向从最高峰的太白山向东南延伸到峙头山,丘陵起伏。

北仑区空间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片区:①以由小港、戚家山街道组成的西片区;②由新碶、大碶、柴桥、霞浦街道组成的中片区;③以白峰为中心的东片区;④以梅山、春晓、上阳为中心的南片区,目前已建设用地82.5km2

西片区基本沿甬江发展的滨江新城,其北部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配套的居住片区,中部为小港老城区,南部为工业园区。由于该区域建设起步较早,工业用地沿交通线分布现象明显,老城区内居住和工业用地混杂现象十分严重。同时西片区南部为城市生态带,东部为基本农田,近期发展用地十分有限。

中片区为北仑区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城区。目前新碶新城区面貌已初步形成,但东、西、北三面被临港产业区围合,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城区居民的居住品质。同时,城中村改造难问题也显得特别突出,大碶、柴桥、霞浦街道发展速度较慢,建设水平较低,柴桥街道受交通管廊的建设限制,用地扩展余地很小。霞浦街道由于台塑企业的建设,其老镇将整体搬迁至大碶街道。

东片区目前呈一般乡镇的发展状况,与中、西片区差距较大。

南片区属于正在或即将开发的区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